另外,‘大耳朵’的地下能供‘狗皮黄’也好,‘退行人也罢捕食的中大型动物基本没有,真要是大蜈蚣那样的大型生物它们根本挨不上边儿,过来基本就是找死,正是因为如此,它们为了生存就得‘找软柿子捏’,像将‘巨颚蚁’作为主要食物就是其中典型,它们为了这个在整体退化的大前景下出现了局部进化,比如专门用于击败和捕食‘巨颚蚁’的黏液以及舌头,根据后来的研究,如果一旦‘巨颚蚁’的数量出现不足,它们就会自相残杀,吃掉族群中较为弱小的个体,这就是我们在洞穴里看到那些好像是人类股骨,但长短粗细由比正常的成年人类小得多的骨骼的来源,换句话说,那些骨骼是‘退行人’自相残杀后留下的。
而这则又是它们整体退化的一大例证,因为同类相食本身就是生物中最为野蛮的一种行为,大规模出现这种行为的生物种群,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伦理和道德甚至是最起码的秩序可言的,即便‘退行人’的智商比人类之外的其它绝大多数动物都要高,但那也只能说明它们只是一帮‘高智商的畜生’而已,是一群被本能驱使的生物。”林玉良一口气说到这里,略微停顿,并再次用手推了一下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框,喝了口茶几上的茶水润润口做一个简单的休息,而我则抓住机会插入问题说到:
“那么如果说‘退行人’的身体里也有‘九煞’病毒的话,为什么之前被咬伤的那些人只是遭到了致病细菌的感染,而没有产生在‘盐泽战争’期间染毒伤者的变异呢?除了‘退行人’体内的病毒状态还相对原始之外,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有,他们只感染了‘退行人’口中的细菌而没有感染其体内的病毒,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带的水,为了补充大量的排汗所带来的盐分不足,我们喝的水都是淡盐水,因为事发的时候已经在‘盐泽战争’发生过的20年后了,军方、学术、科研等所有相关领域对于‘九煞’病毒惧怕盐分的情况早已心知肚明,所以在遭到外伤之后防止感染所做的第一个防护性措施便是饮用大量的盐水,把淡盐水的浓度提高的‘浓盐水’,虽然很难喝,但是喝了之后在短时间大大的提高了血液内的盐分含量,当提高到‘九煞’病毒的承受上限的时候,便可以起到阻止该病毒的侵袭并将其杀灭的目的。
但是那种致病细菌就不怕盐分了,所以这招只能是特事特用,对于这个病完全不管用。”林玉良说。
“嗯,明白了,那就该第二个问题了,关于这种类似蜈蚣状的巨型生物,说真的,就您给我的这张照片上,别说它是蜈蚣,说它是条龙都快够格儿了。”我说,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好奇程度要甚于第一个,所以在听完解释之后,就主动提起,想尽快听到林玉良的答案,而我便一边说一边指着茶几上那张刚才看过的“黑蜈蚣”的照片说,因为在方才刚刚看到它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龙”这个字,现在要说到它了,所以这个想法变成语言脱口而出。
“那不是说的问题,它就是一种龙。”林玉良说。
(未完待续)
“啊?您说它是龙?先不说龙是否真的存在,就说这个大蜈蚣的形象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任何一种龙也不符啊,我说它像条龙主要是人站在一旁见得十分渺小,感觉它在气势上有龙的风范,但是它真跟龙有什么关系吗?”我听林玉良这么说,顿时吃惊不小,然后瞪大了眼睛如此问道。
“龙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我现在没法给提供确凿的证据,但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的是,这种生物也真的确不一般,它具有很多超出我们认知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什么我一会儿再说,现在就谈谈它是龙的这话题是怎么说起来的,当时我们问到他这个事儿的时候,还有生物专家说是不是这里的氧含量比较接近甚至是超过了二叠纪时期,再加上这又是一种可以终身生长且寿命极长的爬行动物,所以才能长这么大,或者说它就是被认定为已经灭绝的二叠纪时期的‘远古蜈蚣虫’的残存活体?然后就有人摇了摇头,回答他说,二叠纪时期的‘远古蜈蚣虫’最长不超过3米,虽然巨大,但那也是相比现在的普通蜈蚣来说的,可跟眼前这个黑蜈蚣一比,简直是不值一提,而且这个黑蜈蚣不仅更大得多,它的外形也与‘远古蜈蚣虫’并不相同,在身体组成上就起码就要复杂的多,接着又有人说是不是这里有什么可以让生物巨大化的因素存在,导致把普通蜈蚣变成了这么大,那这个猜测就更站不住脚了,我直接回答的他,就说一种生物不可能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同比例放大这么多,真要那样,谁被放大谁就得死。
再说了,如果这里真有什么能让生物变大那么多的因素,怎么‘退行人’都个个身材瘦小?那‘巨颚蚁’虽然倒是不小,但与其它蚁类比起来,这个比例还远没有这个黑蜈蚣和外界蜈蚣的差别大,我最后的结论就是这种生物只是在外表看着有点像蜈蚣而已,但肯定不是蜈蚣,起码不单纯是,应该算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那人听我这么说就不说话了,之后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半天,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等我们把自己知道的都说的差不多了也没有答案这会让儿,就把目光全部集中到了那人的身上,他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说话,只是听我们讲,一看我们都看他,这才摇了摇头开口冒出一句话来‘这不是蜈蚣,这叫‘穴龙’。
我们再问,什么叫‘穴龙’?他的答案就比较让当时的我们比较不好接受了,他说这是龙与蜈蚣的后代。”林玉良说。
“啊?!龙与蜈蚣的后代?生物学什么的先放一边,就按照神话传说里的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确不假,但九子之中哪里来的蜈蚣啊?”我说,这个说法着实是差点惊掉了我手里攥着的记录笔,看我这幅样子,林玉良则完全是一个“全在意料之内”的表情,他这样说道:
“这事儿我也纳闷儿,然后就把跟你这番话差不多的意思给那人说了一遍,就是说龙生九子里没有蜈蚣,即便在神话里也没有听说过‘穴龙’这么一种东西的存在,想看看他怎么解释,不过还没等他说,我们这边的一个专家就开口了,这人一说话我才想起来我们这帮人里还真有一个专门搞神话研究的,他跟那个科考队进入‘大耳朵’以后第一死亡,也就是一进来就被‘巨颚蚁’给吃掉的倒霉民俗专家是一起的,都是社科院那边派来的人,他俩算是同事吧,结果那个死了就剩他自己了,以他这个体质,能活到当时,也真是多亏了那些战士们舍命的保护。
虽然说在这种学术问题上通常他们的话‘经常性’的不怎么靠谱,但是这次他说的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他说龙生九子从神话的角度来说,其实也只是非常狭义上的一个说法,其中的‘九’不仅代表的是九种神兽,而还有一层代表万兽之意,毕竟九为数中最大,从字面中可以引申为‘全部’、‘无穷’等含义,而实际上从这层含义中要表达的是龙的子孙远不止九种,而是成成百上千种,而最广为流传的那九种,也就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suān ní)’、‘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狴犴(bì àn)’、‘负屃(fù xì)’、‘螭吻’。
而其实它们只是万千龙种之中的九大代表或者是九个最出类拔萃者,但远远不能代表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