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那是,又找回当时的感觉了嘛。”王虎说。

“这次可没打狼群那么简单,等着吧,过不了三分钟,它们就会卷土重来,而且攻势会比现在猛烈几十倍,我劝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会儿再打估计就得打近战了。”尤琦接着王虎的话口吻就像“旁白”一样的说,感觉她的语气比天空中落下的雨滴还要让人身上发凉,范小雨由于跟她不太对付,听她这么说就忍不住想反驳一番,便说:

“那还在这里傻站的干什么啊?还不快跑?等着它们来了杀死我们啊!”这话虽然有抬杠的意思,但也的确是在场很多其他人的疑问,所以范小雨这么一说,大家都看向尤琦,想看看她怎么回答。

“小姑娘你不懂就不要乱发言,眼下四周都是树林,为有这里是个背后有这座小型瀑布是可以作为依托的,对于我们来说相对有利的地形,我们背靠这里与它们殊死一战还有五分胜算,但如果盲目逃进树林只能陷入它们的四面围攻,到时候这里每一个人都是十死无生,还是说你认为凭借着你的两条腿,在林地中能跑过它们在树梢上每小时能超过50公里的最快移动速度?

而且你听到林中那些叫声了吗?那是它们在呼唤同伴,也就是寻求支援,所以我刚才才说下一次攻势来临时,它们的数量会比这次多得多,如果我们现在跑,结果就是跟大批正在往这里赶来的那些东西在它们所擅长的地形下碰个正着,然后死无葬身之地。”尤琦这次回答不仅冷冰冰,而且口气中还得有几分的不屑,范小雨被说的一时哑口无言,气了半天也没想出怎么接话,只好嘟着嘴到一边站着去了,众人听罢顿感的确有道理,这种简单的事我倒是早已看出来了,而我最关心的也不是这个,就问了个我从出了情况再到目前为止,憋在心里好几个小时的一个问题:

“看你从开始跑到现在的话,好像你对这种动物很熟悉啊,咱说点有用的,这是些什么东西?”

(未完待续)

图1、2、3、4、5就是我在上文中提到的QTS-11式/型单兵综合作战系统,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图3,图3中枪管上方那个直径比较粗,比较短的黑洞洞发射口就是QTS-11的20毫米榴弹/霰弹发射管,在枪载火控系统与智能可编程榴弹/霰弹等配套子系统的支持下,这可是可以垫付轻武器作战模式的一件超级“大杀器”,所以网络上将其戏称为“战略步枪”倒也是名副其实。

而图6则为当年QTS-11竞标时落选的带有榴弹弹匣的半自动榴弹发射器的方案站姿射击时的大致状态。

前5张图为王虎使用的带栓拉结构的非自动榴弹型号,也就是后来竞标胜利大批量装备我军的型号,第6张图则为当年还在测试时张楠锋使用的半自动榴弹型号,由于该型号随着竞标失败已经下马,所以找不到实物图,只能用这张当年内部论文(已脱秘)中所使用的模拟图替代一下,大家凑合着看吧。

可能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半自动型号应该比非自动的栓拉型号更先进才对,那么为什么更先进的却竞标失败了呢,这里我简单的讲两句:原因很简单,具体有二,一是半自动型号需要有弹匣及相关结构,整枪的战斗全重高达5公斤,比非自动的栓拉型号的3.7公斤要重不少,作为要跟随战士左冲右杀的贴身轻武器,这多出来的1.3公斤可不是个小数字,这样很不利于战士保存体力,也就会影响的持续战斗力,二是弹匣供弹是将弹药临时装好,但实战中并不能预知会使用什么弹药,所以事先装好的弹药往往会出现不符合使用环境的情况出现,比如有需要破甲榴弹的地方里面却装着杀伤榴弹,需要里霰弹的地方里面却装着可编程榴弹,如果想要更换弹药,就得拆下弹夹抠出弹药从新按照需要进行装填,如此一来,将大大的延长开火时间,很容易造成贻误战机,而非自动的栓拉式结构虽然一次只能装一发弹药,而且还需要手动退出弹壳,但却可以随时根据所需环境调整弹药的类型,非常灵活。

所以通过部队的试用,没有半自动型号活力持续性强、没有它外形炫酷,但更加轻便与弹药转换更加灵活的非自动栓拉式型号便最终取得了竞标的胜利,这也体现出了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始终是以“实用为王”的第一原则,毕竟战斗力才是衡量一支军队好坏的第一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其它因素在战斗力面前都要靠边站。

说了不少,估计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的看官得看烦了,不过看在楼主临时手打这么多字的份儿上,不喜欢看我理解,但不要喷楼主就好。

图为文中提到过的DBP-10式(型)5.8毫米步枪弹,其中全黄色者为黄铜弹壳,而绿色弹身者为钢制弹壳。图2为DBP-87式(型)5.8毫米步枪弹,也就是所说的“轻弹”。图3从左至右:53式7.62毫米机枪弹、56式7.62毫米步枪弹、DBP-87式(型)步枪弹、DVP-88式(型)机枪弹,其中DVP-88也就是所说的“重弹”,主要应用于老95枪族中的95式班用轻机枪、88式通用机枪以及88式狙击步枪,到了新95枪族,也就是95-1式枪族时,则使用DBP-10统一了弹药,该弹的设计标准与性能超过了DVP-88重弹,更远超DBP-87轻弹,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可以理解为我国把95-1枪族的弹药整体提升到了机枪弹药的水平,甚至更高,这让我军的突击步枪具备了对抗甚至是压制外军轻机枪的实力,这也比较充分的体现出了我军“火力至上”的武器装备建设原则。

“那叫‘挖心猿’,是神农架地区的一种异化猿类,据说是20世纪80年代末有人用山魈与鬼狒杂交出来的一种品种,属于人造物种,不是自然界中进化而来的原生物种,原本杂交这个品种的目的是想在众多灵长类动物中培育出一种可以为人体器官移植提供‘培养缸’的生命体,也就是让这种新物种的器官可以为人类所用,大致的操作就是供养大量活体为人类提供器官,在那个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是个信息爆发的时代,总有一些疯狂的想法,类似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但不具备现实基础的疯狂就只能面临着失败,比如这个想法放到现在都很难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同种器官移植要面临严重的排异反应,就更不用说异种移植了,所以计划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