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因为要照顾范小雨的速度,所以我自己也不能跑的太快,而身后那些黑色的身影虽然在平地上跑的不快,但它们四肢灵活,可以借助两旁茂密的树木进行向前荡,这样的行进效率就不是我们凭着两条腿在这种根本没有路的地面上跑步能比得了的了,我这还算跑得快的,那些男男女女中落在我身后的大有人在,就像第一个被黑影扑倒的那名女队员一样,又陆续有起码不下五个人被扑倒,我知道具体的数字并不是我在这种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还有心情去看这些,而是在那名女队员之后,我当时听到的惨叫声又有至少五次,每一次都是一阵让人心脏极度收缩的声嘶力竭。

天上的雨也越下越大,雨水落在布满青苔的石头上让脚下更加打滑,脚下的艰难,眼中剧烈晃动的夜视仪画面,耳中我与范小雨的沉重呼吸声,外加浑身湿乎乎的一片,都让我感觉当时的状态糟透了。

经过一番夺路而逃之后,耳边由远及近开始传来隆隆的水声,眼前也出现了一条小河,在顺着河往上跑,等到了跟前这才发现,我们竟然跑到了一处小瀑布的跟前,这条瀑布虽然规模不大,但垂直落差也在10米以上,而且水流十分湍急,两边除了茂密的丛林以外再无其它,想来如果在开阔地上都不是它们的对手,那么贸然进入树林躲避只可能死的更快,因为相比开阔地带,这种不知名的灵长类动物显然更擅长在密林之中攻击目标,而那些发出惨叫的队员我此时还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样了,但就那个叫声而言,估计是凶多吉少。

结合眼前的情况,直白的说—除了转身直面背后穷追猛打的不明生物,我们一行人已经无路可退。

不过略微让我安心的是,这么多人陆陆续续全部集中到这条瀑布之下后,起码这两天来我已经脸熟的人一个没少,季成云双手扶着膝盖快把肺都“跑出来”了,范小雨也在我的身边喘一团,而尤琦虽然身体素质极佳,但经过这么一番剧烈狂奔之后,胸口也是大幅度的一起一伏,只是王虎、张楠锋、李龙沛以及乌兰百克这四个人看那样子几乎没受到此次奔跑的影响,至于其他男女队员,自然无一例外全部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我想若不是有隆隆的水声遮掩,我可能就会听见一片此起彼伏的沉重喘息声。

“大龙,小鸟,你们俩顶住,看来狠狠地‘打一架’是免不了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尤琦对李龙沛与乌兰百克喊了一声,大龙说的是李龙沛,这个我知道,那么“小鸟”难道喊的是乌兰百克?为什么这么喊?我一时不得其意(注:当然,这个问题我后来搞清楚了,详细解释后文中会提到的),不过这会儿也不是琢磨这种事的时候,只见这两人,前者被背在背后的那根粗大柱状物甩到了面前,褪掉上面的黑色袋子,从里面拔出一根犹如特大号棒球杆的圆柱形物体来,只不过这东西与棒球杆不同的是它除了最下面的双手握把相对细一些以外,整个棒体就是一个标准的圆柱体,上下一样粗。

我不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等他将其伸展开并按动底部的一个按钮后才看明白,这居然是一根满身带着蓝色电火花的超大型电棒!而后者将手里的笼子放在地上,我以为她也要跟李龙沛一样从随身物品,特别是那个笼子里面掏出来一件什么秘密武器来,但她并没有打开笼子,而是放下笼子腾出双手,从背后抽出一把带有异域风情的弯刀来,那弯刀上面布满花纹,好像是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看样子是他们柯尔克孜族的民族产物,就像藏刀是藏族的民族产物之一一样。

“你们两位,也帮一下忙吧!”尤琦接着又对王虎与李楠锋喊了一句,王虎回道:

“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这个不用你说。”

说罢,他俩也开始捣鼓来时就没离过身的箱子,不大会儿就没人从里面抽出来两支黑乎乎的东西,然后就是一阵“嘁哩喀喳”的机械闭合的声音,我打眼一看不禁感觉十分震惊,因为他来从箱子里掏出来的不是别的,竟然是两支QTS-11式/型单兵综合作战系统!

(未完待续)

楼主又来更图了,今天没别的图,就给大家看一下尤其所佩戴的四目全彩夜视仪大概什么样—型号不同所以在细节上肯定有区别,但总体设计就是这个外形,不过当时她没戴头盔,所以是通过一个类似镂空头套的装置将夜视仪固定在头上的,然后打开电源,将四个目镜下翻到双眼部位,就可以使用了,视场大于120度,性能非常强大。

(注:图1与图2、3虽然都是我国的四目夜视仪,但不是一个型号,从外形就能看出来有一定区别,而尤琦当时所使用的更接近图1中的型号,当然了,除了四目夜视仪以外,图1中白色胸牌中所提到的“星云”L70型单兵外骨骼机器人【既机械外骨骼】也是该图的亮点之一,至于机械外骨骼是个什么东西,在本篇实访实记中会有所提及,到时候再给各位看官细说)

(五)第二日(2):血腥一夜(下)

这里我又要说点题外话了,这个QTS-11式/型单兵作战系统是个什么呢?如果是关心轻武器军迷一定就会知道,这就是当年被误传为ZH-05式的“战略步枪”(虽然我军的确有叫ZH-05的自动步枪,但与QTS-11相比,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该武器系统属于多口径轻武器,除了拥有发射5.8毫米机步枪弹的枪管外,上面还设计有一支20毫米智能轻型榴弹发射器,该系统在2017年时正式对外公开并大批量装备部队,在事发的2015年时还处于试验阶段,那时候有两个版本同时小规模试装部队进行测试,还没有最终定型,而王虎与张楠锋手里的这两支从外形上看就略有不同,前者的是带有榴弹发射装置栓动结构,少了一个弹匣,这说明它是非自动榴弹型号,而后者则多了一个弹匣少了一个栓动结构,这说名它是半自动榴弹型号。

至于这套系统的威力,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它们在轻武器当中绝对属于大杀器级别的存在,相比常见的包括国内的95式(包括95-1式),以及国外诸如美国的M16A4、M4A1,俄罗斯的AK-74、AK-12、AK-103等突击步枪,该武器在交战效率与战斗力上有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其装备有可控编程榴弹,配合上微型枪载火控系统乃至整个单兵网络中心战体系,对步兵战的意义可以说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跨度不亚于从非自动与半自动武器跨越到全自动武器,这也是网络论坛上有部分网友将其称作是“战略步枪”的另一个原因(其它原因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戏称,也就是军迷之间的日常玩笑),因为它对轻武器的影响的确已经达到了战略层面。

到了我写这篇回忆的时候(也就是2018年),QTS-11式单兵综合作战系统(以下简称QTS-11)早已定型全面装备部队,回想起当初王虎与张楠锋两人各拿一支不同版本的QTS-11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军方派这二位来,应该还有试验一种新型武器不同版本的意思,估计在使用完之后,他俩回去都要写详细的使用评价报告,好提供给部队及相关军工科研单位作为参考以提出改进意见及予以改进。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内参记者-----一名“非传统”记者颠覆你三观的采访实录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