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胖子认真听着,略以思考,发现一个问题。
这海葬和船棺葬很像,但又不是。船棺葬分为两种,第一种只是棺材的外形像一只船,其他则和土葬差不多;第二种则起源于古代巴人某部落,就是把尸体放在一个类似独木舟的船上,船上放上剑或者船桨一类的道具,然后将独木舟推到河流中。
古代巴人相信河流的尽头就是净土,所以才会有船葬一说。
海葬在这一点上和船棺葬相同,当地人坚信大海的尽头是人类的最终归宿。
海葬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准备一只木筏,木筏上放满食物,然后用船将木筏拖到远离海岸线的地方,再把尸体放上去,任由木筏随波逐流。放上食物是因为,人们相信人死后会用另一种方式活着,也需要食物。木筏上放上食物,人就能随着海浪到达海的尽头,到达最终的归宿。
但倘若木筏不幸被海浪冲回了岸上,人们会认为这人不被神明所接受,这时候就会采取火葬,或者土葬。
海葬的另一种形式则是‘沉海葬’,就是说,用一个大箱子,箱子里装满死者生前所喜欢的东西当做陪葬品。如果重量不够的话,还需要把家门口的石头捡几块放到箱子中,然后把死者和箱子绑在一起,用船运送到选定的地点沉下去。
一般会选用第二种方式做丧葬形式的村落,都会有海祭的活动。
大爷爷说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接下来大概要干什么了。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还得穿着潜水服,跑到地下搞一些打捞事业。
胖子捧着那潜水服满心期待:“咱们什么时候能下水?”
大爷爷挥了挥手:“不慌,大概就这两天了。”
虽然这样说,但不知道为何,我心里头总觉得这次没可能只是打捞那么简单。如果真是这么简单,那么他一开始又为什么不想我们跟过来?
看来事情还得两日之后见分晓。
这船上除了我们一行六人之外,算上那个黑瘦的越南猴子船长龙伟涛,统共还有五个水手,这五个水手都不怎么说话,闷的要死。
我和胖子初次上船,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碰到什么事儿都要问一问。
还我们发现龙伟涛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在甲板上晃悠两圈,我们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在巡视,后来才发现,他是在船的围栏上绑上红色丝带,然后第二天早晨起来再把那红丝带给解开。
后来经过大爷爷解释,我们才知道。这是当地渔民的习俗,因为相传晚上船只迫不得已要在外的时候,必须在围栏上绑上几根红丝带。意思大概就是告诉海妖‘我们已经上供了,祈求海妖大人保佑’之类。
龙伟涛的小习惯还不止这一点,看来渔民在航海时候的忌讳也非常多。
一开始我和胖子还觉得挺新鲜的,可时间久了之后,也就没啥意思的。
这海鲜吃了两顿,差不多也开始反胃,强烈的想要吃青菜。基本不管桌上有啥海味,我们都只本着萝卜青菜去。
大爷爷和黄三爷两人笑着道:“在船上蔬菜水果可比海鲜重要多了。”
我和胖子深以为然。
这时候金丝雀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已经快靠近三亚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
我们喜出望外,只想着赶快把想要的东西都给捞上来,然后离开这鬼地方。
可等船只绕过繁华的三亚,开往西沙群岛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一行的任务远比想象的要重的多。
八王玉是当年古代巴人从西沙群岛这边带回内地的。但西沙群岛统共有岛礁40多个,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想要在这儿找到八王玉上刻着的蔓蛇尾的发源地,即便有资料也有些困难。
我问大爷爷有什么想法,大爷爷笑了笑:“望闻问切。”
我和胖子听完叫苦连天,望闻问切是最费脑子的事情,但纠结了许久,估计还是只能这么办。
我们这种黑船不是那么容易靠近西沙群岛,毕竟上面有官兵镇守,不过有着宋长青的这层关系,金丝眼镜倒是大摇大摆的带着我们到了琛航岛停靠。
胖子嘴巴一咧,问:“不是说要低调的?”
金丝眼镜笑了笑:“在海口要稍微低调,在三亚不能露面,但到了这边就没什么关系了,都是自己人。”
我心想,这宋长青的关系网还真是大,不过这政治上的事情我们管不着。
在登岛之前,我粗略回想了一下之前查找的关于西沙群岛的资料,大概对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登岸有了个谱。
琛航岛是该岛是纪念清末到此的“琛航舰”而得名,这岛屿非常之美,中部凹陷,四周沙堤包绕的岛屿,呈弯曲三角形,就像一轮明月。
它是西沙各个岛屿中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转站。
更重要的是,1974年3月至5月,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的文物考古队员,乘坐渔船开赴西沙群岛,在人民解放军驻岛部队和广大渔民的支持下,对西沙群岛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考古调查!
这次考察的意义重大!
证明了西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我怀疑,那次的考古行动没那么简单!
当我把这段历史说出来的时候,杜学林、黄三爷、大爷爷三人都颇为吃惊的扭头看我:“这孩子……真行啊。”
琛航岛戒备森严,岛上武警严阵以待,每个上岛的人都要严格盘查。也不知道金丝眼镜做了什么。咱们这艘黑船很轻易的就靠了岸。
不过我们也不是从正面海港靠岸的,而是隐蔽的从其他地方上了来。
上了琛航岛之后,我们没有慌于去做别的事情,而是在金丝眼镜和另一位不知名的军官带领下,直接去了寻找琛航岛上的两座石庙原址。
这里曾有两座渔民建造的小石庙,分立在琛航岛西南角和东北角。
“在西北角的石庙中,曾供奉过龙泉窑观音像。”大爷爷道。贞杂杂扛。
黄三爷插嘴道:“你们知道那两座庙是啥?”
胖子嘴巴一咧:“您这不是瞧不起人,肯定是类似龙王庙的地方。”
黄三爷笑了笑:“还不算太傻。”
我突然想起来黄三爷新养的黄鼠狼怎么一直没见到?这个想法刚生起来,黄三爷脖子那里,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就唰的从他衣领子里钻了出来。
并朝我们龇牙咧嘴好半晌。
海岛不大。很快就到了石庙遗址。
石庙早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营地,里头住着一些官兵。
因为已经过年了,所以已经有小部分人已经回去探亲了,营地里的房间空出来许多。
剩下的看到有陌生人过来,还颇为吃惊的扭头看了看我们,不过立即又把脑袋转了过去。
金丝眼镜和当地负责人说了一通,咱们就直接住进了营地。
我和胖子还很好奇,为啥不住海军招待所,金丝眼镜正在和那军官交流,听到我们说话。回头道:“免得麻烦。”
大爷爷蹲下来伸手摸了摸地面道:“这石庙本来是为了镇阴的,后来迫不得已拆除,所以把营地建在了这里,利用军人的阳气压制住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