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上如果把‘人’带丢了,还得返回去找。这找鬼魂可比找尸体困难的多。
我心想,怪不得在神农架的时候,芋头的野外生存经验这么丰富。
估摸着从小就干这门活计吧。
但芋头却摇了摇头:“第一次。”
胖子吃了一惊。
第一次当‘户子’,就是运送自己外婆,而且看情况做的还非常地道,不得不让人肃然起劲。
后来咱们还知道了,之前我们去的那个废弃站牌,在‘户子’他们口中也叫驿站。
鬼魂不可能随时随地都跟着‘户子’的,特别是白天,鬼魂赶不了路。
但户子因为一些情况,必须在白天先行一步打点情况。所以这种时候,人鬼会约好晚上在驿站见面,然后再接着把‘人’带着走。
根据芋头所说,鬼赶路的时候其实并不比人安全,即便是晚上,也容易碰到许多情况,导致魂飞魄散。
特别是在山里头赶路,危险的不仅仅是人,‘鬼’也会碰到情况。
比如说,这里金气太盛,那边煞气太重啥的。
胖子对芋头竖起大拇指:“你太牛逼了。”
芋头有些尴尬坐下来。
最后我们又聊了一下,胖子问他外婆葬在哪。
他外婆是上饶村的人,后来嫁到贵阳,最后又在神农架定居。落叶归根的话,女方一般应该葬在男方的老家。
芋头简单说了一下。
原来他外婆被火葬了,根据他外婆的遗愿,骨灰用一个盒子装着,埋在了‘王叔’的墓边。
我问芋头要不要立个碑什么的,芋头说不必。
我和胖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很容易就猜出来他外婆是什么想法。
他外婆年轻的时候任性嫁到了离家千八百里的地方,没能尽到做子女的责任,所以比较后悔吧。
不然后来也不会有让芋头他母亲来这里探望。
不过谁也没想到王叔走的早,芋头她妈过来探望的时候,王叔已经去世了。
芋头沉默了几秒说:“外婆想在死后尽个孝。”
气氛一时非常沉重。
胖子一看这样下去不行,连忙回去提了两瓶酒,端了几盘子菜过来。
我们边喝边聊。
芋头话不多,不过我俩也知道他是这性格,所以也不算聊不下去。
聊着聊着,说到了上饶村的事情,对他也没啥好瞒的,胖子三言两语把这边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
芋头把筷子放在桌上,认真说:“刘寡妇跑了。”
我和胖子大吃一惊。
刘寡妇不是被人捉起来了吗?
芋头摇摇头:“又放了。”
原来徐牛他们那村子的人都比较朴实,虽然刘寡妇一直在捣乱,不过真抓住人了,他们也不知道要干啥。
村长硬着头皮上去口头教育了一番,就把人给放了……
这是刘寡妇在搞鬼?
她一直跟到这边来了?
芋头表示他也不太清楚。
不过从小吴家里的纸车来看,的确有点像刘寡妇的风格。
我和胖子还抱着怀疑的态度。
毕竟当初在蛇头村的时候,刘寡妇只知道我是‘韩文书’的孙子,胖子是刘泉勇的孙子。
这两条信息当中,几乎没一条是真的。
光凭这两点来找我们的话,完全是大海捞针。大爷爷住在周家村不假,不过当初连我们这些亲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向。刘寡妇这个外人更不可能找到他,也更不可能通过大爷爷找到我们。
陈尔德倒是一个切入点,但要想从陈尔德方面入手的话,也不可能。
孙中平叔叔那么大能耐,我们借他的人脉,都没查到陈尔德是谁。
刘寡妇孤家寡人一个,想通过陈尔德入手?这不是笑话么。
小雨就甭说了,刘寡妇连她名字应该都不知道。
想了半天,只有一个可能。
当初余老伯被温老怪抓去,余老伯如果和温老怪达成了什么协议的话,很容易从温老怪那里探听到张天师的消息……
然而张天师对我们有一定了解……
怎么威胁张天师把我们的状况说出来不算太难,用脚趾头都能猜出来,从小张弥下手就行了。
想到这里,我一身冷汗。
如果他们真是从张天师那里得到消息的话,那么家里可能也出事了……
不然以大爷爷、高老头他们的性格来看,怎么可能出卖我和胖子……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张天师家里的确发生了一些事情来找大爷爷求助。
胖子摆摆手:“时间对不上。”
想了会,的确是这样,张天师家里出事,是他来神农架之前。
他们在神农架的时候,温老怪一行人也没有走远,不可能是温老怪他们。
胖子喝了酒,胆子愈发肥起来,操起芋头那根扁担:“老子跟他们拼了!”
这货又开始发酒疯。
懒得理他。
其实吧,我还有些疑问,如果刘寡妇和余老伯真跟我们没完的话,直接在后头捅刀子,下闷棍不完了。干啥还非整这套虚的?
怕坐牢?刘寡妇后头几乎都精神失常了,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的,不像是会担心坐牢的人。
“应该是其他人。”我夹了一颗花生米送到嘴里。
说到这里,胖子有个疑问:“温老怪抓余老伯干什么?”
谁知道,温老怪无利不起早。
当天晚上,我们直接在芋头这边睡了。
第二天大早,那老人家敲响房门,给我们端来早餐:“你外婆的事包在我们身上了。”说完不等我们反映过来,人就已经走了。
我和胖子也不宜在这边多待,回去了钱永恒家中。
钱永恒家里没啥事。
老太太也没啥情况发生。
我和胖子四下检查一遍之后,准备上山给王叔,还有芋头他外婆上个香。
可这时候,早上那老人家欣喜跑过来,说事儿成了。
我和胖子喜出望外。
芋头深深聚了一躬表示感谢。
随后村长过来,把我们带到村祠堂那边。
上饶村有一段历史,村祠堂算是古文物了。
祠堂是青砖建成的,看上去还挺结实。上饶村在村祠堂上肯定下了一番功夫维护。
这祠堂很大,有点像一个四合院,不过比四合院大上好多倍。
村长打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相当大的院子,正前方是一间大屋,两边则有两间稍小的屋子。
根据村长介绍,正对着的中堂是放上饶村本姓人牌位的地方,左边则是外姓人的地方。
右边供着佛堂,还有其他人的牌位。
大堂和左边那屋子还好理解,右边的佛堂和其他人的牌位是个啥意思。
后来我们才知道,根据本村习俗,意外死亡的人是不允许进入宗堂的。即便刻了牌位,也得自己拿回家供着。
不过后来这一点引起了村里相当一部分人的不满,也因为这事儿发生了一些另上饶村讳莫如深的事。所以村子里重新扩充了祠堂,新建了右边这间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