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查出个女尸的dna和你提供的完全一致。并且在这个尸体上,还查出了另外一处dna,显示为女性,我想这个女性可能跟凶手有关。你交给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我撤了啊!”
“慢着,等等!”
张赫熠连忙叫住陈耀光。
“帮忙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你没看我正在调监控录像?整整一上午,我都没敢眨眼,一直盯着找线索。你帮我把另一份dna,上数据库做下比对,拜托了,大佬!”
“贼孙子,认识你,我算是进了贼窝。”
陈耀光口中抱怨着,身体已经不由自主地走向旁边电脑桌,开机,进入信息比对程序。热火朝天的操作起来。
张赫熠三加五除二,紧忙往嘴里划拉两口盖饭,打个饱嗝,外卖盒夹着筷子扔进脚边垃圾桶,接着工作。
旁边的电脑显示器,dna数据刚输入,程序便如同川剧变脸一般,一个一个筛选着符合99%以上的信息。
忽的,电脑响起红色标识,信息匹配完毕。整个京都市,跟步行街女尸dna匹配的竟有两个人——两名女性。
“真是奇怪!”陈耀光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一般dna匹配能达到99、9的。除了亲生父母,最少也该是个直系亲属!这两个人怎么没有半点关系呀?”
“老张!”
陈耀光指着电脑最后筛选的两个人信息。
“你看这两个,第一位,殷红霞,1952年生人,系统显示此人已去世。第二位,杨玥丽,1986年生人,是德籍华裔,在槟城市暂住,正在办理归化手续。”
两名不同的女性,却有着完全相同的基因。出生于不同年代,却传承着相似的dna。
张赫熠大致看了一下数据,哼哼鼻子,昨天感冒并未全好,鼻子仍旧不通气儿。
“或许是远方亲戚吧!反正从年纪判断,这个殷红霞指定不能是凶手,数据库显示这老太太已经死了好多年。现在应该着重查这个杨玥丽,德籍华裔,在此地暂住,她起码得在槟城有工作,生活来源!”
陈耀光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抻抻懒腰。
“查什么,怎么查。那就是你这个刑巡捕队长的工作了!我可得赶紧去食堂,再晚一会儿,估计那帮狼崽子抢的连汤都不剩。”
张赫熠倒是雷厉风行,他直接转过头看看身边的我和苏丹红。
“要不要陪我一起出任务?我看这个案子你们这么着急。你们可以跟在我的身边,全程不说话。当做信息提供人。”
我和苏丹红连忙点头。
现在唯一寻到的一丁点儿线索,就是那个名叫杨玥丽的女人,可能就是杀害这具被抽干血液的女尸的凶手。
由于杨玥丽是德城籍贯,暂住在槟城,根据暂住证,张赫熠寻到了杨玥丽出租房的地址。
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古色古香四合院,市中心以里,地理位置堪称房市里的王中王。
张赫熠掏出手机,根据手机中的调查信息,反复对照地址门牌号。
“向里街2弄35号,没错呀!”
这栋四合院儿可以算做槟城市重点保护的老房产,占地面积又大,联排三间屋子外加一栋庭院,若是租住,一年的租金怕是就要几百万。
忍不住惊叹。“这杨玥丽是什么人?简直豪门。”
张赫熠穿着巡捕服,正大光明的来办案。直接敲门“咚咚咚,咚咚咚。”半晌,却没有人响应。
张赫熠只好联系向里街的派出所,请求派一位民警前来支援。
所幸接着敲门。“咚咚,咚咚咚。”声音大的有些扰民。
一个二十八九的小伙子从隔壁那屋探出头,一看扰民的是位人民巡捕。
“嘿!巡捕同志好!您是找这屋杨大姐?”
“对!”张赫熠点点头,“杨玥丽是住这儿吧?”
“是!”
那小伙子很健谈,看见穿巡捕服的也不打怵。
“可是杨大姐好久都没回来了!起码有小半年,从过年后我就没见过她!”
听到这儿,张赫熠几乎可以断定步行街女尸,跟这个杨玥丽一定有关系无疑。
“那我能打咨询一下,这栋房子的房东是谁?”
“房东?”小伙子挠挠头,面露难色。
“房子不就是杨大姐的吗?我在向里街住了十几年了,这间房一直都是杨大姐一个人住,从来没听说过什么房东啊!”
“不对呀!”
张赫熠身子一颤,有件疑团百思不得其解。这杨玥丽是德城籍,年龄不过30出头,怎么会在国内生活了十几年!并且一直住在这么一间国宝级四合院里。
接着询问。“那您知道杨玥丽平时和什么人走的比较近?比如说男朋友,或者常出入这间四合院的朋友都有谁?”
“那没有!”小伙子摆摆手,特别笃定:“杨大姐平时独来独往的,性格比较孤僻。我们邻居这么多年,顶多是个见面打招呼的情分。并且杨大姐工作特殊,总是隔三差五出差,回家的时候本来就少,也从没见她带过别人回家!”
“杨玥丽工作特殊?”
张赫熠刨根问底。
“她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单位在哪儿?”
小伙子答:“其实也没多特殊!
她是个经纪人,就整天跟在明星身边儿的那个。据说她跟的明星挺烦,事特多那种,可究竟是谁,这我们也没唠过。”
在我们滨城市竟然还有明星,我怎么不知道。
张赫熠又问了邻居一些关于杨玥丽生活方面的琐事,也寻不出个所以然。
不时,向里街派出所前来支援的民警到了。
民警是个小姑娘,看年纪,大约警校刚毕业,是名漂亮的警花。
“你好,槟城市南城区公丨安丨局刑侦支队队长张赫熠!”
“魏然!”
警花客气的点点头,“张队长有什么需要?我会全程配合您的要求。”
张赫熠粗着嗓子:“我想知道向里街2弄35号户主的信息。”
“那恐怕要回派出所,查一下入户登记档案。”
张赫熠跟着魏然回到向里街派出所,大约二十分钟,档案就被调出。
魏然将户主档案交给张赫熠。
上面写着:向里街二弄35号,户主:殷红霞。
“殷红霞!”
张赫熠喃喃自语。“怎么这个名字这么耳熟?”
从电脑上调出殷红霞的个人信息,这不就是那个和杨玥丽dna99.9%相似的女人嘛!
再看详细资料。
殷红霞:1952年生人,于2006年3月逝世。
而杨玥丽是1986年生人,或许两个人之间存在某种血缘关系。
魏然看着电脑上的信息,一一汇报:“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才有了身份证,给每位居民普及身份。但是从资料上显示,殷红霞无父无母,没有兄弟姊妹,没有配偶,更没有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