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爷爷的话,陈玉无奈地摇摇头道:“哪有啊?胡大叔虽然一辈子积德行善,但是因为有这个孤儿院,哪还有人愿意跟他走得近?都怕散财啊。我虽然出来没多久,但是这个事情也多少知道一些。现在镇子上有专门办这个事情的饭店,只要出钱就行了,他们自己就开拖拉机送东西过来,里里外外全部都给操办了。他们惯常做这个的,路子也宽,吹哇呱的人也能找来。我准备去找他们来帮忙搭棚子做饭。”
“吹哇呱”,是我们那个地方的方言,实际上说的就是在老人家丧事上奏乐的戏班子。早年的时候,这些班子,主要是吹唢呐、笙、箫、笛子什么的,偶尔有人在喜丧上唱唱花板,只是近些年,这些习惯渐渐改了,很多人家,老人去世了,请来的都是比较现代化的戏班子,电子琴、架子鼓,有专门的漂亮女人唱歌,然后村子里围着看,能热闹好几天。
但是,老人们,对这种新颖的形式,很不喜欢,感觉一点都不庄重,所以,很多时候,有人去世了,然后又是爷爷这种有经验的老人主事操办,还是会请专业一点的老班子来给唱唱戏。
“那得花不少钱啊,”听到陈玉的话,爷爷有些犹豫地说道。
“刘大叔,您放心,钱我有,”陈玉说话间,从兜里掏出一大叠钱,对爷爷道:“这个都是胡大妈给我,不知道是老人家攒了多久才攒出来了。”
我一看那钱,知道那是我卖镯子给胡奶奶的钱,估计是给胡大爷交了住院费之后,还剩下不少。
见到这个状况,爷爷点点头道:“那好吧,那咱们分头行动,这些钱,你给我一张票子就行了,我去买点笔墨纸砚什么的,回头把里外的对子、白花什么的先挂上,你呢,就收拾一下,去请饭店的人,还有那吹哇呱的。”
“行,那这里就有劳大叔您了,”陈玉点头道。
“还有两个事儿,”爷爷皱皱眉头道:“棺材得有人去置办,顺便还要带一些纸人、花圈什么的回来。这也是一笔支出。买棺材这个事儿,你是女人家,不方便去,那地儿阴气重,我想让一手去办这个事情,你看怎么样?”
“行,我把钱给他,”陈玉说话间,招手叫我过去,开始点钱,准备付给我。
“陈阿姨,不用了,这钱我出了,放心吧,我肯定把事情办好。”我对陈玉说道。
听到我的话,陈玉和爷爷都是有些好奇地看着我道:“你哪来的钱?”
“你们别问了,总之我有,而且足足有余,不信你们看,”我说话间,从兜里掏出一叠钱,那是我上次卖镯子私自扣下的“中介费”。
见到这个状况,爷爷有些疑惑地看了看我,我于是连忙解释这钱是别人赔给我的,然后我就把我被车子撞了的事情说了。
听了我的解释,爷爷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道:“回头我给你详细说说要买什么东西。”
“好,”我点头退到一边,然后爷爷又对陈玉道:“最后一个事儿,得有人去撒信。胡老哥平时肯定有来往的账本,找找看,然后再找个熟地面的人帮忙撒撒信,不然到时候没人来,可就不好了。”
撒信,也是咱们那边的土话,其实意思就是送口信的人,但是送的口信不是其他东西,都是红白喜事的口信。老农村的人,不像现在,可以电话,那个时节,通信落后,都要传口信才行。
所谓的撒信,就是有人闺女出门,也就是出嫁,或者是儿子娶媳妇,或者是老人去世了,这些都是要办事儿的,要搭棚子,摆长席,请亲戚朋友来一起聚聚,一来是亲戚之间借此机会互相走动走动,增进感情,二来,坐席喝酒,那得出“礼”,所谓的礼,就是钱,也就是说,你来喝酒坐席,那得给钱,而且关系越近,给得越多,这叫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老人去世了,大伙儿一起出钱帮忙操办地风光一点。
然后,两家人,互相之间关系比较近,彼此家里有事,都回去出礼坐席的,这就叫“来往”。有了这层来往,老农村的人才会承认你是亲戚,你是朋友,不然的话,对于不是很相熟的,若是有事儿求到头上了,别人大多会一句话把你顶回去。
“咱家和你可没这个来往,你求错人了。”就是这么一句话,很直白,很干脆,也很有用。感情、亲情,都是长年累月,一点点积累培养起来的。在老农村,有来往的亲戚朋友之间,只要对方出了事情,只要对方需要,那真的是可以倾囊相助的,完全不像现在的世态炎凉,人心轻浮,人情淡薄!
陈玉和爷爷,这算是在商量怎么给胡大爷办后事了。
实际上,在农村,这样的事情,一把都是老人去世之后,由老人的儿女前头,侄子兄弟等人一起来参加,然后大家一起分配任务,共同操办的。胡大爷没有儿女,如今也只能是陈玉和爷爷共同承担这些事情了。
其他的事情,大体都商量地差不多了,最后剩下这撒信的人没个着落。
说起来,这撒信的人说重要不重要,说不重要,又有些关键。毕竟,这是去给别人传口信儿,首先你得会说话,到别人门前,再怎么伤心的事情,开口得乐呵呵的,跟人家说:“那啥,就是小冲孤儿院的院长胡长根,前两天老了,明儿摆酒席,到时候记得来哈。”
“老了”,当地土话,意思就是去世了。农村人一般对于老人去世,都是不说“死”字,算是避讳。年轻人去世了,则是说糟蹋了。
然后呢,你不能说完这句话就走了,那得坐下来喝口茶,跟主人家唠唠老人家临终前的一些事情,顺带说说这次的丧事具体是怎么个操办法,具体都请了哪些人,然后也好让人家有个准备。
在我们当地,因为撒信的人不会说话,闹出来的笑话不少,比如前些年,邻村有个年轻人,父亲去世了,他亲自去撒信,到一户人家门口,隔着老远对人家喊了一声:“嗨,大叔,我爹死了,记得去坐席哈!”
然后小伙子可能因为还有很多信要撒,喊完话,骑上车子,掉头就走了。
这个事情,当时没把那大叔给气死。
“你奶奶的,有你这么当儿子的么?你爹死了,你一点伤心劲头也没有,再说了,你来撒信,好歹跟我说个日子,我也好知道你爹是哪天死的,哪天开始坐席,你娘的,就喊句话就走了。我知道啥时候去你家坐席啊?”
后来这个事情一时传为笑谈,大家都说那小伙子做事不稳当。
这个时候,陈玉和爷爷都有些为难,感觉这个撒信的人不好找,正为难的时候,结果胡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