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程的时候,比来的时候快了一个小时,可能是因为白天的路更好走一些吧。回到郑州,感觉气温比我们走的时候还是低了不少,虽然还是烈日炎炎,但这立了秋了,再加上前几天下了几场的大雨,这天气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我们三个一起回到了家,大门打开,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地方,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狗窝呀!
我赶紧先发了个朋友圈:郑州,我回来了!
刚发完两分钟不到,马志的电话就来了。
“秋,你到家了吧?”
“是啊,你打的真及时,我刚进门儿,衣服还没换呢!”
“兄弟,你回来真太好了,我有点儿事儿想麻烦你!”
“什么事儿,你怎么还会这么客气呢?”
马志跟我说,前几天他堂弟遇到了点儿麻烦,他觉得这事儿只有我能帮的上忙,所以他今天早上才听说的这事儿,晚上知道我到家了,就马上联系了我。
我问他具体是什么事儿,他说电话里说不清楚,反正他觉得这事儿应该跟“鬼”有关,他问我这会儿方便不方便,他想一会儿就带他堂弟过来找我。
他这个堂弟我知道,小时候还跟着我们一块儿玩儿过,不知道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把马志紧张成这样。
琳琳和吴绵刚把行李收拾好,马志就到了,进门后,我问他,怎么就一个人?他走到门口,把他的堂弟拉了进来。
马志的堂弟马啸,今年十四岁,小的时候是个非常活泼外向的小男孩儿,可是眼前的马啸,和我印象当中的,完全不同。眼前的他表情呆滞,行为木讷,进来之后,就直直的站在那里,没有任何的表情的动作,双眼无神的看着前方,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呀?
“秋,你看吧,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就这两天的事儿,突然一下子就成这样了。我叔他们老两口带着他几家大医院都跑过来了,各种检查做完了,都没有问题,可是他就一直这个样子,也不说话,也不说饿。头一天,还能勉强喂里一些饭,昨天就成了只能硬喂下去些水,今天更厉害,水米不进了,我叔婶儿都快急疯了。我昨天半夜从外地出差回来,今天一早就听说这事儿了,我去他家一看他手里一直攥着个这东西,我觉得这东西有种说不出来的诡异,所以就怀疑,他是不是遇着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我只能来求你帮忙了,兄弟,你快看看吧。”
说着,他递给我了一块巴掌大古铜色的金属板儿,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看起来好像有些年头了。
“你翻过来看看,这是块铜镜。”
我翻过来一看,真的是块铜镜,这铜镜的做工非常细致,背面还镶嵌着几块宝石,说不定还真是个什么古物呢。
不过有件事很奇怪,这块铜镜拿在手里,异常的冰冷,就好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似的,我仔细看了看镜面,里面映出的一切,都显得有些昏黄,除此之外,我再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什么东西啊?拿来我看看!”吴绵刚好从房间出来。
我把铜镜递给了她,她刚接到手里,看了一眼就跟我说:“知秋,这块铜镜好像不简单呀!”
马志指了指吴绵,意思好像是问我她是谁。
“她叫吴绵,是我的朋友,你放心吧,都是自己人。”
马志点了点头:“你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如果我没看错,这块铜镜应该是北宋的东西,本来就是一块儿普普通通的镜子,可是,这里面应该被封印着什么人。”
“封印?封的什么人呀?”我站起身来从吴绵手中把铜镜接了过来。
“这个,我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我以前好像听说过,有种什么方法,可以把人封印进铜镜之类的东西当中,被封印的人,每日都要经历十二个小时的严寒,和十二个小时的酷热,除非有人能解除这个封印,不然,被封印的人,永生永世都要经受这种痛苦,永无翻身之日。”
马志已的听傻了,一句话也接不上。
“这招儿也太毒辣了吧,不过就算这块铜镜真的是你所说的那样,那和马啸的事儿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马啸的事儿,应该就是这镜中之人的所为,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也说不太清楚了。”
马志这会儿才缓过神儿来,他赶紧问吴绵,知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把马啸治好。吴绵摇了摇头:“我当初也只是听说了这么一点儿,至于其他的事,我就真的不知道了。”说着,吴绵来到了马啸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又看了看他的眼睛,然后转过身来跟我们说:“这孩子的三魂六魄应该都被这东西勾走了,照我估计,这孩子如果三天之内找不回魂魄的话……”说到这儿,她摇了摇头。
马志上来一把拉着我的胳膊:“兄弟,你一定要想办法帮帮我呀,你也知道,我叔婶就这么一个儿子,这两天他一出事,就把老两口子急得只剩下半条命了,他要真的敢有个三长两短的,要的可不止是一条命啊!”
我拍拍马志说:“你放心吧,咱两个之间,没那么多废话,这事儿,我一时半会儿,真不知道怎么帮,不过你放心,我这就想办法。”
我先让马志给他叔叔打了个电话,说在外面给马啸找了个老中医,正在为他治病,今天晚上就回不去了。他叔叔这会儿也是病急乱投医,一听说有人说可以救马啸,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然后我让琳琳,吴绵和马志先坐着聊天,我想,我现在只有去求教师父了。
“师父,我又来了!”
“你不是回家了吗?这么快就遇到麻烦了?”
“这次不是我,是我一个好朋友的弟弟。”
我把我刚才听说的事情全部跟师父说了,师父听了以后,也皱起了眉头。
“没想到,最后一块儿的铜镜,居然到这会儿才出现啊。”
最后一块儿?这会儿?什么意思?意思是还有很多这样的铜镜吗?而且其他的都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吗?
师父叹了口气,才把这件事缓缓道来,真没想到,这块小小的铜镜,居然牵连到了宋朝第一大“谜案”——烛影斧声。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死后,并没有像历代皇帝那样,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位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然,这段历史千百年来流传着各种说法,烛影斧声,金匮之盟,总之大多数的人,对于这种不合常理的传位方式,感到了疑问,所以民间流传的最广的说法,就是赵光义买通太祖身边的太监王继恩,在太祖弥留之际,原本是想召其子秦王赵德芳前来,或许正是要安排传位之事,但王继恩却在此时出卖了太祖,并未通知秦王,而是通知了晋王赵光义。
晋王来了之后,和太祖密谈多时,最后还有了烛影斧声的典故,总之大概的意思就是晋王以不正当的方法得到了太祖的皇权,之后赵光义登基,成为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登上帝位后,赵光义为了平复天下人的议论,就搬出了“金匮之盟”的说法,意思大概是说,当年他和太祖的母亲还在的时候,留下了遗言,一直藏于金匮之中,遗言是希望太祖死后,能把皇位传给二弟光义,光义死后,再把皇位传给三弟光美,光美死后,再把皇位传回给太祖的长子赵德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