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昏暗的地府中,我上哪去找花种子?即使找到了又如何在那流动的忘川之中无数冤魂枯骨的纠缠下播种?那川流不息的河水更是剧毒之物,便是种下也根本不可能有养分,更别说开花了,千年万年也不可能开花吧。
这白衣女子分明刁难我们,可我却也无能为力,看她的样子是真有办法的,只是不愿意说我又能如何?与其在这干等不如回去试试,过了那孟婆汤我还真不信就一定会遗忘记忆了,大不了我就找个本子写上,过去了以后再拿出来看,我还不信了。
拉着何逊就要离开,却被何逊阻止了,何逊摆脱我的手,示意我安心,然后便对那女子轻轻笑道:“这有何难?佛法广大,能纳须弥于芥子,此三途河水虽然浑浊不堪,实乃无量众生怨念所集,佛法清净能于污浊生青莲。”
说完何逊就走到那河边去,双手合十直接踏向那河水中,我心里都提起来了,那河里的怨魂饿鬼都已经缠绕了过来,好像等着何逊下去就要将其撕扯成河里的一部分永远不让他出来,却见何逊踏入河中,竟然不为河水所陷,浮在水流上,那汹涌澎湃的忘川河流不能将其噬入,莫说我,就连那白衣女子也惊讶的嘴都长大了。
何逊一直脚踏浪花,往前而走,走到河中心的时候,盘腿坐下,双手合十,大声说道:“今日何逊祈求苍天,若世间众生法运不绝,便于此河中生青莲以度此间亡灵,若法运已末,便沉在下如此河中,顺流而下,入地狱中能说三乘妙法,能度无量众生。”
何逊说完,便合十诵经,也不言说其他,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河里还是浑浊不看,怨魂嚎叫,水流没有一点变化,只是何逊也依旧端坐在那,口中涌出阵阵金字,字文飘出落在水中,那河水中的哀嚎竟有平复的趋势。
白衣女子此时也不复之前那般傲慢,死死的盯着何逊,而我这时也是心急如焚,种不出花也就算了,别把何逊也沉下去了,到时候还真是得不偿失。
可无论我怎么急,那里都没有任何变化,我无奈之下也在想着,有没有什么法术能帮助此时的何逊的,身在地府之中,材料不够,很多术法我也根本用不起,这真是业力无边,到了此间,真是速手无策。
就在我都绝望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曾经和萧莫愁去对付还是旱魃的何逊之时,我们在山上小茅屋住的第一夜,我和娑婆婆长叹一番,那时我记得娑婆婆对我说:“若遇火光照耀之路的时候需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也算就了你的佛缘。”
那时候我以为娑婆婆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婆婆,也并不理解她的话,此时见到这遍地鲜艳如血的彼岸花,还有那直通地狱的三途河,这不是火光照亮的水路吗?这里不就是娑婆婆所说的那句预言所指吗?娑婆婆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有意点出,必是有深意,我竟忘记了。
想到这我也不管其他,跪倒在地,口里大声念诵道:“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方念了几声,我便见到在何逊的身边出现了一个白衣身影,菩萨相貌庄严,杨柳轻动,那些哀嚎的亡魂忽然间像是止息了一般,一道光芒刹那间照亮了整个地府,光明中菩萨慈祥的对我微笑,我连忙合掌礼拜,直到那光芒散去。
白衣女子他们却像是什么都没见到一样,不过这光芒晃过,那汹涌的河水中竟然长出一朵青莲,莲花托着何逊升高,何逊见了,停止念经,笑了笑,往我们走过来,每走一步便从河中生出一朵青莲,一步一莲直至登岸,在这浑浊的三途河里居然出现如此妙相。
何逊回到岸上后,走过来对白衣女子合十礼敬道:“姑娘,我已经照您吩咐,使这河中开出鲜花,望姑娘慈悲,帮我们度过那孟婆汤。”
那姑娘沉默了一会,看着何逊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入河中浸泡,却还在这里等着吗?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讲讲属于我的故事,听完你们就明白了。”
何逊点头道:“请姑娘慢说,在下洗耳恭听。”
那女子点了点头,表情像是陷入沉思似地,顿了下才慢慢说道:“我之所以在这里等着,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别的方法过去,而是有那么一个人,为了不让我受苦,选择在这忘川中浸泡两千年,以两千年的苦痛换取两朵彼岸花。”
我本来的名字叫夜炽,在生的时候从小就遭遇战乱,战乱中我和父母走散,就在快要饿死的时候,被我师父所救,我师父是当时天下第一*宗的方士,师父看我可怜便收我为徒,带着我游历天下,让我可以修道成仙。
我跟着师父苦修二十载,终于有一天,师父寿元将尽,要羽化而去,师父临去前,嘱托我好好修真,将来能再见师父,让我独自一人下山继续修行,那时天下混乱,师父让我下山多行善事,斩妖除魔。
我领了师父的法喻,在师父羽化后便带着师父留下的宝物,独自一人下山而去,在世上游历,一边斩妖除魔,一边修行术法,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得道飞升,与师父共聚在一起。
在山下的时候,我听说了一个很厉害的刺客,他常常受富绅无良官员委派杀人,而且一直是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因为其神出鬼没,从不为人见真面目,又因委他所办之事,从未有失手,人们都以古时候大盗的名称称呼此人,他便是刺客盗跖。
本来凡俗之事我是不应插手的,但偶然一次我发现这名刺客用邪术杀人,更为可憎的是,他所用的术法居然和我师父所传颇有相似,也就是说他应该和我是同出一宗,我虽只是拜了师父,从未回宗门去见过师祖师伯他们,但我受师父传授毕竟是祖师的弟子,我必要维护师门清静,见如此心术不正的人,我必要将其擒获,以正我师门法传。
为了抓住此人,我费尽心思,不断跟踪其所在,然而几次见到他,都只是惊鸿一瞥,他从来都不留下太多的身影,只不过我每次都阻止了他杀人,一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抓住机会和他碰面。
我发现他居然也是一个相貌英俊的美男子,看起来面目也并不憎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入这一行,杀了那么多的人,我和他在旷野以道法大战一场,我用尽全力,他却一直如同闲庭信步,最后我被他夺去法器,终败于他手。
我本以为我追了他这么多次,扰了他那么多次好事,他必然不会放过我,一定会取我性命,我本以怀着等死的心,他却没有杀我,还面容柔和的把我扶了起来,和煦的笑道:“这位姑娘,我没有得罪你吧,我没记错的话姑娘已经追了我很久了,比孟姜女还有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