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那男人也是一愣,眼中冒出喜意道:“菩萨果真神通广大,在下字平恕,但全家迁来岭南后,未与人提起,菩萨一语道破,真是无上神通。”

我很是无奈的道:“方丈大师,这位何老爷,两位别这么称呼了,我当不起菩萨的名号,我就是一凡夫,之所以能说出您的名字,是因为过去的一段因缘,在这就不多说了,但反正别喊我菩萨了。”

那老方丈好像已经习惯我说这话了,也没有回答,而是带着我们去后面的一间禅房,可是看着他的眼神我就知道,我估计我的话又白说了。

老方丈把我和那中年人带到房中,自己在一边斟茶,唐朝是煎茶喝,还要往茶水里放上姜桂等辛香料,寺庙里禁止这些荤物,所以这煎煮出来的茶还是我能接受的,不然我实在无法想像那种加调料的茶水是什么滋味。

我和何逊两人相对坐下,何逊拱了拱手对我道:“若不称菩萨,不知该如何称呼。”

我自我介绍道:“我姓朱,单名尘,你叫我朱尘就可以。”我抱拳还礼。

他点了点头,正了正身子对我道:“在下有两件事请朱尘老师解答疑惑,在下先说第一件,在下二十年前有一结拜异姓兄弟,姓许名渊,我二人本是世交,但家父因为为官之时得罪了人,全家被贬于岭南之地,几十年来我不知我那兄弟生活如何,我二人将来是否还有再见之日。”

何逊眼中冒出一种期待的意思,我还未说话,一边倒茶的老方丈率先道:“何老爷,您现在还执着于这件事吗?我虽修行浅薄,活了这么久也能窥见一二天道,据我所观,何公子与那位许老爷,缘法已尽,何苦执着呢?”

听那老方丈一说,许逊眼中的光芒一下就灭了,一言不发像是想着什么,刚刚我还在感叹世事无常,现在听他一问,恍然想起,于我比起来何逊已经是作古千年了,据我所知这一世何逊确实再未见过许子谦,他们两人的口头约定看似坚定,终究抵不过岁月无情。

正要回绝他,却又发现,我不就是许渊的转世吗?虽然不能见许谦,见到我也算圆了他的愿想吧,我摇了摇头问何逊道:“何老爷,您那位异姓兄弟是许子谦吗?”

何逊点了点头苦笑道:“菩萨神通广大,能测度过去未来,能知我那兄弟子号也是正常,我与那兄弟的缘法真的尽了吧。”

“何老爷无需这样,你们缘分并未尽,只是岁月无情,时光荏苒,你们再见之时,见面却不相识,对坐亦莫能知。”我努努力尽量把话说的婉转点。

何逊一听,有些激动的道:“我真的还能再见许兄吗?可我二人过去亲密非常,再见面之时又如何会不识?还请菩萨慈悲,明示于我。”

我不知怎么回答于他,难道我告诉他我就是你好兄弟的转世?我还未想好如何说,一旁的老方丈感叹道:“何施主,莫要追问了,两人能再见却莫能识,此是菩萨慈悲,点破天机,你二人此生莫能再见,然来世有缘,还能相遇,了此缘法,贫僧所知所见,只能眼前微末,菩萨法力广大,能知过去未来,故言来世之事,也是安慰何老爷”

那一瞬间,何逊眼中的光芒又消逝了,我却不知该如何安慰他,老方丈所说的虽然不全对,但所说也差不多,我只能安慰何逊道:“何老爷无需如此,缘起缘灭,聚散无常,您知道吗?许公子缘法不错,本有得道之机,因为与何公子的约定,舍道而入仕,造福一方百姓,攒下无边福德,许公子能为约定做到这样,何老爷不应放弃,好好生活吧。”

何逊听了苦笑道:“我那兄弟如果真的有得道之机,岂不是我害了他?”

“如果许公子成道而去,何老爷才真正于他相见无望吧,更何况若不是与何公子的约定,那一方百姓命运又当如何呢?”

老方丈也劝到:“菩萨所言极是,何公子要振作起来啊,何公子说有两件事求菩萨帮助,此是一件还请说另一件,过一会贫僧还有诸多疑问要向菩萨请教呢?”

我打断老方丈的话道:“法师慈悲,莫要折煞我了,我何德何能为法师解惑?倒是末学有诸多未解想请法师指点呢。”

那老方丈连道不敢,我不理方丈,反过来看着何逊道:“何公子有事请说吧,不过我未必能帮你,您要做好准备。”

何逊点头称是然后才道:“老师慈悲,在下这第二件事并非为我自己,而是在下家里有一位家仆,叫吴明,家里本身还算富庶,但自己母亲生了怪病,他为人孝顺,为了治疗母亲耗尽家财,却无能为力,老师慈悲,若能有方子助他母亲,实乃功德无量。”

一听他的话,我愣道:“无名?还有叫无名的?没有名字?”

“老师误会了,是口天吴的吴,日月明的明。”何逊回答道。

他这话,却并没有让我轻松,这一切和那娑婆婆给我讲的故事太像了,而且如果那故事只是流传可能主角的名字没了,但娑婆婆并不是凡人,他说的无名可能就是这个吴明。

何逊所说的这巧合,让我觉得这一切好像更迷糊了,娑婆婆把我穿越到这里来到底是要干什么?是要让我了解什么东西?还是要让我完成什么特别的使命?但为什么不摆明了告诉我呢?越想我越迷茫。

听了何逊的问话,我只能对他道:“你回去告诉这位吴公子,据我所知这世上有一个地方,那是一个山谷里,山谷里长了一种能医治百病的神草,你告诉那位吴公子,取了神草就可以救他母亲的病,但是这山谷的具体所在我也不知道,让他四方打听一下自会知晓。”

何逊拱了拱手道:“多谢老师慈悲,在下这就回去告诉他,老师和方丈大师还有事要聊,我就不多打扰了。”说完后就站起来,朝我和老方丈双手合十的鞠了躬,就自己走出门去了,脸上满是兴奋,连客套话都忘说了。

我还没松口气,那老僧人就到了我的对面,望我礼拜道:“老师慈悲,弟子在此求老师慈悲教导,弟子自六岁剃度受戒以来,至今六十余年,尊佛教诲,不敢丝毫毁伤,常学菩萨六度,恭敬一切众生,亦学禅定,只能住于三禅之境,再莫能上。”

“弟子常思己行,不解何处未做好,至今六十余年虽有五神通之力,未能萌生般若智慧,苦恼之中望菩萨指点弟子,如何能降伏其心,如何能趋于解脱,如何能得正果。”说完又呜呜的哭了起来。

听他一说,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了,眼前的老方丈实在值得我赞叹礼拜的,能坚持六十余年戒行,苦心求道,又能通达三藏佛典,更可贵的是还能有赤子之心,全无一点我慢,如此修行虽未有证,依旧是天下修行人的楷模。

见他呜呜的哭起来,我只能改坐为拜,连连礼拜那老方丈,老僧人愣了下,赶紧起身躲开无比激动的道:“菩萨,此是何意,弟子若有冒犯还请菩萨谅解。”

江楚和我说过,佛教修行分为南传和北传两种,其中修习禅定只至四禅五不还天,也就是色界之顶,至此既是第三果阿那含果,往上的四无色界是外道落无想定而趋入,是不究竟的,禅定修行至四禅五不还天,再需一步证阿罗汉果,永不入轮回,而江楚自己对应佛教所说境界则是非想非非想处天之境,这是因为他本已具足脱离轮回之缘法,然则一念生反,未能趋于解脱,也就常驻此境界,故和一般的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又很多不同。

命运究竟是什么?那些年经历的人生选择》小说在线阅读_第1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三途六道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命运究竟是什么?那些年经历的人生选择第1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