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地面上佛塔在多年前的战火中已经被炸成了灰灰,地宫却是得以幸免。
自己刚才用自制的丨炸丨药炸开的是地宫的第一层。
神州那边因为当时的国力和经济的条件,地宫一般都会有三层或者四层。就拿金锋在洞庭湖摸到的海龙佛牙真身舍利来说,装藏佛牙的地宫足有三层。
而装藏供奉了佛陀指骨真身舍利的法门寺地宫则赫然有四层。指骨舍利还藏在阿育王塔后面的白玉石门中。
不过,这里是高笠。以一千年前高笠当年的环境和经济条件来说,地宫最多也就两层。
锋哥并没有着急开第二层地宫,而是先仔细寻摸。
第一层地宫全是石质构造,明显的带着北宋时期的风格。
垒砌标准的石头中间还夹着不少的紫衫木。部分已经朽腐损毁。
一千年前,正是北宋灭亡赵家王朝龟缩长江以南全民奋起抗敌的时代。
打了金国打辽国打了辽国打西夏,最后辽国金国西夏都扛了过去,但又来个铁木真。
有一句话最能体现当时赵家王朝的遭遇。
当一个人弱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全是坏人。所有人都恨不得欺负你来显示他的牛逼。
高笠最先是向北宋称臣纳贡。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的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又被迫臣服金国。
到了1231年,高笠又向元蒙臣服。
总的来说,整个高笠,就是一部臣服史。
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跪,跪到现在,还是在跪。也没有站起来的那一天了。
得到的那尊鎏金佛像是永乐时期的,当时的李芳远在得到这尊佛像以后如获至宝,就把他供奉在景福宫里。后来又转到了大慈恩寺。
但这座地宫却是宋代时候的。
强光手电照在窄窄的地宫下,很快就在中间位置找到了封板!
封板同样也是石质,上下两边和四边都包裹着紫衫木。
在封板之上,赫然刻着漂亮娟秀得一逼的楷书碑文。
一千年前高笠官方文字是神州字,楷书体。你要弄个草书行书过去,高笠人压根看不懂。
碑文内容注明的是肃宗六年十月初五因为佑世僧统义天大师圆寂,建舍利真身佛塔。
看到这个封板碑文,锋哥禁不住露出些许的失望。
如果地宫下是义天的舍利子的话,那自己这次就白来了。
义天这个人虽说在高笠佛教历史上属于那种超脱圣人级的巨擘,但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北宋时期当时的高笠已经实现了大统一。
受到唐宋时期的影响,他们的佛教发展得非常繁荣繁盛。
到现在,整个高笠十大寺院当中就有三座是唐宋代时期的大寺。
高笠实现了第一次大统一后,由于太祖王建深信佛教,广建塔寺,佛教在这个阶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
文宗出家的第四王子义天,被封为佑世僧统,世称义天僧统,谥号大觉。
他于1084年入宋,历访高僧大德,学习华严、天台教义以及戒法和禅法。
回到高笠之后创立了高丽的天台宗。
而这座寺庙就是义天的侄儿媳妇仁睿太后出资修建的,最先名叫国清寺,后来到了李成桂手里才改名大慈恩寺。
国清寺交由义天主持。义天死后舍利子也就是供奉在这里。
陷入沉思的锋哥下意识的本能去摸香烟,凑到嘴边才发现自己戴着厚厚的口罩。
也就在这时候,锋哥下了决心。
有枣没枣打三竿!
贼不走空那是老祖宗的规矩。
铁锹工兵铲齐上阵,三五几下就将封板撬开。
蹲在旁边等到尘封千年的地宫气体散开,扔了几根荧光棒进去,强光手电隔空刺照了一圈,已经探知了大概情况,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隔着那未知的地宫,自己,已经闻嗅到了宝藏诱人的气味。
“契丹鞍,西夏剑,高丽秘色……皆为天下第一!”
高丽国宝前一百号当中,就有五件是秘色瓷。经过一千年战火戡乱,能传到现在保存完好的,不过区区几件。
传说义天大觉和尚毕生最爱秘色瓷,曾经还设计过不少瓷器,尤其是那一件东西。
如果确实埋在这下面的话,那结果将会是颠覆性的。
那宝贝一出来,高笠国宝的排名怕是要换一换了。
正想间,一个苗条修长的身子战战兢兢从地面下到第一层地宫,怯懦懦的靠近自己。
“锋哥我怕。我跟你一起吧。”
“上去!”
“上去干嘛?”
“你想让人把我们一锅端了?去放哨。”
“我不要去放哨。我怕打雷。我要跟你一起。”
胆小的琶音非要跟着自己的锋哥欧巴,搞得锋哥相当头痛。想了想最后还是让琶音留在地宫里。
没了把风的哨兵,自己加快了拿宝的进度。直接省去了空气流通这一关,戴上口罩跳下第二层地宫。
不费吹灰之力便自寻摸到了西边的隐藏的石门。石门上同样刻着竖行三排文字,内容记录了义天大觉和尚的生平。
其中国师两个字尤为显眼。
大觉和尚这个人在高笠佛教史上属于顶级牛逼的大拿级大宗师,其地位相当于取经回来的玄奘。在世界佛教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开了石门一看,一座高四十五公分的青色瓷塔静静伫立在那里。
青瓷塔映入眼帘的瞬间,锋哥的手悬停在半空足足三秒,这才上前小心翼翼把住青瓷塔捧了出来。
“青瓷舍利塔!”
“果然有他!”
这座青瓷舍利塔保存得相当完整。按照佛教舍利塔而做,塔分七层浮屠,自下向上逐步收拢,每一层都有山花蕉叶,佛像、金翅鸟、莲花纹。
这些都不算什么!
最奇特的地方是这座青瓷舍利塔的塔顶赫然是卍字符号的镂空,中间还能看见一颗硕大的金珠。
塔尖尖顶也镶嵌着一颗椭圆形的青瓷火焰宝珠。
当亲眼看见这座瓷塔瞬间,锋哥同样也被惊艳到了。
雨过天青云破处,夺得千峰翠色来!
天青翠色!
这,就是被宋代无数大家学者不吝溢美之词的高丽秘色!
二层地宫内光极暗,白色的强光手电灯打在这青瓷瓷塔上,高雅、美丽、清新,呈青翠的天青色令人动容。
他即有汝瓷的高洁素雅,又有龙泉窑的精美刻画,还兼具着越窑的繁复造型。
北宋宣和五年出访高丽的使臣随员徐兢在其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有过最清楚的描述。
“陶器色之青色,丽人谓之翡色。”
“碗、碟、杯、瓯、花瓶、汤盏,皆窃仿定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