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陆军立即研制装备了多型军官手抢,一式将佐手抢最先出来,但还是丑得一逼。
二战时候鬼子造的手抢那就是一个丑字。就算是二式将佐手抢出来也还是一个丑。
这一点,纳粹完爆他们。
这把手抢对于见惯了太多元帅元首级名抢的金锋来说,就是个不入眼垃圾。
不过抢的成色还新,密封在油纸包里又藏在钢管中这么多年,依然澄新光亮。
旁边的油纸包里还有满弹夹的子丨弹丨。
料想当年这把抢到了小野三郎手里就没用过。
犹豫半响还是把抢揣进包里。
一式将佐手抢当年拢共就出了一千来把,被鬼子陆军嫌弃得一逼。没多久便自推出了二式将佐手抢和其他制式的礼仪配抢,一式将佐手抢也遭到了淘汰。
这种抢丑是丑了点,但现存数量极少。价值也有那么几万刀。
鬼子的东西,一件也不丢。
上来地面,一一把其他油纸包拆开,映入眼帘尽是金煌煌的一坨又一坨的金块。
有的是金条,有的是金疙瘩,有是金颗粒,还有两个天然小金块。总量不下三十公斤。
要是其他人在这里看见这些黄金保证激动得跳起来。那两块天然的小金块虽然算不上狗头金和马蹄金,但有个金块的形状像极了一头金熊。
这可是堪比狗头金的好东西。
这些金子的纯度足够,都在980以上,包裹保存极好,转手就能卖钱。
从大包里取出一个古驰的小双肩包,挨着挨着把这些金块拾摞装好。
金锋并不在乎当年的小野三郎花了多少年去藏这些金子,也不在乎他偷金子的过程,这些东西在金锋的眼里只不过是最平常的货物。
跟那些野外作业的到点下班的工人一样,收拾好家伙什,检查有无遗落物品,回填泥土转身走人。
到了那块墓地跟前,在一个墓碑前停下脚步。
这座坟看似矮小,但是还有后人存在。沾了这里的上佳风水,墓主人的后代得到了不小的余荫。
从墓气来看,这家后人家境还很殷实。
“啪!”
抄起杆子在地下插了个洞,扭动几下抽出泥土,钉子拿出来刺破中指滴了一颗血下去,跟着把带血的钉子埋到土里,钉尖正对坟头。
做完这一切,金锋只感觉地面传来一阵扭曲,脑袋传来一阵眩晕。
闷哼一声硬挺过来。重重的朝着坟头吐了一口口水,大步而去。
破坏人风水,反噬极重,不过金锋却并不在乎这些。
搬龙的反噬都没搞死自己,何况这达观山这条小小的小地龙。
若这里是理子的达观山,便自把这条小地龙也废了又能怎样?
出了密林,在车上换了衣服,脏衣服包裹起到了河边直接扔了下去。
下一站。
桃源!
过了东眼山之后,桃源已经历历在目。沿途过来风景美不胜收,所到之处给金锋最大的感受并不是于前些年被疯炒的神州文化精髓在宝岛。
更不是对爱好古文化的人来说宝岛是个圣地。
这些金锋都没感受到。
倒是那宝岛同胞的人情味让金锋感触最深。
刚到高熊搭不上计程车,卢妈妈把雨衣给自己热情招呼金锋回家做客的那份感动。
美如水般阿里山女孩汤可的善良和纯真那是最美的一道风景。
还有宋家老伯的质朴和固执更是叫自己收获巨丰。
厌恶的地方也有很多。
满是理子留下来不伦不类的东西最令自己痛恨。
进入桃源,距离北市已经只有一部之遥。捷运只需半小时就能到达北市。
到了这里,金锋反倒是不忙了。
度小月的担仔面份量足够多,牛肉块足够的大。往回取车的时候无意中瞅见了一个牌匾,驻足停了下来。
“……拾遗!”
宝岛省各座城市最大的特色并不是那些高楼大厦,而是在那些几十年的老街之上。
如果非要往文化上靠的话,这些老街就是文化的象征。
往后退了两步,看清楚了那牌匾的全貌,金锋没有丝毫犹豫便自走了过去。
“沧海拾遗!”
这是一家很老很旧的二手书店。在一幢三层小楼下的角落。
人行道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二手书籍和杂志,老旧窄窄的没有门的巷道,贴满小广告的门边,一切看起来倒像是一个破烂市场。
门外面乱得一团糟,而巷道里边更是如此。
不过也就一米宽的小小窄巷就有一尺的位置全堆满了书籍和cd。
两侧斑驳的墙壁上还贴满了上世纪各个明星各个名人的海报。
进门的门口处,还挂着一个被现代化的卡通的门神。
这地方……
真的是别具一格。
站在巷道门口,金锋抬头看了看门口那木质的小小招牌上的四个字。
沧海拾遗!
草书!
手写!
随眼看了看四下里一摞一摞摆得整整齐齐的各种书籍,迈步走进了小巷。
秋日的阳光斜着下来,也将金锋慢慢的带到另外一个不同的时空。
侧着身子在不到两米高的巷道里走着,旁边那长长一排的书籍墙看得人眼花缭乱,仿佛穿越了千百万年历史的时空。
粗略的一扫,那些个杂志书籍包罗万有无奇不有,涵盖了古今中外各个文明各个文字的各种书籍。
小巷的尽头是一处小小的天井。面积不足二十平米。
这是这个小小的天井,就是这件沧海拾遗的书店的全部。
满是红砖的墙壁,老式的书架紧紧的贴着墙壁摆开,中间不过只剩下五六个平米的空地,却是摆着一根根的一米长的老式实木长凳。
看了看头顶上透明的玻璃,再看看书架顶上一盆盆的植物,闻着满是书卷墨香的气味,金锋心一下子静了下来。
这种捡漏到极致的地方,自己生平第一次见到。
小书店没有一个人,老板也不知道哪儿去了,但从四周精致整洁到苛刻的摆设来看,可以推测到此间老板是何其严谨的人。
整个书架上看不见一本新书,尽是二手。沧海拾遗倒是非常的贴切。
在北角不到一平米的小书桌上摆着一个小小的茶具。一个两百毫升左右的朱泥大红袍紫砂壶,旁边一个紫泥的公道杯和四个未曾动过的大红袍紫砂杯。
在小书桌的旁边还放着一株观赏的紫竹,葱翠的竹叶上还残留着颗颗晶莹的水珠。
这一刻,四米巷道外那喧嚣繁华的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
朱泥大红袍的紫砂壶壶嘴还在缕缕的热气,金锋斜眼看了看那紫砂壶,不动声色在这间别具一格的二手书店里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