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心中一喜,开口喊道:“快拉着你娘回家,晚了就来不及了。”
杨秋瑾的儿子一听,忙拉着自己娘亲的手疯狂的朝里屋窜去,爷爷又喊道:“把你娘送回她的肉身里,找个碗,盛半碗凉水,抓上一把大米,泼在你娘身上。”
杨秋瑾的儿子按照爷爷的吩咐忙活起来,一会的功夫,就听到炕上传来了杨秋瑾虚弱的咳嗽声,爷爷心里一阵儿喜悦传来,总算没白忙活,接着浑身传来一阵儿剧痛,爷爷嘴角向上翘着晕死过去。
再次醒来的时候,爷爷正跟一鞭子并排躺在一起,身上插着银针,干娘正在洗毛巾给自己擦脸。
爷爷意识一恢复,看见一鞭子正侧着脑袋看自己,大嘴一咧,干笑两声,道:“干爹,我成功了。”
一鞭子也笑了:“好孩子,不愧是我周氏传人,好样的。”
小凤香却在爷爷小腿上狠狠拧了一下,干娘随即说道:“美什么呀,看看你们爷俩这个样儿,一块儿躺炕上爬不起来。”
小凤香接着说道:“就是,还有脸臭美。”
一鞭子跟爷爷互相看了一眼,哈哈一乐,干娘在爷爷脑门上点了一下,又开口说道:“你呀,就不跟你干爹学点儿好。”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一鞭子跟爷爷就在炕上躺着,干娘看的紧紧的,不准爷俩起来,太爷太奶听说爷爷跟一鞭子都受了伤,来看望过,看得出太奶眼中的不舍,不过太爷倒是很看得开,还劝太奶来着。
这半个多月以来,爷爷身上的伤好的七七八八了,要不是干娘拦着,估计这会儿早下地了,一鞭子由于是伤上加伤,而且是魂魄受损,所以一时还起不了身。
这天,爷爷趁着看着他跟一鞭子的小凤香打瞌睡的时候偷偷爬了起来,轻手轻脚的下了地,赤着脚刚想活动活动,就被醒来的小凤香逮个正着,起初小凤香刚看到的爷爷的时候微微有些发愣。
随即反应了过来,在爷爷来不及阻拦的情况下大喊一声:“娘,你快来。”
干娘本来在院子里洗衣服,一听小凤香喊,忙进屋,就看爷爷赤着脚站在地上,一脸无奈的表情。
干娘一下子明白了,伸手指了一下爷爷,道:“上炕去。”
无奈,爷爷只能在干娘凌厉的目光于小凤香幸灾乐祸的目光中默默爬上了炕,躺好。
转天早上。大夫来了,确认过爷爷的伤情后,告诉干娘爷爷可以下地了,大夫的这一句话,可算是解放了爷爷。
正要下地撒欢的爷爷却又听到大夫的另一句话:“大病初愈,不宜过量运动,多休息为主。”
爷爷知道要坏,刚想跑,被干娘揪住了耳朵,道:“听到大夫的话了没有,以后你除了上厕所。洗漱时间,不许下炕,要活动就在炕上活动,最多不准出这个屋。听见了没。”
爷爷刚想假装没听见,干娘手上稍稍加了几分力气,爷爷随即很识时务的开口道:“知道了干娘,我记住您的话了。”
干娘这才满意的放手,对小凤香说道:“妮儿,看着他。要是他不听话,你就喊娘。”
小凤香很愉快的点了点头,看爷爷的眼神里充满了不怀好意。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一鞭子也不是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了,精神也恢复了一下,爷爷便问道:“干爹,那晚你跟谁喝酒呢?后来是怎么回事啊?”
一鞭子:“那晚啊,干爹喝的是阴酒,是跟下面的一个鬼差。”
爷爷:“啊?怎么回事啊?干爹你给我讲讲呗。”
一鞭子就说了起来,原来,这一鞭子那天听到爷爷说的情况,知道这事儿多半是游荡的鬼差拿错了魂,当下让杨秋瑾的家人去土地庙烧纸。本来这土地庙是出殡时候在阴间挂名,在阳间销户的一个场所,可这杨秋瑾还没死,这杨秋瑾的家人便去烧纸送钱买关系。自然不对劲儿。
而后一鞭子让爷爷把纸灰全部收拾起来,带回了杨秋瑾家,一鞭子已经在杨秋瑾家备好了请仙阵,爷爷带着这土地公土地婆到了杨秋瑾家,一鞭子便念动咒语,求土地公土地婆给指条明路。
最后留下一个图案,一鞭子知道这是给他留下的阴差办事儿的路径,当下心里有了主意,来到这阴差必经之路上,用铜字挡住了阴差的路,诱惑阴差跟他喝酒,趁阴差醉酒之际施法让自己灵魂出窍。
拿着阴差的腰牌进了鬼门关,费劲周折找到了杨秋瑾的魂魄,带了回来,可自己的魂魄毕竟是生魂,而鬼门关内是极阴之地,没有一丝阳气存在的,生魂进到里面必然会受到阴气噬体。
再加上一鞭子重伤未愈,回魂后自然就元气大伤。
说到这儿,爷爷开口打断道:“那干爹,这鬼门关里是个啥样子啊?”
一鞭子:“傻孩子,干爹不是跟你说过了嘛,这从鬼门关出来的时候,记忆会留在阴间,是带不出来的,干爹哪儿能知道这鬼门关内是个啥样子。”
爷爷:“那这鬼门关里就没有记得的人出来过?”
一鞭子:“倒也不是没有,先祖曾遇到一位死而复生的人讲述过这鬼门关里的样子,只是分辨不出真假罢了。”
时光悠悠,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一鞭子的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爷爷也已经恢复了锻炼,眼看这就要入夏了,草绿花开,农忙播种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眼下这日子又清闲起来。
再加上这段时间没什么大事儿发生,而一鞭子对爷爷的的锻炼也放松下来,爷爷每天的锻炼便有了空闲期。
这天下午,爷爷结束了锻炼,背好了书,便回到村里找小牛倌玩,得知小牛倌在北山放牛,爷爷便一路朝北山找去。
一直到北山山顶,终于看到黄牛正在一处吃草,小牛倌却正起劲儿的朝山上爬来。
爷爷喊了一声,朝小牛倌跑去,小牛倌一看爷爷来了,也很高兴,待爷爷到了跟前,四处看了一眼,让爷爷附耳过来,跟爷爷耳语起来。
原来,这黄牛累了一春天,闲下来得多牵出来溜溜,这天中午小牛倌刚吃完饭,就牵着黄牛上了山,大中午的山上也没人,小牛倌刚想寻一块树荫歇歇。
却不料一脚踩进了一块空地,整个小腿都陷了进去,拔出腿来,小牛倌看原来这地下有个窟窿,而且这窟窿里像是有东西,白花花的。
当下小牛倌便用手去掏,一淘之下竟然在窟窿里掏出一块散碎的银子,小牛倌大喜,忙又去掏,可再去掏就觉得手够不到底了,小牛倌知道这是踩到宝了,可手里没有工具,指着两只手肯定挖不开。
于是小牛倌决定回去喊人,可又怕被别人恰好看见,于是扯了几把青草把窟窿给盖了起来,还在上面放上了一块儿石头做记号。
接着匆匆朝村里赶,刚好碰上来找他的爷爷,说完还从怀里掏出那块他掏出来的碎银子给爷爷看。
爷爷知道小牛倌这是碰到财了,可爷爷知道,这财要是现在拿不到,自己就跑了,当下忙让小牛倌带他去找这个窟窿。
小牛倌便带着爷爷朝自己做记号的地方走去,就在黄牛附近,可俩人找遍了整个黄牛附近的地方也没找到小牛倌嘴里的石头记号,碰头后,爷爷开口道:“别着急,再好好想想,你是不是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