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要说话,秦一心又面色凝重的道,“而且这种诡异之极的情形出现了不止一次!我和博龙大哥试验了五次,每次都是这样的结果!后来我打电话问过彭梁教授,彭教授说这种情况可能是那首曲子真的有灵魂,所以影响了博龙大哥的意识,让我们马上停止相关实验!那首曲子也不要继续创作下去了。”
我好奇道,“可《雁过无声》这首单曲明明已经发行了几个月了啊?”
秦一心道,“那是因为博龙大哥后来把这首曲子重新调整了一下,去掉了那些会让他感觉发狂、拿脑袋撞墙的元素。博龙大哥当时还很可惜的说,这首曲子去掉了这些元素,味道和感觉就不一样了。不然一定会更火爆的,很可能会成为全球神曲!”
说到这里,我刹那间联想到了之前沈筱汐所说的,现存于世界上的三大禁曲,《黑色星期五》、《第十三双眼睛》以及《忏魂曲》。
而博龙所做的曲子,最后去掉的那些元素,会不会也和这三首传说中,听了以后就让人自杀的曲子,发生联系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博龙身上,一定还有更大、更惊人的秘密没有挖掘出来!而他到最后去掉的那些元素,联系到小七彩之前所说的种种,我认为那些元素是从中国唐代以前就有了的!所以这些元素流传到日本,会让发展到今天的日本人,自杀率极高!
因此这时我心中已有了一个,关于那些元素的,很合理的推测!
第一,那些所谓的元素,既出现在唐朝以前的曲子,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产生听了以后就想要自杀的可怕后果!这首曲子被当时的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带回自己的国家,建立了属于日本的特殊文字(片假名),可是……一直到了今天,这些文字逐渐演变成日本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所以打从日本人的骨子里,就有“自杀”的可怕想法!这种想法和国家的富有程度,精神压抑,幸福指数,都没有任何的联系,因为它隐藏在日本人心里面最深的地方,分秒影响着日本人的状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从骨子里面蹦出来了。所以日本人的自杀率,排在全球前列!
第二,如果说这首曲子能被吉备真备带到日本,换句话说它也能传到地球上的其他角落,于是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产生了全球三大禁曲,那么,是否等于《黑色星期五》、《第十三双眼睛》、《忏魂曲》也相当于它的“儿子”呢?因为遗传了“母亲”的基因,所以听了以后同样会让人产生自杀的可怕念头!
第三,疑问,这首曲子到底出自哪个年代?专家只是从记录它的那张人皮上,发现应该是唐朝以前,那么,正确的年代应该是哪个?作者是谁?为什么凡是和这首曲子发生了联系,就会出现如此可怕的后果?
……
以上三点,刚开始想并没有什么,可是后来越仔细去想的话,越觉得这件事情变得异常可怕。因为假如以上的所有推测都是真实的,一首曲子,居然会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自称最高级的生物--人类,带来如此可怕的影响,恐怕这首曲子,甚至要比原子丨弹丨等现代化武器更加可怕!
因为它从骨子里面,在你不知不觉的前提下,就能悄无声息夺走你的生命!关键是一直到现在,它隐藏的都是那么好,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
想到这里,我希望一切都只是我的推测,而非事实。否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种情形真是太可怕了!我毫不怀疑甚至它比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各类病毒细菌,更要可怕一百倍!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是,这首曲子,到底是何人创作的呢?真的只藏着一个灵魂么?或者可能……更多个灵魂?
从茶餐厅走出来,我和秦一心挥手告别。
临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我便把那张复制的乐谱交给了她,想让她拿到灵学会研究研究。看看到底能不能发现有“灵魂”存在的迹象。或者凭那张乐谱,发现其他的线索。
而秦一心对于这张乐谱,明显是从来没见过的,一看之下,立刻站在路边,很仔细的拿在手里反复观察,道,“这乐谱我第一次看见。但上面有几段曲子。似乎和博龙大哥之前给我看的《雁过无声》原版,是很相似的!”
(《雁过无声》的原版,就是能让博龙弹着弹着用脑袋诡异的撞墙的那一版。而经过改良后的《雁过无声》,虽然红遍了大江南北。可是那种能让人发狂发疯的能力,已经没有了。)
这时我听到秦一心的说法,马上问道,“难道博龙所做的每首曲子你都见过?”
秦一心点了点头,道,“说起来,我也算半个音乐人吧。以前对音乐很感兴趣,尤其对创作也非常有兴趣,后来接触了灵魂学之后,我发现灵魂更加奇妙。更加值得我去研究,所以我放弃了音乐,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和博龙大哥交流音乐上的心得。”
我感觉抓住了一些什么,十分兴奋的道,“博龙没出名的时候你就和他有接触,那个时候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音乐创作人?”
秦一心面有难色的道。“这个,我不太好评价吧。毕竟都是朋友,而且他现在怎么说也算名作曲家了。”
我道,“这件事情非常重要,麻烦你一定要告诉我。”
秦一心犹豫好半晌,才道,“可我总觉得说人坏话……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略微着急的道,“我没让你说他坏话啊,你只需要说出你当时的真实感受就可以了啊,其实这也没什么的。你只要说出你的心里所想就好,也是一种客观的评价!”
接下来,我又再三恳求了一番之后,秦一心才勉为其难的道,“那好吧。其实,我觉得,嗯,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我觉得博龙大哥没出名之前,曲风和现在完全不同。他走的是摇滚的路线,和复古什么的,完全不沾边。可是他的摇滚让人感觉跟不上时代潮流,我觉得如果他按照那个路线继续走下去,是肯定不能火的。因为感觉上,他是比不上其他摇滚大师带给人的那种,灵魂和听觉上的冲击的!”
我道,“换句话说,博龙当时只是个不入流的菜鸟作曲家,对吧?”
秦一心道,“也不能这么说……反正,比不上我心里的那些摇滚大师就是了!”
我知道秦一心考虑到和博龙的关系,不太愿意说的那么直接,但事实却是,博龙作曲的能力并不强,甚至可能连秦一心都不如,为什么会突然间做出了一首《雁过无声》了呢?
这时,我们缓缓走向秦一心的家,秦一心边走边聊道,“所以那时候我建议他换个风格,走复古路线,说不定可以大有作为。但是博龙大哥创作了好几个月,也没什么灵感,所以他决定外出旅游散散心,找找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