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证,这事的内幕仅限于我与浩哥,你也别太有心理压力,我想拐子哥比我们更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刘劲宽慰我说。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只有应了下来,只希望拐子与米嘉不会怪我,特别是米嘉,我无法想象,如果她是一个**犯的女儿,她会不会想不开……
“学长,你和谁讲这么久电话?”苏溪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我看着从教室外涌出的人群,才知道已经下课了。
“刘劲呢,我和他在说事。”我回答说。
电话那头的刘劲听到了我与苏溪的对话,便说就这样,他去找杨浩,让我等他的消息。
挂了电话我才想起,今天刘劲去拐子家拿发夹,我忘了问他米嘉今天的情况如何了。米嘉迟迟没有醒来,也快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往学校外走时,我想起十三号宿舍闹鬼的事,就问苏溪知不知道那里住的都是哪些学院的女生。苏溪听了就说她们经济学院大一的女生就住在十三舍,好像还有外国语学院和文新学院的女生。
“那你们班的女生也住在那里?”我惊讶地问。
“对啊,怎么了?”苏溪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你这两天上课没听见他们说十三舍闹鬼的事么?”
“我平时又没住宿舍,这两天课间时间也在抄写之前落下的笔记,根本没时间和同学聊天。”苏溪轻摇着头说。
“这事我也是中午在图书馆里偶然听到的,明天你抽空问问你们同学吧,我对这事挺好奇的。”
“你在图书馆里听到了什么?”
苏溪问了这话,我就把中午听到的那两女生的对话告诉了她。
“你对这事如此上心,该不会是想着把那女鬼给吞了吧……”听我说完,苏溪轻咬嘴唇,有些犹豫地说着。
听了她的话,我本想逗她几句的,可看着她脸上的担忧神色,我还是忍住了,正色说道:“我才没那么重口味呢,我又不是魔头,怎么可能成天想着吃鬼,再说我上次在公司里也是逼不得已,他们堵住我去路,我只有选择面对。你现在让我半夜遇到那红衣女鬼,我跑还来不及呢。”
“呵呵,那就好。在罗勇家里我是亲眼见过你发飙的样子的,实在有些吓人,我也能由此想到那晚你在公司里的样子,我担心你这样发展下去会变得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
“放心吧,现在的我是真正的我,纯粹的我,我能掌控自己的思想。”
“嗯。”苏溪点了点头。
回到家里,我发现房间里又铺了一些灰尘,地面也有几日没打扫了,就拿起扫把搞起了清洁。弄完了我的房间,我又出去弄客厅,苏溪见着了,就过来帮忙。
我俩一起把客厅里收拾好后,我突然想起上次在苏婆床下看到那突起的地面,就问苏溪知不知道她床下的地面是那样的。苏溪听了就摇着头说不知道,平时她的鞋子也都放在门口的鞋柜里的,她都在门口换鞋,从来没有趴着去看床下面,她也没听苏婆提起过这事。
说完,她说要去看看我说的突起是什么样的。我回房间去拿了手电筒,然后到了她房间。我先趴到地面,用手电照着床下看了看,与上次见到的一样。我就让苏溪也来看一下,她拉起挂在床边的床单,顺着手电的光线看了进去。
这一次我仔细看了看,发现突起部位的成色与其他地方的成色不一样,像是后来才堆砌起来的。苏溪看了一会就站了起来,说这房子是一楼,夏天的时候有些潮湿,估计那地方是渗水厉害,所以房东用水泥敷了一层。这个解释倒也说得通,我就把这事放下了。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等着刘劲的电话。等待的时候,我上了QQ,镜子的头像是灰色的,也没有消息发来。苏亮说,“镜子”不是一个特定的人,我就想,说不定蔡涵也当过“镜子”,最初的一些消息就是他给我发的,他昏迷后才换成了苏亮,苏亮接手后,发给我的第一条消息是“工作顺利”,难怪当时我觉得这条消息的语气与前面不一样。
只是,现在苏亮与蔡涵都走了,剩下的“镜子”到底会是谁呢,他又会不会再给我发消息,让我去做一些事情?我不知道。
等到快十点的时候,电话终于响了起来。
刘劲说他把这事告诉杨浩后,杨浩也觉得我的推测很可靠,只是他同样苦恼找不到证据,他们想了好几个小时,最后总算是想出了一招诱敌之计!
第129章诱敌之计
“又用警花引诱向军?”我马上问。
“不是,是一个更完美的计划,如果向军真是凶手的话,这个计划更容易让他现行!”刘劲似乎很有信心。
“什么计划?”我很好奇。
“今天晚上,我们就会去东门树林里,重新把那个坑挖出来,然后在学校各处贴上公告,公告内容就是在东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男性骸骨,经鉴定,其死亡时间在二十年以上,现特在校园及周边搜集线索,希望知情人士积极联系警方。”
听了这个计划,我有些担心,继**案之后,东门树林又挖出一具骸骨,这事突然被捅出来,会不会引起师生恐慌呢。最主要的是,现在王泽的尸体已经被烧了,这事口说无凭,学校方面会不高兴的吧。
“你放心,这个计划已经得到所长的允许了,我们所长会出面给校领导说,这是为了破获**案放的烟雾弹。只要到时候把案子破了,消除了**案的影响,学校高兴还来不及呢!”看来刘劲他们早就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
“贴公告应该只是计划的一小部分吧,接下来做什么?”我又问。
“学校保卫科工龄在二十年以上的只有七个人,明天我们就会挨着找他们问话,做一个基本调查,询问他们对此事有没有什么印象。当然,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们并没有期望这次问话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问话的主要目的是看看向军的反应。待公告贴出两天,也就是后天下午,我们会再次找那七个保安询问。”
“又问?”我疑惑地插了一句。
“对,这一次的问话是就很关键了!我们会借机告诉他们一件事,公告贴出后,有一名学校的老职工向警方提供了线索,说是他二十多年前碰巧在东门树林那看到过这起凶杀案,凶手是个二十来岁的男子,他当时出于害怕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没敢报警,这么多年一直有些良心不安,前几年他老伴得绝症走了,儿女也不怎么管他,他觉得这是老天对他的报应,现在既然这事重见天日,他决定站出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