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虽然不常用,但大部分人都能看懂,只有少许的生僻字得连蒙带猜。我从中间开始读,发现这是一本考察笔记。笔记的主人,也就是这具干尸的主人,竟然还是一位干考古的。
我肃然起敬,同时也更加觉得这事儿扑朔迷离。一位考古学者,为什么会死在这儿?他的死因是什么?我顺着笔记本往下看,越看越觉得心惊不已。
由于是从中间看的,再加上中间的部分也有很多尸油,因此掐头去尾的看,其实有很多地方我都没看懂,但光是那些我看懂的部位,就足以让人震惊了。
笔记本的主人,姓名不详,死时的年龄应该在四十至四十五岁左右,死亡时间,大约是在二十至二十五年前。
进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为了一次考察,寻找一个叫‘黄巢古国’的地方。
黄巢,是一个音译,是一个西域小国,西域的历史向来少有记载,因而黄巢古国的历史,就更显得扑朔迷离。关于黄巢古国,有一个非常惊悚的传说。
相传黄巢古国的地底,住着一位神灵,在这位神灵的保佑下,黄巢古国曾经一度繁荣昌盛,然而,黄巢国君残暴荒淫,周围的小国为了不被黄巢吞并,不让自己的子民受这位残暴国君的统治,便有人出谋划策,要毁了黄巢的保护神。
这个保护神,在一场精密的策划中,被人从地底给挖了出来,而就在它被挖出来的那一刻,忽然间便狂风大作,土地迸裂,整个黄巢的都城和王宫,瞬间陷入了地底。
周边的小国趁机,将黄巢吞并的一干二净,这个传奇的国度,便就这样昙花一现,消失在了历史中。
而根据记载,黄巢的大部分领土,都被一个叫‘滋流’的好战国给吞并了,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片绿洲地底,就曾经是‘滋流’国的领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黄巢古国的领土。
这一行人寻摸到此处,足足在这绿洲驻扎了一个多月,索性绿洲生态环境完善,吃喝都可以就地补给,那条直通打水口的蛇洞,便是他们挖出来的。
之所以那蛇洞弯弯曲曲,是为了进行地下定位,这个地下定位比较专业,我不是学考古的,所以也弄不懂。
按理说,这帮人的考察进展,进行的还是很不错的,但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最后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笔记本里记载的内容虽然多,但我能看到的信息却太少了,因而这支考察队,后来究竟经历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但关于黄巢古国的那个故事,却让我觉得印象深刻。
埋在古国底下的神灵?
神灵会住在古国底下吗?埋在地底的,那是尸体吧?
不过,这故事中并没有详细描述那个所谓的神灵是什么来头,神灵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我以前是怀疑的,但现在却已经开始相信那句古话,也是谭刃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但神灵之说,就算确有其事,也不可尽信。古人所知所见有限,因而将很多自身无法理解的东西,都附上鬼神之说,因而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许多神灵被人为的‘创造’了出来,这些臆想出来的神灵,究竟有没有神力呢?
这黄巢古国的神灵,究竟有没有那样另大地崩塌的神通,就无人可知了。
我合上笔记本,对眼前这人的遭遇感到同情,看着他侧卧卷曲的身体,我不由得开始思考他的死因。他是受了伤?为什么他的手,会呈现这样一种古怪的姿势?左边的出口离这里并不远,为什么他没能逃出去,而是死在了这里?
难道这地方有什么危险?
我警惕起来,四下里看了看,被黑暗侵袭的空间里,一切都显得隐隐绰绰的,未知的黑暗,让人觉得仿佛随时会有什么怪物跳出来。为了弄明白他的死因,也为了了解这地方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我朝着干尸凑近了一些。
即便感冒导致鼻子有些堵塞,但凑的近了,还是能闻到一阵隐约的尸臭味儿,真是令人作呕。我用匕首扒拉着,耐下心去查找尸体身上的伤口。干尸的手臂到腿部极背部等地方,都没有明显的大型伤口。
当然,如果有小些的伤口,现在肯定是看不出来的,毕竟肌肉和皮肤都已经萎缩了,皱巴巴还浮着一层黑油,除了一些致命的大伤,其余的自然难以留下痕迹。不得已,我将目光转向了干尸的身前。
或许伤口是在正面?
其实正面是致命伤最多的地方,只不过这干尸将一只手紧紧的攥在胸前,我要想查看正面,就不能用匕首了,得用手将它给掰开。我又没有手套一类的东西,实在不愿意用手去摸那滑腻腻的干尸,所以才没有第一时间检查正面。
这会儿也是别无选择了,我忍着恶心慢慢的将干尸的手给掰开,滑腻和恶臭伴随着僵硬,这种奇特的触觉,真是让人毕生难忘。自从加入了谈玄事务所,我的人生真是一次次的被刷新着名为恶心的下限。
想到这儿,我又想起了死去的谭刃,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这么一分神,我手上的力道没掌控好,黑暗中,便听咔嚓一声响,那条手臂,直接被我给掰断了。
没错,是断了。
我瞪着手里的手臂,又看了看眼前干黑油腻的头颅,此刻,那对黑洞洞的眼窝,恰好直勾勾的盯着我,盯得人一阵发毛。
”不小心,别怪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正打算将手臂给它放回怀里,眼珠子一转,猛然瞧见他怀里,赫然抱着个皮夹子。皮夹子和烂衣服尸油裹在一起,不仔细瞧,还真容易看漏了。
这人是二十多年前死的。
二十多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中国是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二十多年前是什么样?简单来说,那时候能用得起皮夹钱包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一般的小老百姓,女的用的是那种布钱包,再次一点儿的农村人或者刚出农村的民工,钱都是塞在袜子里的,去小卖部买东西,不掏裤兜,先弯下腰掏袜子,钱拿出来,一股脚臭味儿。
看来这位干考古的老先生,混的还是不错的,文化人,总比没文化的好混饭。不过临到死了,都死死抱着皮夹子,莫不是里面有很多钱?或者是装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这么想着,我用匕首将那皮夹子挑了出来,打开一看,里面还真有钱,是过去那种老版的钞票。钱并不多,加起来也才十来块,搁二十年前,十来块也不算什么钱,就这么点儿钱,临时了都抱着不放,这考古的老先生,也太守财了一点儿吧?
我觉得不对劲,人家觉悟这么高,看工作笔记里的内容,干活儿那是兢兢业业,不像是个守财奴的样子,难道是为了其它东西?我的目光,一瞬间聚集到了皮夹子上的一张照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