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湖隐藏在3800米的冰层之下,深度有上千米,面积更是大得令人吃惊的一万多平方公里。在这样一个极度寒冷的地方,为什么还有会有如此巨量的液态水存在呢?科学家们提出了压力消融和地热融解等种种假说,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假说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根据科学家们考察,东方湖已被冰层持续覆盖了至少100万年,也就是说在湖里很可能会保存着100万年前的微生物。上世纪90年代,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曾经对东方湖进行了钻探研究,但是在钻探到3623米深处时就停止了。科学家一方面担心来自地面的微生物会地下湖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是担心藏在湖中的古老病毒或细菌“窜”上地面,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东方湖一下子就被封存20多年。但是由于今年地球的气温大幅上升,南极冰川加速融化,对东方湖的深入研究又被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因为随着冰川的融解,那些被冻结在冰川内的古代病毒,随时都有可能象锁在魔瓶内的恶魔一样被释放出来。为了及早作出预防,就很有必要先行对东方湖进入彻底的研究。经过联合国的商议后,中、美、俄、法等国家的科研人员组成了联合考察队,在一周之前开进南极。
一阵“滋滋”的电流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何严。睁眼一看,灯光没有了,暧气管“呼呼”的声音也停了。在南极,暖气坏了可不仅仅是冷那么简单,如果何严没有被惊醒,很可能就会在睡梦中被冻死。
何严摸索着爬起来,想走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手一握到门把,“啪”的一声,一股强烈的静电几乎当场就把他击晕。
“静电为什么会这么强?”何严半响才回过神来,在南极,由于空气极度干燥,所以被静电电到是家常便饭,无论是墙壁、门把手、仪器设备上随意触摸时,都可能突然冒出微弱的蓝色火花。但是这些静电最多只会把人电到稍感疼痛而已,而刚才的静电之强简直可以和交流电相比了。
何严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出门房,这一次他学乖了,连墙壁都不敢再碰一下。
走出营房的时候其它人也都跑出来了,大家一起张望着天空,苍白的天空中闪烁着流光异彩的极光。
“大白天怎么会出现极光?”何严正想着,脸上就感觉到一阵火辣辣的痛,一摸脸上竟然脱下一层表皮来。
臭氧洞!何严马上就意识到发生什么事了?“大家不要看,赶快回到室内!”何严大声吆喝着,所有人都回过神来了,立刻匆忙跑回到营房内。
“天,紫外线读数是50,超过了正常的2倍。”队医李韬拿着紫外线测试仪怪叫起来。
“臭氧层消失了!”何严沉重地说,
“这怎么可能?”科学家们立刻议论纷纷,虽然因受大气污染影响,南极的臭氧层受到了破坏。但是臭氧洞最严重的只会是的10月份,其后臭氧会逐月增加。最起码到昨天为止,臭氧层还是好好的,怎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呢?
“恐怕问题还不止于此!”地理学家劳伦斯皱着眉说:“天空上出现了白天也能看到的极光,如果不是太阳出现了特大耀斑,就有可能地球的磁场出现问题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人大声地问。
“外面的紫外线是足以致命的剂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停止一切的室外活动。”李韬警告说:“作为队医,我有责任建议暂停工作,立刻辙离!”
“好吧!迈克,你是机械师,负责把发电机修好,我们没了暖气不行的。爱丽丝,你联系总部,让他们马上派飞机来接我们离开。其它人收拾好行装和样本资料,随时准备撤离。”何严有条不紊地下达了指令,多年的南极工作经验让他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镇静。
但是坏消息接踵而来,先是迈克报告说发电机丝圈烧坏了,而且就算发电机能修好都没用,因为取暧器的线路也烧坏了。而艾丽丝则报告说无线电除了杂音之外就没有任何信号。
“大家不要分散,把被铺都搬到这里来取暧。”何严心里开始有点急了,负责提供补养的飞机昨天才来过,照常规它要一周后才会再次降临。如果无线电一直都修不好,就意味着他和他的队员们要在寒冷与黑暗中熬上一周。
“何,”劳仑斯悄悄在把何严拉到一边说:“我感觉情况非常的不妙。”
沙飞一口气冲出了大气层,现在由于地磁的变异,GPS已经失效,他只能采用目视定位,在高空中锁定马里阿纳群岛的位置,直接俯冲下去。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是一条长达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的海底深谷。它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下的产物。虽然11公里的深度相对于厚达到数千公里的地墁而言,缩短的投射距离可谓微乎其微,但是对于昆仑这样的庞然大物而言,能够缩短一公里就已经节约了极大的能量了。而且在海沟内,还留下了龙族留下的传送门,沙飞可以通过这个传送门轻易地进入昆仑。
潜到了数百米之下,海水就已经是漆黑一片了,沙飞将灵觉尽量延伸。沿着海沟的峭壁一路下潜。到达海沟的底部时,海水的压力已经达到了海面的1090倍,沙飞必须把真龙气提升至极限才能和大自然这种强大的压力相抗。但是在异常致密的海水中,就算是光都无法射得太远,对他的灵觉也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沙飞心中暗暗叫苦,按照目前只有数百平方米的灵觉搜索范围,要在2550*69公里的面积里找到了一座传送门,真的是大海捞针了。
但是沙飞在搜索中地无意地发现了,在这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海区,居然也有着许多的鱼类生存。沙飞不禁暗暗吃惊,要知道一条巴掌大的鱼在这里就要承受着一百多吨的压力,它们是怎样做到的?
沙飞把灵觉投射到这些深海鱼类的身上,马上明白了它们的生存模式了,沙飞身体立刻就自动按照鱼类的方式进行调整,很快身体的压力就变得与海水同步了。刹时间沙飞就感觉自己象是卸下了一座五指山般的轻松,真气立刻整中到了灵搜之上,调整到致密海水的频率,一下子搜索范围就无限延伸开来。
“找到了!”沙飞一阵高兴,他终于在海沟的中段找到了传送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