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先生道:“不瞒夫子,那三种办法只可以在彼此相隔千里之内使行,若在千里之外,就无能为力了。”
通天教主道:“朕意已决,请国师劳驾,赴天国一行,但不知需要几员随从?”
小老先生道:“一文一武。”
通天教主道:“哪两个?”
小老先生想了一想,道:“文的是野仙文元子,武的,本国师看中了大夫子的令郎。”
大夫子笑道:“好极了,不过,小犬年轻识浅,望国师多加教诲。”
小老先生道:“好说,好说……现在让本国师先来安排主要事情。明天请八大煞神各归占领地,加强防务,等到天仙两国派员前来接收失地时,你们必须如此这般……”他以传音入密方式解释“如此这般”的内容。
八大煞神听了小老先生的解释后,均各大喜,同声称赞不已。
过了一会,小老先生又指派若干野仙和散人潜赴清白山探听虚实。
接着,他向通天教主道:“神仙速成之法,本国师现已了然于胸,那掳来的王明和小龙女(参阅大眼魔煞故事)已无利用价值,等一会请他们进来参加欢宴,看看我国伟大的阵容,宴毕,就放他们回去。他们到了清白山之后,一定会将这里的所见所闻报告天眇地跛,使那二位古仙产生心理威胁,有所顾忌,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
通天教主点头答应,随即吩咐散会,入席欢宴。
于是会场里所有的妖魔人物纷纷起身离座,各去觅伴入席。
忽然,小老先生看到野仙邓耶子正与桌友欢谈,就想起了一件事,立即趋前对通天教主附耳道:“邓耶子以万灵引剂炼成了许多金丹(参阅水上郎君故事),其功应赏,可是这厮品德不修,贼性未改,竟敢窃取金丹三粒,暗藏左股皮肉之内,其罪可杀。等一会,欢宴完毕,立即将他扣留,搜出赃物,当众宣布罪状,诛或不诛,由我王决定。”
通天教主又点点头。
接着,小老先生道:“这次千年大比,在凤麟与方丈两洲中式的许多考生,都是天下奇特有为之士,盼我王分别礼聘,委以政事,勿使人材流入敌国。”
通天教主道:“国师为国效劳,朕心甚慰。来!入席痛饮,先敬国师三杯。夫子和千手两位贤卿,你们也来陪饮!”
XXXXXXXXXXXX为了预防天仙两国联合清白山前来收复失地,魔国八大煞神在宴会后,立即赶回各有关占领区镇守。所谓各占领区,包括鬼国和海内十一洲仙境。
且说南宫操回到方丈洲时,已近黄昏,立即召集部属许多魔煞训话,并命令他们各自小心坚守岗位,切勿懈怠,并随时保持有备无患的状态。
在胜利冲昏了头脑和得意忘形的情绪下,南宫操向部属透露了本国开会的内容,以及委任国师小老先生为特使,拟赴天国游说,乘机暗召猴公回国等情。众魔煞听了,欢声如雷。
百密一疏,如此秘密的消息竟被地仙张羽暗中窃听,这是谁也想不到的事。
原来这次千年大比,张羽担任仙探之职,在一个小小的纠纷中,被野仙郝道子诱入一条曲折而偏僻的冷巷里,遭遇挟制威胁,强迫他说出万年芝草种在什么地方。那时他只说: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于是就被后者一指点倒,立即沉沉熟睡,直到三天之后,忽然醒来,已是黄昏时候,月出东方。
他连忙起身,懒洋洋地缓步走出冷巷,举目巡视,发觉四周静悄悄的,连一个影子也没有,心里暗忖:“自己只打一个小盹,难道千年大比已结束了吗?”
他急步向前走去,想回到仙探总部去查问原因。不料到了那边,不由大吃一惊,原来丈人宫遭遇火灾,只剩劫后余烬。他向前面观看,连那座新建的聚奎殿也不见了,再望远处,发觉丈人峰似乎较前矮了一倍。变成了低峰,顿时使他惊上加惊,冷汗涔涔而流。
他不知道自己在冷巷里睡了三天,只认为一刹那之间,方丈洲竟然面目全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他心知情况不妙,就连忙避入残壁的阴影里,让头脑冷静一下,以便考虑怎么办法。
当他思忖时,忽有几个魔卒经过墙旁,嘴里叽叽咕咕地说什么“元帅召集训话……”,这时,他明白本洲已被魔国占领,随即摇身一变,也变成了像一个魔卒一样,不即不离地在后跟随,到了迎宾馆,就混入了真魔卒的队伍里,暗探消息。
南宫操讲话时,只准魔煞入厅听训,而普通魔卒只不过在门口站岗,或担任护卫而已。
张羽所幻变的假魔卒使用巧计,将其中之一的真魔卒引离岗位,自己代替了守门职责,所以他能够伸长耳朵听到厅内的一切声音,意外地获取了许多重要的秘密消息。
等到厅内训话完毕时,那假魔卒藉故内急,向同伴打了一个招呼,就离开岗位,乘着明月被乌云掩没,黑暗笼罩大地的一刹那机会,立即驾起浓雾,身子渐渐上升,接着改腾青云,进入太空,径向南天门而去。
千年大比故事到此告一段落。
玄鹤扫描少年弟子江湖老OCR校对独家连载
第十七章反封抻榜
二千多年以前,古仙鸿钧老祖的三个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代表仙国)以及通天教主(代表妖魔国),各以混元大罗金仙的资格,共同签署了一份“封神榜”,使天地之间的邪神野仙,凶妖恶魔,都将在冥冥之中,或不知不觉的环境里,巧妙而无可避免地印证五百年和千年一劫的运数,以便考验榜上有名者的善恶程度,观察道行深浅,凭依机缘顺逆,直到最后揭晓,他们或遭凶祸,身死名灭,永不超生;或被封神圣,超出轮回,进入天堂,或晋爵仙佛,长生不死,能与天地同寿;也有依照他们在“封神榜”上所预言的命运休咎,而各成其品。
本来签订“封神榜”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它是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淘汰丑类,提拔善类,其性质和功能可与天国所规定的五百年一小比,以及千年一大比的制度共同媲美,彼此起了互助作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说“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物都已注定遭劫,可是丑类若能于劫数正在酝酿,但是还没有降临之际,那就是在这一段过渡的时间里,忽然机缘巧合,福至心灵,终于改恶为善,做了造福人群的事,那么,主宰运数者在最后审查功过时,必将他们的姓名从榜上注销,并且免除其大限,这就是世俗所谓绝处逢生,仙家叫做逃过了一劫。反之,倘善类不幸在中途遭受外魔诱惑,发生了心理变化,不能坚持修练善根,以致道行退化,甚至舍善取恶,去做害人的坏事,那么,在最后稽核功过时,他们就不能够与“封神榜”订定的运数互相印证,于是主宰者必须要重新评议,作出适当的调整,才可定案。
总而言之,丑类和善类的运数往往在最后短暂的时间空隙里,发生善果变成恶果,或反恶为善的情况,可说屡见不鲜,推其原因,显然都是由他们自己造成。
百密一疏,神仙也有失算的事。在签定“封神榜”时,那三位混元大罗金仙——老君、元始和通天教主,都没有预料到:双方的门徒为了一些小小的误会,发生龃龉,妄启争端,且引起彼此互相报复,终于造成一连串的杀孽。同时,他们三位师兄弟之间心怀芥蒂,均各自以为是,不仅不对本门的高足,严加约束,惩治闹事的罪魁祸首,而且违反常理,意气用事,双方竟然公开偏护本门的劣徒,又变本加厉地发生武斗。情况演变下去,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仙国创言兴周灭商,妖魔国毅然助纣为虐,导致了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
双方作战,最初都由门下弟子出场,从魔方摆设十绝阵开始,(即天绝、地烈、风吼、寒冰、金光、化血、烈焰、落魂、红水和红砂等十大恶阵),接着是黄河阵,但都被仙方的门徒一一攻破,使魔国丧亡了许多道行超凡的奇人异士,这就惹恼了通天教主,终于大动肝火,决定亲自出马,要与老君、元始斗争到底,于是发动全国军民,先摆诛仙阵,未能奏功,又设万仙阵,也遭败绩,使魔国损失了不计其数的精兵猛将,甚至连许多隐居于四海五湖的散人野仙,以及幽栖在三山五岳的大批妖魔精怪,也都无辜受戮,白白地牺牲在上述二阵之中,把修成了千百年的道行化作一场春梦,无贵无贱,同为枯骨,确甚可怜。经过诛仙阵和万仙阵二次惨烈的大战之后,魔国的精粹人材几乎死伤殆尽,从此国势大挫,国力也一蹶不振。
仙国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打败魔国,完全是依靠老君和元始拉拢了佛国,与诸佛——
接引,准提和燃灯联合起来,挟着二国的优势,对付一国,以众欺寡,当然能够击败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想不到那二位师兄——老君和元始竟然会这样卑鄙,完全不念同堂手足之情,厚颜地去勾结外国的光头和尚,来打击师弟,以致他措手不及,受到丧师辱国之痛,此恨绵绵,何时能了?
此外,他对那些佛国的帮凶也恨如切骨。过去佛魔两国素无怨仇,多年以来,双方和平相处,河水不犯井水,但这次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接引、准提和燃灯等三佛却甘心受他国利用,不顾到国际的道义,公然前来助拳,谅必是存心想混水摸鱼,以便攫取某种不可告人的好处,不惜暴露“佛以慈悲为怀”的假面目,狂妄地大开杀戒,打死了魔国无数的臣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他对仙佛两国越想越恨,发誓道:此恨此仇,一定要报。
话归正题,当通天教主见到万仙阵已难支持,全军崩溃即将降临的时候,门下弟子有的成神(即被杀之后,魂入封神台),有的被佛国收罗而去,有的逃走,有的无端端受戮,知道大势已去,不由摇头叹气,随即把手一挥,率领了残余的弟子和将士约二三百名,狼狈地撤退,拼命奔离阵地,驾起黑云,作为掩护,惊慌地朝着本国的方向遁逃。
他心里暗想:“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来日方长,这仇恨是迟早要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