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别人出门走江湖,回家时都是高头大马衣锦还乡,你呢?出来也快一年了,看看你自己,响当当的屠龙大侠,当年蔡府里的小少爷,居然沦落到了沿街卖艺的地步,就你这副模样儿,你好意思回去吗?你有脸回家见你爹娘吗?”

萧老道这一番话说出口,让我太爷有点儿挂不住了,脸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的,仔细想想,这萧老道说的一点儿都没错,离开家快一年了,自己都干了些啥?街头卖艺、露宿荒郊?现在又灰溜溜的跑回去,以后这脸往哪儿搁呢,还怎么出门见人?

之前我太爷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回家看爹娘,经萧老道这么一说,立刻把回家的念头扔到了九霄云外。

这时候,萧老道把酒碗端了起来:“刘兄弟,来,喝酒。”

我太爷端起酒碗跟萧老道碰了一下。

萧老道咕噜喝了一大口酒,继续说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只要你陪老哥我取了这场富贵,少不了分你几千两银子,到时候,风风光光回家,那岂不是……”

“别说了萧兄。”不等萧老道把话说完,我太爷又把酒碗端了起来,“如何取这场富贵,萧兄尽管吩咐!”

就这么的,我太爷带着小鬼猴子跟萧老道师徒三个鬼混上了。

前面早就说过了,我写的是我们家祖上以及我的驱邪抓鬼的轶事,我太爷偷坟掘墓这种事儿,跟驱邪抓鬼似乎已经不沾边儿了,所以这一段,我就要跳过不写,直接写那些跟鬼神有关的事。

言归正传。同官县三石山这座大墓,确实是座王公墓,葬的也不知道是宋朝哪个皇帝的宗亲,墓里边也确实有不少的好东西,但是在当时那时候,盗墓者还是比较看重墓里的真金白银,玉器次之,瓷器基本上没人拿,那玩意个头儿大不好带不说,弄出来也不好出手。这样一来,盗挖一座王公大墓,其实也弄不了多少东西。那一次,我太爷只分到几百两银子,和萧老道说的几千两相差甚远。

这座王公墓,我从没在任何新闻或者相关信息里都看到过,或许,这座古墓迄今为止还没被人发现,也或许,它已经给人破坏的面目全非,早就不复当年了。

据我所知,有些古代大墓建造的很奇特,你不去碰它,一点儿事儿没有,一旦被盗挖,过不了几年就会出现一些洪水、山崩、地陷等自然现象,导致后人再也找不到墓冢的具体位置,有人说这些大墓在建造时,巧妙地把墓冢融入到了那一带的风水气脉里,墓冢成为了气脉中的一部分,这时候盗墓贼一旦进入古墓,就破坏了那一带的气脉格局,就像在充盈的气球上扎了个针眼儿似的,直接导致气脉紊乱,并且伴随着许多看似自然性的灾难发生,使得古墓从此不知所踪。我太爷盗挖的这座王公墓,至今没有被人发现,也有可能是出现了这种情况。

当然了,铜川的朋友也可以去那里找找看,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找到一砖半瓦。三石山又名大香山,听说那里现在是个风景旅游区,山上有座庙香火很旺盛,不过,我从来都没到那里去过,因为我很清楚,随着岁月的蹉跎,即便到了那里,也不可能看到我太爷曾经留下过的痕迹。

言归正传。这一次,就因为分到的钱少,达不到衣锦还乡的程度,我太爷就跟着萧老道师徒彻底干上了偷坟掘墓的勾当。

其实,盗墓这一行当,没有书里写的那么神秘莫测光怪陆离,什么僵尸、尸煞、抱棺鬼,基本上都是扯淡,充其量就有那么一两具烂的不成样子的骨头架子,只要不嫌恶心,棺材板撬开以后,里面的东西随便拿。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三年过去了,时间很快来到了公元1890年,也就是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年。这一年,我太爷二十三岁,我高祖父六十三岁,我高祖母第四十五岁。

在这一年的三月十七日,清政府驻藏大臣升泰与英国印度总督兰斯顿在印度的加尔各达签订不平等条约,史称《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同年五月,便有大量洋人,以考察团、探险队等名义,涌入新疆、西藏等地,假借探险考察,大肆盗挖地下墓冢,不但使许多瑰宝流失,也致使的西域古文明千疮百孔,出现无法弥补的断层。

同年九月,我太爷和萧老道几人应邀来到了西北玉门关。

玉门关,为古时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就属于西域地界,走出玉门关,便是漫眼的沙滩戈壁,天高地阔,一望无垠,连空气中都充斥着大漠风情。

我太爷这时候,跟着萧老道师徒三个,大江南北已经奔走了三年,期间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生生死死,成熟了很多,更见识了很多,由江湖雏鸟蜕变成了绿林雄鹰,他们前后盗了不下十座大墓,也攒下了不菲的银两。

他觉得,是衣锦还乡的时候了,在前些日子,跟萧老道提出回家的想法。

萧老道跟我太爷说,回家不是不可以,不过要推迟三五个月,做最后一笔富贵,因为他在一个好友手里,接了一单大生意,这一次并不是去盗墓,而是给几个洋人当向导,那几个洋人要到西域沙漠里探险,缺少向导。萧老道去过几次西域,对哪里比较熟识,他那朋友就把他推荐给了洋人,他朋友说,这些洋人出的佣金很高。

我太爷不知道“探险”是啥意思,他只知道这些洋鬼子没一个好东西,皇帝老儿都怕他们,不是给他们割地,就是给他们赔钱。

萧老道说,这次去的人很多,除了他们,还有一股叫“沙狼”的盗墓团伙,也是四五个人,还有当地的土著不落做后应,加起来几十号人。

萧老道还说,等做完这单生意,他也洗手不干了,这是最后一次。

我太爷听萧老道这么说,只能点头答应了。之后,立即启程,几个人披星戴月舟车劳顿,赶到了汇合点玉门关。

我太爷当时并不知道,一场九死一生的恐怖经历,正在暗中悄悄觊觎着他。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大约八十公里处的戈壁滩中。城关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十米、上宽三米、下宽五米,东西长二十四米,南北宽二十六米,占地面积六百三十三平方米。

不过,玉门关在清朝这时候,已经被废弃,成为了一座无人问津的汉关遗址。

玉门关城关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一望无际,广袤大地之上沼泽、草甸、荒漠、湖泊,星罗棋布,目尽之处,与天边相连,整方世界,俨然一幅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

卜一来到玉门关,我太爷被眼前辽阔景观所吸引,三年来跑了那么多地方,却不知竟有如此磅礴浩瀚的去处,不禁胸襟大畅。

这一次,因为不是来掏土起棺的,我太爷他们全是轻装上阵,没那么多琐碎羁绊,自是一身轻松,再看到眼前如此壮阔美景,当即一扫来时的车马劳顿,人人精神大振。

沙漠景色虽美,但它里面的凶险,跟黄河比起来,有之过而无不及。沙漠经验老道的萧老道,来之前就已经嘱咐我太爷他们几个,虽然是轻装上阵,每人也得带上几样趁手的家伙什儿,以防万一。

昨天捉到只女鬼,竟问我TT该怎么用……》小说在线阅读_第1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想去坎一天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昨天捉到只女鬼,竟问我TT该怎么用……第1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