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身穿战袍的人应该就是建造狐妖墓时参与进来的官兵,这些人中还有几个人是身穿道袍的骷髅,一眼就看出来生前是道士。这些骷髅的腰间都有一块已经烂得不成样子的腰牌,地上是一堆已经被风蚀的铁剑铁钩,还有一个骷髅的手上攥着一块帛书,上面隐约写着一些歪七扭八的字。
当四门九派的其中一人想要捏起帛书的时候,他的动作带起的一阵手风就让帛书化成了飞灰。
而这时候,李青山却稍稍皱了皱眉头,他看着那散成灰烬的帛书,然后又看向不远处的洞壁,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洞壁边上的一只半埋在土里的车轱辘,已经烂得不成样子。
李青山说:“这外洞中的东西有一些不属于明清两代,是战国时期的东西。”
李青山这么一说,顿时有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说道:“这死人身上穿的可是清朝八旗战袍,你说是战国时期的墓,是不是要笑掉大牙?”
另一名穿着黑长衫的老者说道:“都传言李青山得了老李头的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浪得虚名罢了。”
李青山说道:“我只是说看到了战国时期的东西,并未说这是战国的墓,再者说你们看看这些骷髅头的脑后和脊椎就知道了,他们并不是被设计妖墓的人杀死的,而是被什么东西震死的。”
众人循着李青山的话看向这些东倒西斜地死在洞壁边上的官兵,果真见到这些人的脑后颅骨碎裂,颈椎也断裂得不成样子。
“这能说明什么,难道你的意思是说郭守真带着帮道士和官府的人是来盗墓的,而不是埋狐妖,然后不知道被什么高手给震死了?”刚开始嘲讽李青山的那个老者又说道。
“莫不是你以为这些人是被狐妖震死的吧?”又一人补充说道,他的话又引起一帮人的哈哈大笑。
“你们!”胡良想帮李青山说话,但是却被李青山示意打断了。
“李大哥,我也觉得这墓好像不对劲。”我小声跟李青山说道。
“先跟上去看看吧,怕是这狐妖并不是郭守真那个年代的。”
我、安小武、李青山和胡良跟着四门九派的人继续往狐妖墓的墓洞里走去,那墓的两旁都用圆木支撑着,防止洞口的坍塌。
李青山看到这圆木后眉头皱得更紧了,李青山小声地告诉我们说,这支撑墓洞的是铁黎木。又叫铁木,木质坚硬,分量极重犹如钢铁,就算是长期埋在地下或者浸泡在水里也不会变形和腐烂,这铁黎木一般都是生长在河南河北,广西和陕甘地区,东北并不多见,在墓洞里用到铁黎木是支撑盗洞用的,而且如不是孙殿英那号人物,四门九派的人怕是还没人会用这铁黎木来做盗洞架子的。这里以前肯定是被人凿过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又把洞口给埋了。
我说:“李大哥的意思是有人挖通了洞。然后又走了?”
李青山点了点头说:“对。”然后他指着盗洞的两旁散乱的器皿继续说道:“你们看这些古董器皿,明显本来不该摆在这里的,有人将这些东西抬出来,但是还没来得及搬走,你们再看看洞顶。任何一个盗洞也不可能会打得这么大,看起来比城墙都要高了,没这个必要,如果我猜的不错,过一会,我们直接就可以进入主墓室,门都不用开。”
我们心里都琢磨着李青山的话,一头雾水地跟着四门九派的人向里面走,一路上看到盗洞的两旁陈列着许多古旧的陶罐和细软,大家都是四门九派里的中流砥柱,对这些东西并不在乎,眼下最重要的的还是寻出狐妖所在的位置再说。倒是安小武不知道什么时候找来了一把小锤子,东瞧瞧西砸砸,一副深沉的样子。趁大伙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串子珠子塞在口袋里。
咱们一伙人大概又走了一百来米,前方忽然出现了一个大门,门的两旁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古篆,上面分明附着着强大的气,这股气让我惊骇,因为和我身上的道气相差太大,我忽然想起了师傅曾经说过的话,他说他在年轻的时候进过一口古洞,在里面看到一张符箓,而符箓上有先秦时期练气士的气。
本来大伙都以为又遇到了需要开启的大门,但是当最前头的汉子伸手推门的时候,险些一头栽了进去。大家这才惊恐地发现,原来这前面漆黑的门框之中,根本就没有门!
而可怕的是,刚刚众人的探照灯竟然没有照进去!
“这里就是主墓室了。”摸金校尉胡万方忽然说道,他的手从黑漆漆的大门上缩回来,对我们说道。“分金到此,风水尽断,四面环山。”
我、安小武齐看向李青山,心中不得不佩服,我想不通他是怎么能从那铁黎木上看穿前面的主墓室里没有门的。
那两个道骨仙风的老道士又捏出几张符箓,上面隐隐附着一股腐蚀之气,他们将符箓贴在主墓室大门两边镌刻的古篆上,那些古篆当即发出嗤嗤声响,化成脓水,从门台上淌下来,而原本古篆上的气也随之消失,我们眼前一亮,隐约看到了主墓室里的场景。
这是一处类似于先前我们在地狱魔窟时看到人皮灯笼的迷雾洞天,只不过这里要比那处洞天小上一些,四壁触目可见。
最先印入眼帘的就是这主墓室中间的一个圆台,这圆台直径十米,高约两米,圆台的四周镶嵌着散发莹莹微光的夜明珠。
这圆台的上方对着一层圆鼓鼓的黑色小山丘,小山丘上长满了钢刺一样的植被。
大伙都惊奇地拿着探照灯照向这个奇怪而瑰丽的圆台,不少人眼中露出贪婪的神色,夜明珠价值连城,这圆台边上镶嵌的鹅卵大小的夜明珠明显都是真的,凿下来一颗转手卖出去也够吃一辈子的了。
然而这时候,我们进来时的墓门忽然轰隆隆地响了起来,在大门的两旁,分别有一道石门正缓缓向中间闭合,此时大家都挤在了主墓室的圆台边上,想要回去已经来不及。
“不用慌张,搬山、卸岭两派都在这里,一道石门算不得事。”胡万方开口说道。
这时,从四门九派的人群中走出来两个身形极其壮硕的大汉,正是两名卸岭力士,看起来有一种力大无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