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层的面积没有第一层那么大,按时空间也是很宽敞的,只不过里面堆满了东西,所以才觉得有些拥挤。
“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的工具啊,这都是些什么啊?”大哲这回学乖了,没有乱动那些东西,只是随手指了指。
“这些…全都是古代铸剑使用的工具,这里…是一座剑庐。”陆大叔说,陆大叔使用的是双剑,对冷兵器尤其喜爱,这倒是正中了下怀。
“铸剑?就用这些破烂啊。”大哲问。
“这些东西放在这里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少的年代,看上去自然残损,不过在古代,铸剑可是相当讲究的。铸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制范,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制作一个模具。这模具叫做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是范型上进行的。”陆大叔说。
“这第一道工序听着就挺复杂的。”云显说。
“第二道工序就是使用材料,古代铸剑的材料是青铜,不过铸剑的青铜一定是经过特别的调剂的,那些有名的绝世好剑都是因为用材的比例精准,才会无坚不摧的。再接下来是第三道工序,熔炼。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睛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律,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便也会不尽相同,而呈现在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调剂和熔炼这两道工序最是关键,也是最考验铸剑师的经验和悟性的。自古以来但凡有名气的铸剑大师,都是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领悟力的。”
“听老陆这样说,古代的铸剑师合着都是化学家和建筑师的合体啊。”云显说,陆大叔赞同的点了点头。
“第四道工序是浇铸。浇铸就是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等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最后一道工序是修治。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所以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修治加工。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者铜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装置附件,配齐剑具;最后砥砺开刃。经过了以上这些工序,一把青铜剑就算是完成了。”陆大叔说。
“老陆,虽然你把铸剑这些事情说的这么神乎其神,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这里不是一座死人的坟墓么,为什么会有一个剑庐在这里?难不成这个左慈以前也是个铸剑大师?”大哲问。
“历史上记载的左慈的事迹都是说他本人法力高强,而且从刚才他自己的墓志铭来看,他本人似乎和铸剑也没有什么关系。”我说。
“陆大叔,你过来看看这个。”云凝和阿罗站在剑庐的最里侧喊道,我们赶紧走了过去。“陆大叔,你说的剑范就是这个东西么?”云凝问。
之间剑庐的最里面,确实是一个土陶烧铸的模具,中间有一个剑状的凹槽。
“没错,这个就是剑范,只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剑范,这个剑范的规格也实在是太大了,根据我所知道的,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这么大的一个剑范啊。”陆大叔说。
我观察眼前的剑范,它差不多有一米半那么长,一尺半那么宽,厚度也差不多有普通刀剑的三倍那么厚,确实不是一般的冷兵器的规格。
“这个剑范这么大,做出来的刀剑也是这么大,可是这个剑如果铸好了,差不多有一个人那么大,什么样的人才能使用这么大的剑啊,这人怎么也得有姚明那么高吧。”云显说。
“云显你怎么也开始信口胡说了,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姚明还会用剑。”云希明说。
“好了,都别胡说了,先不管这个剑范,你们难道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古怪么?”我说。
“这里有这么一座剑庐已经都够古怪了,还有可能更加古怪么。”大哲说。
“这里似乎,没有看到向下的阶梯啊。”阿罗说。
“是啊,这个墓室没有出口,完了,左慈这老哥,这是要拿我们铸剑啊。”大哲一惊一乍的说。
“你这一身的肥肉,炼油还差不多,铸剑恐怕用不上。”云希明打趣说。
“老陆,我问你。”王娜姐开口说,“一个剑范可以同时铸造很多把剑么?”
“这个,也有可能,比如复合剑,子母剑,还有雌雄剑,都有可能需要同时在一个剑范中铸造,这样才能保证材质,硬度,契合程度都是统一的。”陆大叔说。
“不是,我不是说两把,而是说很多把,你看这个剑范里面怎么平摆着这么多的剑啊。”王娜姐说。
刚才我们只顾着看剑范本身,倒是没有在意凹槽里面,现在探头一看,确实里面有很多把剑,这些剑有的正放,有的反着,相互之间竟然是相互契合的,就像是拼图一样拼在这个剑范之中,粗略的数了数,竟然有九把之多。
“不仅相互拼接,而且这些剑各不相同,竟然能够刚好契合的拼凑在一起,实在是神奇。”云希明说。
“这些…这些…可不是一般的剑。”陆大叔这个兵器狂人,现在彻底的犯起了痴病,正在仔细的观察那些剑,感慨说。
“老陆,你是说这些剑都不是普通的剑,难道说这些剑还有什么特别的由来?”云希明问。
“何止是由来那么简单,这些剑随便拿出一把,在兵器史上,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在这里的每一把剑,都可以位列十大名剑之中。而这个剑庐的主人把他们摆在这里,似乎是想要用这十大上古名剑,再铸造一把剑,历史之中确有一个传说,说有一把剑,需要凑齐十大名剑才可以铸造。”陆大叔说。
“这么厉害?那是什么剑?”云显问。
“名曰,瑰仙。”
第484章十剑(上)
“瑰仙?这个剑我倒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十大明剑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不过很多明剑都已经下落不明了,我一度以为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些古剑了,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被收藏在这里。”云希明说。
“据说上古十大明剑,放入剑庐,重新打造就会铸就一把绝世神剑,瑰仙剑。瑰仙,也是归仙的意思,得此神剑,毕为神明,可是神明既然已经仙逝,只怕神剑也不会出世了。”陆大叔说。
“我就是只研究枪械,冷兵器知道的不多,这十大名剑都叫啥啊?”大哲问。
“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关于十大名剑的记载,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人们假象或文学渲染的产物,我也曾经怀疑过,是否真的存在这些神乎其神的绝世好剑,今日能够亲眼得见,实在是人生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