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激动的开口说话,但见杨晴再次写下的几个字之后,忙点头,也在地上用文字做了回答,然后转身跑回了村子里。
刘胖子疑惑的凑过去看地上的字,问杨晴:“你们写的都是什么啊?鬼画符一样,我一个字都看不懂。”
杨晴指着地上的字解释:“我说我要找他们的领袖谈谈,我还说我听不懂他们的话,但是能看懂他们的字。刚才离开那个人说他去找领袖了。”
刘胖子竖起大拇指赞道:“牛逼。关键时刻还要看咱们的杨小妹,可比某些喜欢打嘴炮的人有用多了。”
赵梓桐冷笑着说:“可不是吗?我在寻龙点穴的时候就总在想,再跟那个喜欢打嘴炮的人一般见识,可就太掉身份了。可是有时候‘没辙,那孙子太气人。”
刘胖子想反驳,又发现是自己给自己不小心下的套,因此只能“哼”了一声,扭头生闷气。
听着他俩吵架,我就一个头两个大,此时也懒得再说什么,于是走到了杨晴的旁边,低头看她写在地上的字。
其实古蜀文字看起来并不是特别的难,据传是自蚕丛国王时期起至鱼凫国王时期止形成,而后一只发展下来的。
那个时期属于上古时期,古蜀文字比甲骨文的念头还要久一些。有些类似的是,古蜀文看起来也很像是一张张简笔画。比如猫狗鱼虫,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字,就连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看出来个大概。
最简单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最难懂的就是助词,甚至我怀疑古蜀文里面根本就没有助词。
至于主语、谓语、宾语什么的,就更没法分辨了。
我们在村口等了没多久,之前回村子的那男子又跑了回来,向我们点头哈腰的非常客气,用手势向村里面请了一下,让我们随他进去。
在那名男子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半个村子,引来无数疑惑的目光,似乎在纳闷我们为什么又跑了回来。
我们穿过半座村庄,一直走到那条将村子隔成两半的河旁,然后顺着河水流向又走了没多久,我们看到一座木桥。
在这个位置,看着周围的景色,我忽然感觉有些心旷神怡,就连身上的伤痛也减轻了不少。
我已许久不曾见过悠闲的蜻蜓游荡在河畔的草丛之间,我已许久不曾见过碧波荡漾的河水清澈到可以看清水下水草的叶脉,我已许久不曾听过当一阵微风吹来时草木欢悦的声响,我已许久不曾感受到这份宁静、惬意与安详……
料想,晋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也不过如此吧?
过了桥,我们来到村子的另半边。
这半边村庄里面青壮男子的数量看起来要少上许多,而老幼妇孺的数量占了很大的比例。
我们的出现引来了许多关注的目光,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稚气未脱的幼童,都很友善的冲我们微笑。
刘胖子说:“看到没,五哥,我还挺受欢迎的。”
我笑了笑,没说什么,带领众人跟着那个男子继续向村子的深处走。
在穿过这半座村庄之后,我们又穿过一片青翠的稻田,远远看到一片石庙群。
其中一座石庙的门口,那名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正拄着拐杖望向我们这边,并微笑着冲我们招了招手。
带路的那名男子恭敬的冲我们做了一个手势,然后退让到一边,看样子并不准备同我们一起过去。
我向那男子礼貌的鞠躬表示感谢,他挠了挠头,短暂的疑惑之后,似乎猜到了我的意思,微笑着冲我拱手。
其实,我有些不理解,那老者为什么会安排与我们在这个地方见面。
这里所说的庙,与我们通常理解中的寺庙不同。
最初庙这个字是由一个广字和一个朝字组成。
朝指的是朝堂,是朝廷,是权力集中之地。
而庙指的是庙堂,是古代祭祀祖宗的地方。
在古代,庙不是普通人能够修建的,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与黄肠题凑一样,根据死者权力级别不同,所允许的最大规模也不同。
“因此也有了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的说法。
老者身后的庙有七座,并不散乱,而是集中的构成了一个建筑群,看起来很有规模。
以此来看,那应该是天子庙。
但是,除了祭祀先祖的庙,还有祭祀神灵的庙,比如文庙,比如武庙,比如土地庙,比如山神庙等。
他约我们在这个地方见面,究竟要谈些什么呢?
其实,对于长久与世隔绝的他们来说,应该最想知道的是外面的世界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吧?
因为我们人太多,这么贸然的都挤过去显得非常不礼貌,况且,我已经注意到在那些高高的野草丛中,似乎隐藏了许多的人。
“杨晴,咱俩过去,其他人在这里等着吧。”
我说着,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带着杨晴来到了白发老者的前面,冲他拱手施礼。
老者没有回礼,而是点头示意,转身就走,抬腿跨过一道门槛,进入一座石庙之内。
杨晴急忙就要跟进去,我拉住她,冲她使了个眼色,然后在她之前迈进庙门里。
老者放下拐杖,从旁边的供桌上挑出三炷香点燃,然后恭敬的鞠躬对着上方的灵牌摆了摆,将三炷香插进香炉,然后捡起拐杖,退让到一旁。
为了表示我们的善意以及尊重,我和杨晴也先后上了三炷香。
老者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下来,带着我们出了石庙,沿着杂草丛中间的一条小路,绕了半圈,到达了距离那些石庙几十米远的一块空地处。
这片空地上面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只有黄沙,踩在上面会有“沙沙”声响,非常的柔软,而且看样子很有一些厚度。
我们踩过的地方,会留下我们的脚印,因此可以看得出来,这些黄沙非常的细,不像沙漠上那种粗沙,反而有些像海边的那种细沙。
老者冲旁边比划了一下手势,我顺着他所指看去,发现在一旁的草丛中有一根手指粗细的木棍,于是走过去捡起来递给杨晴。
杨晴冲老者行了个拱手礼,然后用脚将地上的黄沙抹平,用木棍在上面写出来许多像是简笔画一样的字。
老者眯眼看着杨晴写下的话,点了点头,待杨晴写完后,也用脚将身前的黄沙铺平,用同样的文字回答。
杨晴这一次充当了刘胖子的角色,边与老者沟通,边进行翻译,以让我能够第一时间知道他们沟通的内容。
原话翻译成白话也有些晦涩难懂,而我只关心对话中的重点内容。
果然如杨晴猜测的那样,这里的人真的是曾经金沙古国的遗民,但是他们却不像那些专家猜测的那样,并不属于古蜀国,而是附属与古蜀国的一个非常小的国家。
金沙国民热衷耕种和文化发展,非常排斥战乱,因此并不具备多么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古蜀国强大的兵力下,也只是勉强能够自保而已。
古蜀国当年的兵力非常强大,可以与中原地区的商朝分庭抗礼。几经战役之后,两方互相退让,划下国境线,从此互不侵犯。
然而,中原地区与古蜀国那样的闭塞之地不同,经常会有战乱发生,朝代的更迭也非常的频繁。
经春秋战国,天下一统归秦。
秦始皇的战力强大,一时横行天下,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