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她为什么这么骂我们?
中年妇女叹了一口气,这才告诉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听完,直接就蒙了,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看来接下来的路可就有些不好走了。
原来,这种中年妇女和李老汉是亲家。
中年妇女叫王春娥,仙午岛上的年轻人都叫她春娥婶。
由于她的老伴死的早,所以就一个女儿叫燕子。
后来燕子成年就嫁给了李老汉的儿子李富。
仙午岛上全都是渔民,世代靠海为生,地处虽然偏远,可日子过得也不算苦,一家人也非常幸福。
可李富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加上他脑瓜子好使,很聪明,不想打一辈子渔,所以弄一条大船,和他媳妇燕子俩人专门往滨海市那边送海鲜。
常年往返于滨海市和仙午岛之间,而且还在滨海市带回很多日用品,卖给岛上的渔民。
去年燕子又给李家生了一个大胖子小子,这更让李老汉一家喜出望外。
他都打算好了,等攒够钱就一家都搬到到滨海去。
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也像他这样过一辈子。
可滨海市算是辽宁第二大城市,房价也挺高,对一个普通渔民家庭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以前还好说,尤其儿子出生,看看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所以他就一门心思想多挣钱,可钱哪那么容易赚,在加上现在的海鲜基本都靠养殖了,价钱便宜的出奇。
他每次打上来的那么点根本就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李富每天都感觉压力非常大。
全家人也都看着着急。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胖子、苏苏以及陆离手下的众多高手他们来到了仙午岛。
胖子他们刚登岛李富两口子正好要出海,一眼就看到了他们。
这仙午岛虽然算是内海小岛,商船停靠也不少,可李富直接就看出胖子他们并不像是做买卖的。
而且他感觉商机来了。
然后就凑了上去和胖子、苏苏他们攀谈起来。
一闲聊才知道胖子他们要寻找一个叫长生岛的地方。
要说这个地方别人可能不知道,但是李富家的船大,经常去深海里面打渔,所以对渤海大大小小的岛几乎都比较熟悉。
可这个小岛他虽然听说过,但是从来没去过,大概位置具体也说不太好。
不过他看胖子有些着急,所以就把他们都领回家了家准备问问他爹李老汉知不知道。
胖子当时正准备找岛上的老人询问,正好有李富两口气牵线,也高兴坏了,当场就掏出来一万块钱给了李富当见面礼。
李富两口子直接傻眼了,这一万块钱虽然不是什么巨款,但是他们两三个月的收入,只唠了几句就给这么多,那要是帮助胖子他们找到长生岛,肯定还有更多的钱,到时候就能在滨海市买房子了。
李富乐得嘴都合拢不上,把胖子他们当成了财神爷,毕恭毕敬的往家里迎。
可一万块钱对胖子来说就是九牛一毛,他肯定比谁都着急,一想想就知道,长生岛在哪里谁都不知道,只清楚仙午岛上的渔民可能知道些,正愁去哪打听,李富却突然主动冒了出来。
所以两人算是各自所需。
胖子也怕打扰到岛上的人,所以就让其他人在船上等着,他和苏苏以及一个带着瓜皮帽拿着算盘的中年人跟着李富两口一起去了李老汉家里。
刚到家,李老汉还没在。
李富赶紧把茶水沏上,然后让燕子去找。
不大一会,李老汉老两口抱着一个孩子就回来了。
李富赶紧把情况一说。本来以为他爹李老汉也挺高兴,而且肯定知道长生岛的具体位置。
可谁成想李老汉正端起茶杯准备喝水,一听李富提长生岛,脸直接就变色了,手一哆嗦,茶杯“啪”的一下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慌张的说道:“我不知道,别问我,我根本就没听过什么长生岛,别问我,别问我,你们出去,出去......”
然后就把胖子他们往外推,胖子多精,一眼就看出来这里面有事。
李富也不清楚他爹到底怎么了,怎么一听长生岛竟然这般模样,难道岛上有妖魔鬼怪不成?
胖子他们一合计,实在不行只能找别人问问去,也就势往外走。
李富急得不行,这到嘴边的鸭子哪能让它飞了,而且合计先把胖子他们留住,然后在好好问问他爹李老汉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他就让燕子带胖子他们去了厢房他们自己的屋。
然后就把门关上,和他爹李老汉单独在屋子说了起来。
一讲到这儿,春娥婶子眼泪又开始流了下来。
而且止都止不住,我虽然不知道她又想起了什么,可一看就知道,这里面肯定还有事,而且事情还不小。
李老汉为什么一听长生岛三个字就那么大的反应?
我记得陆离找到的那个老渔民说过,这个岛上有人提到过好像类似长生岛的地方,据说那里的人全都长生不老。
可就这么一个岛屿为什么李老汉反应那么大?真可谓是谈其色变,让人捉摸不透。
我们全都有些好奇,赶紧安慰春娥婶子,然后问她这长生岛到底怎么回事,难道真那么让人害怕吗?
春娥婶子一听我们提长生岛,身子直接一哆嗦,只见她咬了咬嘴唇,好像下定了很大的决心,这才接着告诉我们具体的情况。
原来这长生岛不单单是一个岛屿,那是整个仙午岛老一辈人的噩梦,这个噩梦整整困扰了七十多年。
以至于到现在,上岁数的人一听到长生岛三个字,还是忍不住打着哆嗦,甚至年轻的人,有的听说过长生岛事儿的话,也都忍不住害怕。
因为长生岛,差点让这个仙午岛的人死绝,仙午岛也不至于都到二十一世纪了,还这么原始,人才这么点。
其实事情还得从一百二十多年前开始说起。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整个辽东半岛包括滨海市全都被日军所控制,当然也包括渤海湾。
仙午岛由于离滨海市比较远,而且地处渤海中间,面积也比较小,所以日军根本看不上,所以岛上的渔民过得也算比较安逸。
虽然出海打渔经常被日军截获甚至送命,但是比起辽东半岛的人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甲午战争之后,仙午岛涌进来很多逃生的难民,李老汉祖辈就是那时候逃过来的。
当时整个辽东半岛全部沦陷,被日军控制,那年代,家不家,国不国,能有个安生的地方就不错了,所以全都在仙午岛住了下来,也比受战火强得多。
后来清政府赔了款。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虽然后来有“三国干扰还辽”的事情,迫使日军把辽东半岛还给清政府,可为了躲避战火跑到仙午岛的难民也不愿意回去了,就世世代代的在这里生活了下来,因为那时候家园已毁,已经没什么亲人了,所以就把这仙午岛当成了家,靠打渔为生。
从此仙午岛上的人就跟一家人似的,非常热闹。
几乎从早到晚,在岛上都能看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