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对,学校发生了命案,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是有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个案子。案子一时半会儿不能告破,这还情有可原,可若连受害者的尸体都不能及时运回警局,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样吧!”
望着他俩一脸为难的样子,我足足沉默了近一分钟,这才一咬牙说道:“我先跟你们过去看看,如果对方并不是很厉害,我就顺手帮你们给解决了!如果不行,那就只能等晚上了……”
“那敢情好!”
韩队长过来原本就是想请我过去,此时一听这话,自是心中一喜,急忙亲自打开了警车的车门,说道:“事不宜迟,那咱们这就赶紧过去吧!”
“好!容我先回去取点儿东西!”
第一次单独出马,我这心里其实也忐忑的不行,自然要好好准备一番。正好老张头的行头都还留在我的房间,带上它们,多少也能壮壮胆气。
“行!那我开车送你过去!”
回到陋室,我直接便翻出了老张头留在我床底下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呵,好东西还真不少,什么桃木剑啦,符篆啦,简直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直看的我眼花缭乱。
来不及细看,我一股脑全都拿了出来,直接便丢在了警车的后座上面。临走前,我还不忘给夏小怡留了一张便条,简单的交代了几句,又留下了地址,让她看到后赶紧跟我回合,这才跟着张哥他们匆匆向着事发地点赶去。
张哥车技不俗,加上距离也不是很远,因此,仅仅只花了十几分钟便载着我们来到了事发地点。
临下车之前,我赶紧翻起了老张头的包裹,好歹找到了三张“生符”。自己贴了一张,另外两张则分别递给了张哥和韩队长,让他们贴身放好。
严格来说,“生符”其实也属于护身符一种,它能模拟出活人的气息,真要有厉鬼作祟,它就会先攻击“生符”,从而使贴符者有更多的逃生时间。
这要是真出点儿什么事情,这玩意儿可是能救命的。
“啊?就只有三张啊,那其他人……”
接过我递过去的“生符”,韩队长却不由有些犯难了。身为带队的队长,他除了得考虑自己的安全,自然还得考虑到其它同事。
“唉--没办法!”
耸了耸肩,我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道:“这里面一共就只有三张了……”
“没事儿,咱也就是先过来看看,不一定会有意外,一会儿让其它人退后一点也就是了。”
听我这么一说,韩队长也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说完,这才带着我和张哥走下了警车。
“队长!”
刚一下车,几名丨警丨察便一股脑全围了上来,一脸的惊恐道:“不好了,出事儿了!”
俗话说的好,事出反常必有妖。
原本我还不太确定,不过现在听韩局长这么一说,我倒是越发肯定起了我的猜想。
根据我的观察,自打上了高速,道路两旁的柳树。便全都被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灰。唯独就只有大巴车出事的那一段路没有,而一旦过了这一段路,道路两边的柳树却又再度被涂抹上了白灰。
这显然有些不合常理,如果只是为了防虫,又怎么可能单独留下了这数百米的路段?莫非。问题就出在这些被白灰涂抹的柳树上?
想到这里。我赶紧便让韩局长将车停在了应急车道,这才下车仔细的观察起了路边的柳树。
张哥同样走下了汽车,一边打量着这些柳树的同时,一边疑惑问道:“好像……也没啥不对劲的呀?不就是为了防虫,刷了一层石灰吗?或许,这就是一个巧合也说不定……”
“那也太巧合了吧?”
摇了摇头,我虽同样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但我坚信,问题一定就出在这上面!天底下哪儿有那么多的巧合?
略作沉吟。我已是径直翻过了护栏,来到了一棵柳树下面,用指甲轻轻刮了一层白灰下来,然后便放到鼻口嗅了一下。很快。我的嘴角便微微上扬了几分,一脸的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事实证明。我的猜想几乎完全正确,问题果然就出在这白灰上面!这TM压根儿就不是什么防虫的石灰,而是一种硝石的粉末!
硝石,又称消石、火硝,古书上也将其称作“北帝玄珠”,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矿石。
得知这些白灰竟然是硝石粉之后,几乎只在一瞬间的时间里,我一下子解开了我脑海中的诸多困惑!
按照道家的观点,柳树属鬼,性阴,原是鬼魂最喜欢的东西,许多上了一定树龄的柳树下,往往都躲藏着大量的鬼魂。这也正是为何民间老人常会叮嘱小孩,天黑后不要在柳树下面停留的原因。
而一旦在上面涂抹上硝石的粉末,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硝石乃是属阳的,其效果甚至比朱砂还好。一旦涂抹在这些柳树上面,便会立即形成一种阳火,一般的鬼魂根本不敢靠近。
难怪之前的路段一直都相安无事,原来车内的鬼魂是被这道路两旁的硝石给困住了!一直到了刚才的事发地点,因为整条高速路上,就只有这地方的柳树没有被刷上硝石粉,如果我是鬼,恐怕我也会选择在这里“突围”!
趋吉避害,这可不光是人类的专利,就连鬼魂也同样如此。
严格来说,那些被刷上了硝石粉的柳树,其实勉强也算得上是一门阵法了。只是这阵法颇为简单,它唯一的作用,便是将车内的鬼魂拘在大马路上,始终不能逃离。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概,这个叫司马胤的中年人当真好大的手笔!要知道,从黔阳到大方县的这段高速,少说也得有一百公里!我粗略的看了一眼,相邻两棵柳树间的距离大概是十米左右,这样算下来,道路两旁的柳树加在一起那就有近两万棵!
除去事发地点的那一段路程上的柳树,要想在余下的每一棵柳树上全都刷上硝石粉,这得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工程?
不过,我很快便又想通了这其中的关键,要干成这件事情,其实也不一定就非得他自己亲自动手!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碰巧路政部门在近段时间内,需要为道路两旁的柳树刷上防虫的石灰,而他又提前得知了这一消息的话,那他大可以悄悄将路政部门的石灰,通通换上硝石粉!
如此一来,不就有路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免费替他把所有的柳树全都刷上硝石粉了吗?到时候,他就只需要将事发地点的那几十棵树上的硝石粉全部擦掉,不就大功告成了?
如此一来,这工程量可就一下子锐减了好几百倍了!
思来想去,我越发觉得我这假设是对的!否则,仅凭他一个人,是绝无可能办成此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