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到亭子中间,我抬头一看,又吃了一惊:只见这亭子里面,我本以为是放着一张石桌的,现在看来,居然是一口高凸的井!
我表示:这风水局,越看越不明白啊。
这时候,我又感受到“气”的流动。
我索性伸手往怀里一掏,摸出鬼捕令黑银镯,将它在我眼前一晃,举到眼睛上,然后抬头往那水井中一望。
这黑银镯被白无常附带了阴阳眼的功效,望气应该没问题。
我这一望,果然发现了蹊跷的地方。
水井里面黑漆漆的一片,几缕黑气从里面飘了出来,黑气里面狰狞鬼脸毕现,凶恶至极!
这竟然是……煞气!
水井的下方,早就没有了水,因为常年不见阳光的缘故,水井四周壁上长满苍白色的苔藓,一直延伸到井底。
再往下,就是黑漆漆的一片,肉眼的观察距离毕竟有限,也没办法看到底,不知道下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奇怪的是,在我拿出黑银镯观察的时候,这些扩散的黑气很快就减少了许多。
这哪是什么风水宝地,分明就是一个大凶之地!
再仔细一看,就见到那石壁的周围,雕刻着一些奇怪的纹理。
我收起鬼捕令,用手抠掉了石壁上的苔藓,摸了摸那些纹。触手之间,觉得细腻清晰,雕刻的功夫显然不错。
仔细看下去,又觉得纹理一片连着一片,有点像鳞甲的感觉。
难道说,这井壁中雕刻着一条盘旋往下的龙?
我觉得很有可能。
“姜大师,哎呦喂,你怎么过去了?”后面传来李风的声音,他站在池塘边,有些焦急:“这万一掉水里……”
“没事,我会游泳。”我笑着回答。
我从小习武,这几米的距离,还是难不倒我的。
“李老板,”我指着身后的那口井,问他:“你知不知道,这井下面有什么东西?”
李风摇了摇头,嘿嘿一笑:“我又没下去过,怎么会知道?再说了,这不就是一口普普通通的井么?”
他说的很平淡,目光却落到我的眼睛上,似乎想要听听我的答案。
这家伙,不老实。
从他的表现上来看,他肯定知道什么。
我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他:“那你的祖宗埋葬在哪里?方便指一下么?”
李风一扬手,指着远处的那个假山后,答:“就在那后面。”
哦?
这与我想象中的金蝉献宝,越来越有偏差了。
是《上策》记载有误,还是其他的问题?
《上策》应该没有问题,毕竟花满楼可以靠着一本《下策》流弊哄哄的知天命、明算计,《上策》既然与其同级,合称《上下策》,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
记载没问题,那就是这个风水局的本身有问题了,要么,是埋葬的方法不对;要么,就是经过高人指点,将这个金蟾献宝的格局,重新进行过调整!
既然能够找到这样的好风水,那必然是有个风水大师指点的,埋葬地点错误这个可能性不大。
那唯一的可能,就是风水局被改变了!
我纵身一跃,从井边跳过去,拿出测距仪,量了几个尺寸,随后简单一算,已经明白过来:这根本就不是“金蟾献宝”的风水局,而是大凶之地“金蟾捕鱼”!
金蟾献宝和金蟾捕鱼的区别,就在于这金蟾的“嘴巴”是大还是小,小的话就是金蟾献宝,大的话就是金蟾捕鱼。
仅仅只是两个地方的尺寸不同,大吉就变成大凶,所谓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是金蟾捕鱼的话,那这个局,李风的祖宗埋进去了,后果应该很严重。
可现在看他,明显已经发家致富,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了嘛。
不合常理。
我又去坟墓所在位置看了看。
这墓修得很气派,气势辉煌,墓碑前刻着一老排的字,大抵是某某的平生事迹、子孙荣耀等。
看墓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在金蟾的脑袋下面。
我是愈发看不懂了,索性收起工具,静静看几个大神在那装比。
几个风水协会的会长副会长显然精于此道,个个把这风水地吹的天花乱坠,说的王侯将相都不过如此,对李风那更是一派奉承。
不过吹牛归吹牛,本事还是有那么一点的,至少能够看出来这是个“金蟾献宝”的格局。
我暗暗笑着,不参与他们的言论。
一群人吹了好大一阵子的牛比,我只是听,发现他们的知识完全基于理论,毫无实战经验,只能照本宣科罢了。
眼瞅着太阳已经到了中午,大家都有些饿了,李风立即招呼大家去县城吃饭。
那个之前跟我们坐车的风水师协会姓林的副会长,这时候见到了老熟人,也就不跟我们同车,而是坐上了另一辆车。
这些家伙,显然都是李风找的专车接送,那些随同在风水师旁边,形象气质佳的漂亮妹子,应该是李风手下的售楼妹子一类的,除了接待外,还身兼司机。
“姜大师,你怎么看?”李风并没有坐副驾驶,而是和我一起坐在后排座位上,问我。
“看什么?”我问。
“当然是这个墓室的风水了。”李风笑着,目光炯炯有神,落到我的脸上。
“好。”看在那三十万的份上,我倒是也不拐弯抹角的,那不是我风格,直接就开门见山回答他:“我只说两点,第一,墓室的位置不对,人不应该埋在那里;第二,那口井有问题,那里才是本该埋人的地方。”
我这话一出口,李风的眼睛亮了起来,笑着拍了拍手:“姜大师果然是大师,不错!这墓室的布局,我也曾经说过,当年,曾经有个高人帮忙指导,改了这个局的。”
我有些好奇了:“那你知不知道,修改的地方在那里?”
我并没有说这是个大凶的局,我总觉得,这老小子还知道很多东西,只是没有说出来。
要等他开诚布公,我才会跟他真正的交流。
“就在那井的下面。”李风回答。
好吧。
“现在看了这个局后,你有什么打算?”我又问。
“不急,先吃饭。”李风脸上的笑容有些神秘。
吃饭的地方很高档,显然是这个小县城里最好的一家餐厅了。
这里最出名的,是一种叫作“石锅鱼”的菜。
取了一口由天然岩石制成的石头,将几个烧得火热通红的石头放入其中,随后将事先熬好滚烫的鱼汤连同着鲜活的鱼一同放下去。
烧红的石头一接触到鱼汤,立即就会将鱼汤烧得沸腾起来,用不了多久,鱼就会被煮熟。
煮熟的鱼色鲜味美,确实让人食指大动。
吃饭的时候,李风给小秘使了个颜色,那小秘立即意会,站起身出去,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带着服务员抱来了几瓶白酒。
“来来来,各位大师幸苦了,喝点本地的特色包谷酒。”李风打着哈哈,一看就是在应酬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角色。
几个大师显然也是“性情中人”,再加上身边有美女相伴,很快就觥筹交错,开怀畅饮起来。
我本来是不喝酒的,再说了,我跟这些个“大师”又不是一路人,所以自顾闷头吃鱼。
李风是个人精,见我没有融入他们,连忙招呼他的小秘:“晓晓,陪姜大师喝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