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雷大炮轻轻吐出两个字之后,猛然抬起了头,“没错,就是平静。无论杨光还是张初云,在审讯过程中都表现的太镇定了。如果这样的表情出现在惯犯的脸上,我丝毫不觉得奇怪,可搁置到他们身上未免显得太不合理了。整个交代过程,就像,就像是在被课本一样。”
“没错,问题就出在这儿。”李剑附和着,“雷局,现在怎么办?”
“先比对口供,如果他们两人的话里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那说明没有什么大问题。而若是两人的口供一模一样,就值得我们重视了,保不齐就是他们之前做过串供。”雷大炮说话的口气极为笃定。
“好。”
交叉审核审讯笔录并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当我揉着酸疼的颈部抬起头时,发现李剑的脸色有了些苍白。
看来,他此时的感受和我是一样的。
“雷局,虽说二人交代的顺序不同,可细节几乎是完全一致的,看来这里面还有着隐情可挖。”
“许峰,你什么看法?”
“我跟剑哥的看法一致,看完这两份儿口供,要说张初云和杨光没串过供,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这俩人不老实啊。”雷大炮嘀咕一声说道,“案子是你们侦办的,嫌疑人也是你们审讯的,现在你们俩说说哪里问题最大?”
“杨光的逃走。”李剑说,“他利用丨硫丨酸烧伤顾全逃走之后,就已经知道我们会追捕他了,也就是说他的时间很有限。既然如此,他在去往粮站杀死苏蝉衣之后,为何还要冒险去养老院挖掘文物呢?”
“这点张初云说过,是为了弄到确保后半生衣食无忧的钱。”我解释了一句。
“疯子,这看似是合理的,可细想起来,是有着矛盾的,钱和命哪个重要?”
“自然是命重要。”
“退一步讲,就算杨光贪心,那他也不必将所有文物全部挖出来,随便弄走几件儿,也足够保障后半生了。”
“这倒是。”李剑所说的这点的确值得怀疑,公主岭的那批文物都是唐代的,任何一件儿都价值不菲,杨光没有必要将其全部挖出来才对。难道他不知道,拖得时间越长,被抓捕的可能就越大?
“除非,他有着不得不挖的苦衷。”雷大炮定了调子。
“雷局,那也就是说,这幕后其实还有人,而这个人所觊觎的正是这批文物。”李剑的眼中,迸射出了凌厉的光芒。
“没错,一定是这样的。”
我赞成李剑的观点,在审讯完张初云的时候,我思索过几处可疑点,尤为值得注意的就是连环案中的几名受害人。
既然他们一同看到了杨光跟流浪儿们在一起,那为何始终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现警惕或者恐惧的征象呢?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下一个被猎杀的目标。由此,又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
杨光和张初云,在撒谎!
“疯子,你是说那几名受害人,压根儿就没有去过粮站,更没有看到杨光跟流浪儿们在一起?”听完我的分析,李剑警觉了起来。
“剑哥,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上述的疑点。”我点头。
“我赞成许峰的看法。”雷大炮表示了肯定,“如果杨光没有撒谎,那么当齐亮被谋杀之后剩下的三人一定会有所警觉。而伴随着吕静的遇害,孔荷和唐松势必会恐慌不已,绝不应该那般平静。”
“雷局,也就是说,这几名受害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是被猎杀的目标。”李剑盯着笔录良久,又说,“但他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以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这种联系只有均是贫困孤儿这一点。”
“师大前年曾开展过生源选拔项目,所以贫困生以及孤儿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的高校。同学中有着这么多与自己身世遭遇相似的人,几名受害人自然不会做出明显防备,毕竟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名受害者。”我说着自己的看法。
“前年,这个时间节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雷大炮追问着。
“有,而且不止一个。”我回答。
第一,师大开展了生源选拔项目。
第二,学校开工建造新的寝室楼。
第三,师大与养老院达成了共建协议。
第四,苏蝉衣搬出了养老院,不知所踪。
第五,前副校长何志生被闫肃实名举报停职。
“何志生?”雷大炮嘀咕一句,随后问道,“就是经侦队办的那起案子?”
“是的雷局。”我点头,“我听经侦队的人说,何志生当时负责的就是生源选拔,贪污了不少钱。”
“是闫肃实名举报的他?”雷大炮又问。
“没错。”
“那是不是意味着后来闫肃接手了生源选拔项目?”
“没有,因为那个时候生源选拔工作已经结束。”
“闫肃这个人,你们调查过吗?”
“没有。”李剑说了话,“一来他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二来我们也有顾虑,上次教育厅施压的事情就是他鼓捣出来的。”
“这个闫肃,所作所为倒是耐人寻味啊。”
“雷局,你的意思是……”李剑欲言又止。
“来,我们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能确定几名受害人之间一定是有着某种联系的,这种联系可能就是他们接连遇害的原因。显而易见的是,凶手知道这种联系,那么什么人最有可能了解师大全部贫困生的情况呢?
“负责或者参与生源选拔的人。”我说。
其次,纵然何志生在生源选拔时贪污受贿,为什么偏僻是闫肃实名举报了他,难道是因为他辞严气正、刚直不阿吗?
“一个在命案发生后还能向教育厅打小报告的人,具备这种品行和情操才怪。”李剑一副嘲讽的口吻。
再者,前年是个敏感的时间节点,同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会是一种巧合吗?
“不是,更像是连锁反应。”我说。
最后,何志生不久之前溺毙,真的是自察罪孽深重之下的自尽吗?
“我看不像。”雷大炮自问自答着,“虽说勘查结果倾向自杀结论,但一个敢在改变贫困生命运的项目中投机倒把的人,底线有多低、德行有多差不难想象。这样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愧疚选择自杀,根本说不通。”
“雷局,这也就意味着,闫肃具备了嫌疑。”李剑说出了之前咽下去的那半句话。
“我觉得是,许峰,你说呢?”
“同意。”我点头,“所有事情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如果串联到一起,幕后嫌疑人将直指闫肃。”
因为某种未知的缘由,闫肃向何志生索要当年贫困生源的名单,但在这个过程二人闹得很不愉快。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闫肃进行了实名举报,继而导致何志生贪污受贿的事实被披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