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李剑的眼睛里,开始有凌厉的光芒闪烁。
“男嫌犯带走了自己使用的餐具?”我说。
“没错。”李剑点头,“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个男人没有吃饭的可能。”
“一定会吃的。”我反驳道,“无论嫌疑人给予了张平多少钱财,都不能否定他们有求于张平的事实,作陪是给予张平的最基本尊重。”
“那你说,使用过的餐具会在哪里?”李剑皱眉思索。
推断:
首先,我们要将现场进行还原,将所有的推断和细节原封不动的套入进去,尽量达到合理性。
犯罪嫌疑人弄昏、刺伤林冬的目的是为了恐吓张平,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让张平的双手沾染上罪恶的鲜血。
据此能够知道,就算林冬最终不是死于张平之手,他也一定到过这里。这无关张平的品质有多烂,哪怕在得到大量钱财之后立马答应了协同犯罪。因为这是犯罪嫌疑人必须给予张平的警告,关乎的是他们筹划的大局。
再者,团伙儿的关系,维系在共同犯罪上,因此即便张平没有杀死林冬,也一定做过什么,比如用钢钉刺伤林冬。林冬脾脏位置除却嵌入了一根钢钉之外还有着三处伤口,很有可能就是这样造成的。
最后,男嫌犯在与张平达成协定之后,就与之协同犯罪在u形弯道处制造车祸杀死了唐松,这表明从交易到实施完犯罪的这段时间,男嫌犯始终都在这里,所以他不可能将使用过的餐具带到远处。
“我现在就给刘法医打电话。”做出上述推断之后,我立刻拨通了刘法医的电话,我要确认伤口。
“剑哥,好消息。”这通电话,收获很大。
“快说。”
“经过细致勘检,刘法医确定那根钉子没有被拔出来过。而且,他还在其他伤口处发现了一些竹质纤维。”
“筷子?”李剑有了些紧张。
“没错,就是筷子。”
“看来之前你都说对了,两名犯罪嫌疑人果然没有放过张平,让他对昏迷的林冬实施了戕害。”
“以这个事实为前提,就能对当晚发生的事情进行还原,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张平使用筷子刺伤林冬,换取到了信任。”
“那双筷子,就是男嫌犯使用过的?”
“完全正确。”我说。
之所以这样肯定,完全是因为人的无意识行为,当张平答应协同犯罪的时候,为了验证他话的真假,男嫌犯会下意识的拿起跟前的筷子交到张平的手里,同时说:“参与犯罪,这是对你的考验。”
脾脏位于心脏之下,受到胸骨的保护,所以木质筷子是很难直接刺入的,这也是伤口多达三个的原因。
众所周知,一般筷子的两头形状是不一样的,前端通常都是圆的,末端则是方的略带尖形。张平应该是先使用了圆形的一端,但是没能凑效,于是使用了相反的一端,同样又是没有奏效。
后两起案件表明,凶手对杀死唐松和林冬以及急不可耐,所以这个时候,很可能会夺过张平手中的筷子,将其折断之后再递给他,让他再次行刺。这次的确是成功了,但却在伤口中留下了竹质纤维。
“然后,他们销毁了筷子?”李剑皱着眉猜测,“会使用什么方式呢?”
“剑哥,我更倾向于另外一种可能。”
“什么?”
“筷子被张平扔掉了。”
“为什么这样说?”
“本能。”
“本能?”
“是的。”我点头,“我不是刑警,但最近侦办过几起刑事案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从你这里学到了痕检手段,也从小沫身上汲取到了很多有关犯罪心理的知识,所以我觉得自己能洞悉到张平当时的心态和反应。”
张平是个烂赌鬼,从他抛弃妻子能看出来从没有浪子回头的打算,而是破罐子破摔的在继续沉沦。如此苟且于世,说明他是贪生怕死之人,这种人或许平时牛皮吹得震天响,可到关键时刻却容易掉链子。
案发之后调取过张平的档案,虽说小偷小摸不断,却没有任何刑事案底,由此可以认定他没有犯重罪的胆量。这次如果不是经不住重金诱惑,我想他一样不敢协同犯罪,他不具备重罪犯的特质。
这种人,在犯下重罪的过程中,内心一定是七上八下的,在没有将筷子刺入林冬身体之前,他是害怕的。顺之合理的是,当他突破恐惧的屏障,当他双手沾满鲜血的时候,会极为的亢奋和满足。
人在这个时候,都需要某种行为来进行发泄,首当其冲的就是扔掉凶器,并向嘲笑他软弱、怯弱的人显摆一番。
“你小子,越来越可怕了。”听完上述分析之后,李剑望向我的眼神中夹杂了些复杂的东西。
“你放心,我永远不会犯罪的。”
“呼……”长出口气,李剑又问我,“那你觉得,他们当时有没有责怪过张平,又寻找过折断的筷子没有?最终,找到了吗?”
“一定找过,但是没有找到。”
“为什么?”李剑说,“就算男嫌犯用那双筷子吃过饭,可当沾染上林冬的血迹之后,唾液痕迹就会被覆盖或者抹除,想要做提取、检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他们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寻找?还有,你又凭什么认定他们没有找到?”
“因为,犯罪嫌疑人在掰断筷子的时候,很可能划破了手。只不过当时没有注意到,等到察觉之时筷子已经被张平扔掉了。”
如果嫌犯真的掰断了筷子,张平真使用筷子刺过昏迷的林冬,那么筷子上的血迹极有可能是两个人的。血迹,是鉴定嫌疑人的有力依据,所以他们一定会寻找,从而对遗留痕迹进行销毁。
然而事与愿违,案发地周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凌乱不堪的施工现场会让搜寻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最让犯罪嫌疑人头疼的是,他们的时间有限,没有足够的功夫儿去寻找,到最后只能暂时放弃。
他们找不到,不代表我们找不到,因为相对来说我们时间很宽裕。
事实证明,一切的推断都是对的,在一片推倒的残垣断壁中,我们发现了带有血迹的、被折断的筷子。筷子是竹制品,由于毛刺很多,上面还黏连着一些皮肉组织,这应该是从林冬体内带出来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是犯罪嫌疑人的。
这么大的收获,并没有让李剑放弃追问,他好奇的问着我:“筷子上有血迹和皮肉组织,证明事实与我们推断相差无几,可你凭什么认定犯罪嫌疑人划伤了手?划伤手的确可能会在折断的筷子上留下血迹,可刺入林冬体内势必会沾染的更多,难道你凭借肉眼就能分辨出来血液属于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