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快说。”苏沫有了些不耐烦。

“被许法医说中了,他们在年龄上还真有一个共同点,都在五十左右。”林文书可不敢在苏沫面前造次。

“五十左右?”我皱了皱眉头,这里面一定有值得深挖的东西,但一时间又找不到那个突入点。

“确切的说是五十到六十之间。”林文书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这里把年龄相差不多的叫“一伐儿”人,用你们城里人的话说就一代人。”

“这就说不通了啊?”苏沫看了看我和林文书,说出了心里的疑问,“你们看,林川早就已经去世了,这意味着他要比苏奇等人岁数大得多啊。”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也迷糊了。

“不大。”就在这个时候,林文书突然说了话。

这话让我和苏沫都是一愣,回过神同时问道:“林主任,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虽然林川死的早,但他去世的时候年龄并不大,听村里的老人们说,当时也就是刚过而立之年。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应该和苏奇他们年龄相仿。”

“你确定?”

“确定!”

“苏沫,你怎么了?”看到苏沫突然陷入了失神,我轻轻碰了碰她,“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是。”苏沫回神,又说,“但我不知道跟这件事情是不是有关系。”

“你说说看?”

“疯子,难道你没有察觉二十多年前这个时间段很特殊吗?”

“特殊?”

“嗯。”苏沫点头,沉吟下说道,“首先从棺材上刻画的线索分析,苏奇、林川等五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我们尚未查明的关系,可诡异的是林川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死了;其次,我记得林镇长在不经意间曾经透露过一句话,说在二十年多年前镇子里曾经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了很多人的死亡;最后,我父母也是在二十多年前死于车祸的。这么多事情都发生在一个时间段,而且都在公主岭镇,你不觉得很蹊跷吗?”

苏沫不说还好,她这样一提,我的心顿时就沉了下去。以我的工作经验判断,这应该不是巧合那么简单,于是就转向了林文书:“林主任,林镇长说二十多年前镇里死了很多人,这事儿你知道吗?”

“知道啊。”林文书直接说道,“二十多年前我还穿开裆裤,所以很多事情根本没有印象。不过后来听老人们说起过,当年镇子里闹了一场瘟疫,可是死了不少人。”

“瘟疫?”我和苏沫同时吃了一惊。

瘟疫又叫大流行病,指大型且具有传染力的流行病,在广大区域或全球多处传染人或其他物种。具体可理解为一种新病原在人群中出现,引起严重病况,病原易传染,特别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在各国历史文献当中都有不少记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当时在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造成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是的,瘟疫。”林文书点点头,“具体是不是我也不清楚,反正村里老人们都是这样说的,而且当时的确死了很多的人,事情闹得挺大的。”

“那后来是怎么收尾的?”苏沫问。

“还能咋收尾啊?”林文书撇撇嘴,“如果是人祸,该抓的抓,该判刑的判刑。可这毕竟是天灾啊,无非也就是调查调查、治理治理,然后再慰问慰问啥的。”

“也是。”苏沫叹了口气。

“林主任,据我所知改革开放以后闹瘟疫是屈指可数的,如果公主岭真闹了瘟疫,这么大的事情怕是早就会被报道了,怎么没有听说过呢?”

“疯子,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苏沫看了看我说,“第一,根据时间推断,这起瘟疫应该是发生在九十年代,那个时候通讯可远不如现在发达;第二,公主岭镇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都是极其荒僻和落后的,更不要说那个时候了,怕是达格县周围的一些人都很有可能不知道这个地方;第三,出现这种事情之后,政府在积极处理好善后工作的同时,也会尽量控制住事态发展的,很多时候可怕的不是天灾人祸,而是人心的失衡。”

“你这么说倒也有道理。”苏沫所说的这些的确在理,把事情压住,才不会让人心产生动荡。

“林主任,你知不知道当时闹的是什么瘟疫?”也许是跟我的职业有关系,总之我对于任何异于常态的死亡都有着浓烈的兴趣,而且通过了解这些,也能丰富我的知识。

“我不知道。”林文书的话让我有些失望,不过随即他又说道,“但我大概知道一些病况,在世的老人们说,死去的那些人有着接种类似的发病特征。”

“快说。”

“有的恶心、拉肚子;有的肚子疼、喘不上气来;还有打哆嗦和抽风……”

第三十六章陋习

“这是什么症状?”苏沫问我。

“你不会把我当成救死扶伤的医生了吧?”我苦笑着摊开了双手,示意无能为力。

“我搜搜看。”苏沫说着便将手机掏了出来,好一会儿失望的摇了摇头,“很多病都有林主任所说的那些症状,而且并没有搜到跟上述症状相似的广发、传染性强的疾病。”

“有些东西你在网上是查不到的,就算是查到了,八成也是有着出入的,就不要白费力气了,回头试试别的渠道能不能了解到吧?”我宽慰i着苏沫。

我很清楚苏沫在想什么,无非就是“二十多年前”这几个字眼儿太过于敏感了,毕竟那是他父母出车祸的大致时间,很有可能那个时间段他们也在公主岭镇。但凡事都要讲求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今我们查的是周子歌被害的案子,而且这起案子很有可能是跟“亡魂索命”有着很大联系的,这才是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

林文书并不知道苏沫心中淤积的结,不过他的话还是歪打正着中了我的意,将话题给引开了:“许法医,苏警官,这眼看着就要天黑了,你们有什么打算没?”

“什么打算?”话题被打断,苏沫自然是有些不乐意的。

“我的意思是说,咱们要不要去镇子里?”

“不去。”

“去!”

“疯子,你什么意思?”看到我点头,苏沫瞪了我一眼。

“去林镇长家坐坐。”相较于林文书来说,我觉得林山所知道的隐情会更多,况且关于周子歌的案子,我也需要把案件进展程度跟他说说。这种话我当然没有办法摆到明面上来,否则让林文书知道我们对他并不完全信任,保不齐又会整幺蛾子。像他这种人,指望着成事几乎没有可能,可他要是想着给你坏事儿,八成还真是防不住的。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只能朝着苏沫使了个眼色,期望她能读懂我的意思。

庆幸的是苏沫虽然生气,但头脑还保持着冷静,咬着下嘴唇儿看了我一会儿,才轻轻点了点头,“这地方山寒水冷的,晚上的确是没有办法过夜的,麻烦林主任带我们去镇子里吧?”

“那这里……”目光再次扫向那两具尸体,林文书的脸上又浮现出了恐惧的神色。

判罪者:一线法医的凶案刑侦笔记,我亲身遭遇的连环杀人恐怖悬案》小说在线阅读_第2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我是厌笔川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判罪者:一线法医的凶案刑侦笔记,我亲身遭遇的连环杀人恐怖悬案第2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