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也点头:“你打算怎么做?”
李秘对甄宓固然是没甚么隐瞒,朝她答道:“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让朱常洵相信,朱翊钧已经动了传位给朱常洛的心思,他就一定会坐不住了!”
甄宓也是愕然:“就这么简单?”
李秘却是苦笑:“说是简单,其实很难,因为皇帝刚刚才把我赶走,照着常理,是不太可能传位给朱常洛的,这个时期,正是他拉扯朱常洵的最佳时机,又怎会传位给朱常洛?”
甄宓皱了眉头:“那你还说简单……如何做才能让朱常洵相信?”
李秘摇了摇头:“不是要让朱常洵相信,而是让朱翊钧真的生出给朱常洛传位的心思,只有这样,朱常洵才会害怕,才会感到时日无多,才会急着跳出来谋反篡夺!”
“可是皇帝不太可能传位给朱常洛,他的身体刚刚好转起来,恨不得把权柄全都捏在自己手里……”
李秘也轻叹一声道:“这就是咱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如何才能离间这三人,让朱翊钧生出传位的心思,让朱常洵相信自己已经没戏了,这些都需要一个契机……”
“而这个契机,必须要咱们来制造!”
听得李秘的大概计划,甄宓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若果李秘真的做到了,朱常洵一定会跳出来造反。
那么朱翊钧就再也无法偏袒朱常洵,文武百官口诛笔伐,朱常洵只能惨淡收场!
没了朱常洵的威胁,朱翊钧多活几年也无所谓,朱常洛接掌帝国也就顺理成章,剩下的不过是等待罢了。
至于如何去操作这件事,李秘也需要好生筹谋,不能急于一时,倒是可以借这段清静时间,好好拉拢一下自己的势力,退出官场的好处也就渐渐显露出来了!
大雨已经持续多日,黑云翻墨,笼罩整个京城,仿佛时刻会将整座城市拖入黑暗的深渊,白雨跳珠,如狂躁的小兽一般,不断往屋里钻,却又被大风吹得弥散,李秘眺望楼下,真真水如天。
也是昨夜忽惊雷破山,北来暴雨如飞湍,此时江南正六月,酸风入骨生苦寒,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
李秘卸任也已经几个月了,朱翊钧没有宣召起复的意思,李秘便只是寓居京城,令得内厂番子四处查探消息,暗中做着准备工作。
只是风雨难测,继去年的冰冻之后,今年又迎来了暴雨灾害!
京师已经是连日暴雨,长安街水深达五尺,整个京师一片汪洋,各处道路如大河一般,房屋倒塌无数,人畜死伤更是不可计数。
偏生今年是闰六月,整个六月雨季只怕还要苦熬多日,官民无法出行,沟洫拥堵不通,城垣倒塌,民居尽毁,皇木厂里的大木都被大水给漂干净了。
因为暴雨的影响,漕运无法入京,损失漕粮八千三百多石,淹死押运漕粮的军士二三十人,沿岸居民漂没者无数,真真是天灾无情。
此乃大明朝二百多年来罕见的水患,除了京师之外,各地也纷纷告急,湖光黄州府发了大水,武昌、承天、郧阳、岳州和常德等府先是大旱,而后又大雨。
南直隶的宁国府和徽州、太平等府、浙江严州府等处同样是暴雨倾盆,山洪暴发,也不知死伤多少。
京师这边暴雨不绝,连城墙都倒塌了好几处,可山东那边却又是旱灾和饥荒!
李秘深知这是大明朝正在经历小冰河时期的影响,所以从六月降雨开始,他就看出了苗头,早早警告过叶向高,让内阁做好防灾救灾的准备。
地理还好,可以勘察,但天时难测,便是钦天监的人,也不会妄下断论,更何况李秘?
所以叶向高并没有放在心上,到了六月,暴雨仍旧没有停歇的意思,叶向高这才急了,与李廷机一并过来寻李秘。
李秘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将钦天监的历年降雨数据,制作成了直观的表格,交给了叶向高和李廷机。
其实早在五月份,李秘就已经开始担忧这个事情,当时还是利玛窦与徐光启来寻的李秘。
利玛窦入朝之后,除了传教,还带来了西方的数学等知识学科,与徐光启一并翻译《几何原本》。
这本书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用希腊文写的,传教士对希腊文和拉丁文都很精通,便与大明朝的开明官员徐光启一道翻译。
利玛窦见识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典籍,也是叹为观止,与其说是传播西方数学,不如说是相互学习。
徐光启虽然精通西学,但概念和方式方法上到底是有隔阂,许多东西无法理解,恰巧利玛窦来拜访李秘,谈及此事,李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利玛窦也就让李秘看了一眼。
谁也没想到,李秘竟然对几何学如此的精通!
利玛窦也是心头狂喜,带上徐光启,便时常来拜访李秘,多亏了李秘的帮助,翻译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李秘也就趁机索要了钦天监的水文资料,经过一番概率统筹等计算,绘制了直观的图表。
钦天监的东西那可都是机密,随意窥探往往与造反拉扯上关系,李秘也不想轻易示人。
只是叶向高和李廷机如何都不信他,他也是无奈,才取出了这份东西来。
叶向高和李廷机这才信服,见得李秘竟然还精通西学,也是惊愕不已。
叶向高和李廷机向朱翊钧禀报,假称这份资料是他们让钦天监整理出来的,朱翊钧也不疑有他,没有怀疑到李秘头上来。
彼时李秘这个疯狗御史离开了朝堂,不少贪腐和渎职的现象也是死灰复燃。
可大雨使得京师都无法运作,朱翊钧也不能不管,便命户部发太米二十万石来平粜,以抑制暴涨的粮价,又让太仆寺发银十万两来赈济京城灾民,并让工部尽快修渠疏浚。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倒也就罢了,偏生暴雨不绝,有心之人渐渐也就跳了出来。
李秘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郑贵妃和朱常洵打听到了内幕,竟然挑唆怂恿礼科右给事中汪若霖等人,上疏给皇帝,说连绵暴雨,是上天神罚,是上天对宫廷和邪臣的报应!
还弹劾东宫五年不学,诸臣悠悠,无所作为,莫以为意,大臣私相结党营私,太子拉帮结派等等。
提到太子,朱翊钧自是格外上心,让王安派了东厂来调查,结果查出水文资料是李秘绘制的,更是勃然大怒!
他本有心要将李秘召回,苦于没有台阶可下,如今倒好,李秘竟然开始觊觎钦天监!
让朱翊钧气恼的是,消息传出去之后,竟然无人认为李秘心怀不轨,大多宣扬李秘未卜先知,还责怪朝廷不该罔顾李秘的警告和劝说!
李秘已经被削职为民,竟然还有这么多拥趸,朱翊钧更是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