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劫杠案说来也简单,楚定王朱华奎的身份遭遇到质疑,不少宗人上奏朝廷,要求皇帝派人来调查,结果查来查去,陈年旧事无法分晓清楚,万历皇帝最终不了了之,将上奏的宗人惩罚了一顿,这件事便算结束了,也不再追究楚定王朱华奎的身世。
可那些宗人却不愿意,一直记恨在心,伺机报复。
而机会也终于来了,这便是早先说过的,王守仁上奏献银以修宫殿之事!
照着史料记载,王守仁和司礼监太监以及湖广巡抚巡按等人过来查账,结果发现库房里果真没有那一千万两银子,王守仁的指控根本就子虚乌有,便惩罚了王守仁等一干官员。
不过楚定王也是晓得做事的,被查之后,主动献银二万两,要运送到京师给皇帝修缮宫殿,皇帝自然是高兴的。
然而那些心怀不满的宗人,本来就认为朱华奎不是王族血脉,而朱华奎说一不二,对这些宗人又时常苛刻报复,于是宗人们便纠集起来,三四十名宗亲,纠结了几百个匪徒,要劫皇杠!
这就是历史上的劫杠案了!
甄宓提到楚定王的处境以及司礼监太监和王守仁等,自然是在暗示李秘,这朱华篪是参与其中的!
如此一来,他窝藏梁铜承和少年剑师,也就能够联系起来了!
因为他们需要武器,而且需要大量精良的武器,若从正经途径,他们是无法打开武库,偷盗武器的,但梁他铜承却是首席匠师,他能够轻而易举打开库房!
所以朱华篪才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将梁铜承和那少年剑师给藏匿起来,为的就是在准备着那桩劫皇杠的事情!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李秘的猜测,毕竟他虽然提醒楚定王要量力而行,但楚定王会不会献银修殿犹未可知,也没什么消息传出来,朱华篪或许还不知道这件事,这皇杠银都不知道有没有,又怎么可能开始筹备劫杠了?
可即便不是这个原因,朱华篪既然窝藏此二人,必然也有所图谋,也难怪护卫军如何都搜查不到此二人,朱华篪身为四门总督,有心窝藏,又有谁能找得到!
若是如此,熊廷弼提出的计策也就没用了,而朱华篪到时一定会受到楚王的斥责,甚至会因此而丢掉四门总督的职务,如此一来,就更不会有人怀疑他,他就能够专心筹备他的阴谋,也难怪他会采纳熊廷弼的建议了!
至于他的图谋到底是甚么,必须先把梁铜承抓住,才能够揭露,而梁铜承虽然铸造手艺毋庸置疑,但武功却是不太灵光的,那个少年剑师才是真正的高手!
“那少年郎到底是甚么人?”李秘难免要朝甄宓问起,甄宓迟疑了片刻,才朝李秘道。
“此子乃是大都督亲自栽培起来的,他将成为陆逊之子陆抗,往后是要有大作为的……”
甄宓没有说他就是陆抗,而是他将成为陆抗,这就足见她对群英会的手段是非常清楚的。
“大都督原本选定了两个孩子,一个是他,另一个就是戚长空,待得他们成年之后,会进行最后一次选拔,胜出者便能最终成为陆抗。”
听得戚长空三字,李秘也难免有些恍惚,仿佛又想起了牙行那个曾经还叫做青雀儿的孩儿。
李秘摇了摇头,将杂念都挥散,而后朝甄宓道:“如今,你该告诉我你的真名了吧?”
当甄宓说那少年剑师将成为陆逊之子陆抗时,言外之意也是明显不过,其实她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过是被群英会培养出来的,而并非真正的三国人物。
她不像周瑜,如中魔怔一般,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已经深入骨髓,他享受那种指点江山筹谋天下的感觉,他享受旁人尊称他为大都督。
或许甄宓并没能享受到甄夫人的待遇,而且她的气质与文昭甄皇后有着极大的出入,史料对甄宓的记载少之又少,即便是群英会,只怕也无法将她塑造成真正的甄宓。
所以她很清楚自己并不是那个如洛神一般的女人,当李秘问起她的真实姓名之时,她却又摇了摇头,面色有些阴沉,似乎又回忆起了那不堪或悲惨的过往。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名,虽然我也调查过,但……”
见得甄宓摇头,李秘也轻叹一声,朝甄宓道:“甄宓就甄宓,不也挺好听的么,若你真的想调查自己的身世,我可以帮你的……”
甄宓知道李秘的本事,若李秘真的愿意帮她调查,应该是可以查出来的。
只是她突然又不再想这个问题了。
“查出来又如何,也是无谓的事,他们既然抛弃了我,我又何必再为一个出身而烦恼。”
甄宓虽然嘴上这般说,但脸上的哀怨到底还是无法掩饰的,李秘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朝她说道:“看你心意吧,哪天需要帮忙,跟我说一声便是。”
甄宓在群英会里如丛林野兽一般度日,优胜略汰,每日都有人死去,也每日都有人成为胜者,而享受组织里头最优渥的待遇。
那个世界冰冷而阴暗且残酷,从未让她感受过半点温情,李秘与她虽然各为其主,又相互搏命,但到底是有了实质性的关系,虽然两人都没有承认,也没甚么卿卿我我山盟海誓,但心里其实是相互倾慕和挂念的。
这种从生死之中凝练出来的感情,不是花前月下所能比较的,甄宓也知道李秘的心意,便点了点头,目送李秘越过栏杆,回到另一端。
李秘从楼顶下来之后,朱华篪仍旧守在门外,李秘见得这男人,也不得不佩服。
因为朱华篪表面功夫做得极好,虽然年纪轻轻,但却能够装出浪荡无行的姿态,任人贬斥,不惜自污,只为心怀野望,着实是个做大事的人。
在没有搞清楚朱华篪的目的之前,李秘也不好点破,只是熊廷弼和祖大寿等人四处掀起动乱,风风火火地发动全员来追捕凶徒,只怕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不过李秘也不着急,梁铜承和那陆抗已经是瓮中之鳖,想抓也是迟早的事。
李秘之所以想要抓住此二人,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想通过他们来追索甄宓,如今自己率先找到了甄宓,而且甄宓还真心诚意想要追随自己,对于梁铜承二人也就不着急了。
李秘也没有因此而将熊廷弼等人召回,既然朱华篪想要做戏,李秘便静观其变就好。
天色也是渐晚,他们从高观山下来之后,山脚下的酒楼和商铺妓馆等等,也都渐渐开始掌灯。
朱华篪也急着回去,李秘却生怕甄宓无法通过北门关,便借口要到山脚下买点特色土产,带回去给秋冬那小丫头,让朱华篪稍等片刻。
朱华篪是王府护卫,四门总督,李秘和熊廷弼等人进入王府之时,他就已经开始关注,也知道李秘身边有个小丫头,虽然心里着急着回去,但也不好说些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