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想通了此节,李秘便朝陈执悟:“陈道长说哪里的话,你我如何都算是一场相识,便是你无情我也不能无义,今夜打扰了,好生歇息,明日到了县衙,自然会有人满足你的要求……”

“不过说真的,我李某人当捕快当巡检,也算是日子不短了,还真没见过求着牢头打自己的,陈道长也算是第一个了。”

李秘最后说得有些戏谑,陈执悟脸色也有些难看,不过李秘并没有再理会罢了。

送走了陈执悟之后,李秘也果真是好好睡了一觉,毕竟他需要充沛的精力,来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翌日,李秘便跟着宋知微等人,押送着这些盗墓贼,回到了吴县,安顿好犯人之后,自是交给简定雍来审问,他则在秋冬丫头的搀扶下,来到了项穆府上。

此时项穆才刚刚起身不久,正跟姜太一在打拳,都是软趴趴的内家拳,看起来也没点精神,不过行云流水的动作之间仿佛蕴含着无穷尽的奥义,也不是寻常人所能领悟的。

见得李秘一瘸一拐回来,项穆老爷子当场便乐了,朝李秘嗤笑道。

“呀呀呀,咱们的李大巡检真是走到哪里哪里就便遭灾,今番又惹出什么事情来?”

“要我说你也别当差了,坐下来让姜老儿给你摸摸骨,看看你前世是金刚还是地煞,我等再给你做几场好事,禳星改命都好过你当差,这三头两日地受伤,迟早把小命给赔进去。”

项穆老爷子口无遮拦地嘲笑,姜太一也在一旁窃笑,李秘也是习惯了他们的脾性,并不为意。

可秋冬却不一样,本来李秘受伤她就已经够心疼,这两个老不修竟还在那里冷嘲热讽,这不是故意恼人的么!

“你们年纪加起来比身后那栋楼都高了,恁地嗤笑诅咒后生晚辈,还要脸不!”

项穆老爷子赶忙捂住额头,心说这小扫把星又来了,上回将贺礼送过来折成现银,已经品尝过她的厉害,果然一出口便知有没有。

李秘可不是带丫鬟来吵架的,便朝姜太一道:“姜老儿,上回与你说起过的那个陈执悟,如今被我抓回吴县大牢了,你若有冤有仇,我带你过去看看如何?”

“你说甚么?你抓了陈执悟?”姜太一也吃了一惊,项穆老爷子也不由脸色大变,搂着李秘的肩膀道。

“你小子能耐啊,竟然将邵元节的高徒给抓了,陈执悟原本可是灵济宫的第一灵官,陛下跟前的红人啊,怎地会落到你手里?”

李秘今日过来就是为了弄清楚铁券和玉珪之事,当即将甄宓和陈执悟盗墓一事,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出来。

秋冬只知道李秘受伤,可从未听李秘说起过当夜的详情,没想到竟是如此凶险,一旁听着,粉拳都紧紧攥着,也漫提李秘当时命悬一线,是多么惊心动魄了!

李秘将玉圭取出来,放在了桌面上,项穆老爷子顿时双眸发亮了,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你……这……竟然是真的!”

李秘见得项穆如此激动,便知道此物珍稀,其后必有隐情,却也不敢催促,而项穆摩挲着这玉圭,过得许久才朝李秘道。

“这确切来说,不是玉圭,而是大圭!”

“大圭?”

“正是!朝臣王侯所佩乃玉圭,而帝王所持,便是大圭!”

“你是说陆墓极有可能是一座王陵?”李秘也是震惊当场,若真是王陵,不应该这么多年没人发现啊,毕竟王陵都有着专属陵园区域,从外围看起来就已经与众不同了。

“准确来说,这是一处疑冢!”

李秘自然是听说过疑冢的,听说曹操便有七十二疑冢,这些人都是仇家太多,生怕死后被别人挖坟,便在各地建造疑冢,以保护真身。

“既是疑冢,又是谁的疑冢?”

项穆一边端详着那大圭,一边朝李秘道:“如果老夫看得没错,应该是东吴废太子孙和的疑冢!”

“孙和?”李秘虽然也看过三国,但如同其他人一样,都是通过三国演义来了解那段历史,而三国演义说到底不过是一部小说,里头许多都是演绎而并非史实。

举个简单的例子,唐朝的唐德宗建造庙宇,追风古代名将六十四人,里头便有陆逊以及陆逊的儿子陆抗,同时代被列入名单,享受祭拜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周瑜、吕蒙以及邓艾。

而宋时依照唐时惯例,设庙供奉七十二名将,其中也有陆逊,至于赵子龙在真实史料里并非演义之中那般神武英勇,这便是演义小说误人子弟了。

李秘也知道自己斤两,所以哪里敢胡乱猜测,此时便等着项穆老爷子来解说了。

项穆老爷子沉思了片刻,便朝李秘道。

“这孙和乃是孙权的第三个儿子,最得孙权宠爱,曾被立为皇太子,不过在南鲁党争之中,遭到鲁王孙霸和全公主的诬陷而失势,最终被废黜了太子之位,改封为南阳王。”

“可笑的是,孙霸也是损人不利己,将孙和排挤废黜之后,自己也没捞到好处,倒是孙亮当上了东吴的第二位皇帝,这皇家无亲情,孙亮忌惮孙和的名声,生怕他篡位,最终还是把孙和给害死了……”

“当时有人说孙和确实有谋反的迹象,孙亮才忍痛杀了自家弟兄,不过到底真相如何,已经不容易考证了。”

“也就是说,这是废太子孙和的疑冢了,可这疑冢又跟陆逊有甚么牵扯?”李秘不解地问道。

项穆老爷子轻叹一声,而后答道:“陆逊乃是有本事的人,说是辅国栋梁,君王股肱,中流砥柱都不以为过,东吴能生出这般气象,陆逊是功不可没的,孙权对陆逊也是极其信任。”

“可在南鲁党争之时,陆逊发声支持孙和,屡次三番上书劝谏,让孙权遵守长幼有序的伦理规矩,让孙和继承大统,便是犯了皇家忌讳。”

“当时在加上对头仇家的诬告,陆逊最后是郁郁而终,孙权便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想必因为这一层,许多人以为陆逊与孙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制造疑冢之时,才大肆利用这一点吧……”

项穆老爷子虽然说得非常详细,但理由难免有些牵强,跟重要的是,这分明只是一块没有瑕疵的空白玉圭,他又是如何看出来的?

虽然在项穆老爷子这里得到了不少讯息,然则李秘心中也难免打鼓,若这陆墓果真是孙和的疑冢,是否意味着照壁后头那个就是陆逊?

要知道三国志里头不是帝王却又单独立传的便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蜀国的卧龙诸葛,而另一个便是东吴的陆逊陆伯言了。

御赐丹书铁劵以嘉赏功臣重臣,这也是古来有之,陆逊手里拿着铁券也无可厚非,可手里拿着大圭就有些僭越之嫌了。

再者说了,孙和虽然是孙权的儿子,但毕竟是废太子,死得也不光彩,即便是他的大圭,也不该拿在陆逊的手里。

有人亡命,有人喋血而我推开沉沉棺盖》小说在线阅读_第2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画虎龙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有人亡命,有人喋血而我推开沉沉棺盖第2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