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周瑜见得李秘如此否定,虽然生气,却也没有发作,毕竟他也有所察觉,自己的情绪是越来越容易受到李秘的影响,所以在与李秘交锋之时,他也希望能够克制自己的怒气。

李秘见得周瑜沉默不语,便又摇头道:“还是不对,尔等掌控民间势力,素昔也不曾插手朝堂,又岂会掀起这桩谜案,妖书案根本就不是尔等所构陷!”

周瑜这次却是忍不住了,朝李秘道:“想必你也找过吕坤了,那老儿没告诉你么?他是妖书案的受害者,可以说没有他的闺范一书,就不会有后来的妖书案,而他又是群英会的知情人,难道你就没想过这里头有甚么联系?”

周瑜这么一提醒,李秘难免要想到,吕坤知晓群英会内幕不假,难道说周瑜等人是因为吕坤知道群英会的秘密,才用妖书案来要挟吕坤?

但李秘仿佛已经习惯了,不再跟着周瑜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此时便朝周瑜道。

“我非但见过吕坤,还遭遇了程昱这个人脯王,以尔等的作风,将吕坤杀人灭口更方便快捷,又何必闹妖书案?”

周瑜也呵呵一笑,朝李秘道:“不错,你脑子倒是挺快,这段时间也算没白忙活,对我群英会倒也了解了不少,但我实在告诉你,自以为是的人往往都是蠢物,自觉已经知晓太多,但实则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周瑜顿了顿,而后凝住笑容,直视着李秘道:“你再好好想想?”

李秘抬手喝了口酒,却满不在乎道:“我想这些作甚,我一个小小捕快,妖书案跟我又有甚么干系!”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李秘还是心思飞转,将这其中关节想了个通透。

妖书案之所以发酵起来,无非是因为涉及到了皇帝立储的事情。

而在立储的立场上来看,文武百官几乎都站在了统一战线上,尤其是文官,他们坚持长幼有序,应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而皇帝陛下则万分宠爱郑贵妃,想要照着郑贵妃的意思,册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

据说郑贵妃还趁着皇帝陛下醉酒的时候,让皇帝陛下写了一道保证书,保证以后一定册立朱常洵为国储!

大明朝的皇帝可都是非常有个性的,如嘉靖皇帝,起初并非因为迷信修道炼丹才不理政务,而是因为与大臣们怄气!

是的,就是怄气!

这位皇帝与文武百官的恩怨纠葛也是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

明武宗没能生育子嗣,驾崩之后,太后和文武们就商量着,让武宗的堂弟,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依照“兄终弟及”的祖制,继承了皇位,改年号嘉靖,便是嘉靖皇帝了。

嘉靖当了皇帝之后,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他是武宗皇帝的堂弟,但却需要尊明孝宗为父亲,也就是皇考,而对于亲生父亲,他只能改口叫叔叔!

因为以名臣杨廷和为首的文武百官,希望将武宗和嘉靖的堂兄弟关系,变成亲兄弟关系,只有这样,皇位继承才算正统,才算是名正言顺。

但嘉靖也有自己的难处,改口将伯父尊为皇考,亲生父亲却只能叫叔叔,这在古时是非常不孝的,而不孝可是道义上的大罪,更何况还是皇帝!

这场史称“大礼议”的扯皮持续了三四年,虽然嘉靖皇帝最后赢了,但与文武百官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所以他便躲在内宫之中,与文武百官玩躲猫猫。

虽然他不上朝,但并不代表他不做事,事实上嘉靖皇帝是非常聪明而腹黑的一个皇帝,时常躲在暗处,朝臣急得抓耳挠腮,忙得焦头烂额,他却是笑呵呵看热闹。

而万历皇帝也是如此,之所以不上朝,同样是因为与文武百官怄气,不过怄气却是因为国本之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件好事,因为皇帝也不能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朝臣们对皇帝有着约束能力,这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大明朝的政治制度或许同样有着不少缺点,但在这一点上来说,是非常进步的。

闲话也漫提,李秘之所以想到这些,只是为了思考妖书案背后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建立在万历皇帝与朝臣们对立储之事的分歧上的。

妖书案正是将这种分歧彻底放大,随着两次妖书案的发酵,国本之争也是愈演愈烈。

如果说妖书案是群英会发起的,那么群英会的目的又是甚么?

在这种情况下,无非是选边站,要么支持文武百官,支持册立皇长子朱常洛,要么就是选择站在皇帝陛下这边。

群英会究竟是站在哪一边,李秘不需要深思都知道,他也终于明白,为何万历皇帝要召见周瑜了!

李秘虽然故作镇定,但一口菜终究是停在嘴边,周瑜见得此状,便朝李秘道。

“看来你终究还是想明白了。”

是啊,李秘终究是想明白了,万历皇帝召见周瑜,是选择了群英会的帮助,希望能够让福王朱常洵当上太子。

李秘非但想明白了这一点,他甚至很清楚,最终胜利的会是朱常洛,而朱常洛当上皇帝只是短短二十几天,便因为红丸案而暴毙,若换成福王朱常洵来当皇帝,或许会长久一些,但福王也有着自己的性格缺陷。

朝堂上文武百官虽然也不全是好人,但这么多人反对朱常洵当太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直接来看,起码能说明朱常洵并不符合当下群臣们的期许。

也就是说,福王朱常洵在文武百官眼里,不会是个好皇帝。

因为朱常洛是万历皇帝一时冲动,临幸了宫女才生下来的,万历皇帝甚至一度否认,不承认这个私生子,所以朱常洛才战战兢兢,多年来都受到了冷落。

这种身份在朝臣们的眼中,也并不是很正经,人福王朱常洵毕竟还是皇帝陛下与郑贵妃生的,朱常洛的母亲却只是卑贱的宫女,甚至连姓甚名谁都没几个人知道。

若不是圣慈太后一直维护关照,朱常洛这个皇长子能不能安然长大还是个问题。

所以李秘对于谁当太子,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在意,可如果群英会参与其中,他就不得不去关注了。

看着有些得意的周瑜,李秘终于是将筷头上的菜塞进嘴里,慢慢嚼了起来。

“我确实想明白了,不过我也说过了,我只是个小人物,神仙打架跟我没甚么关系。”

说到这里,李秘又朝周瑜道:“而且有一个问题我也一直不太明白,你为何就不能放过我?我只是想当个捕快,安心查案子,一世平庸,也不会阻挡你们的道路,你为何就不能高抬贵手?”

有人亡命,有人喋血而我推开沉沉棺盖》小说在线阅读_第2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画虎龙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有人亡命,有人喋血而我推开沉沉棺盖第2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