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万历皇帝为了国储的问题,也就是国本之争的过程当中,与朝臣争执不下,因受廷杖而死的官员那是四只脚都数不过来的!

然而即便如此恐怖的一种刑罚,却总有文官趋之若鹜,想要借此来青史留名,便是海瑞,不也抬着棺材来做事么?

之所以罗嗦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名声对于文官而言,是多么要紧的一个东西,由此可以想象,当李秘揭破范重贤与吴白芷丑事之时,范荣宽是何等样的不安与愤怒了!

“你胡说八道血口喷人!你说撞见便是撞见?秋冬那使女是个卑贱之人,生性淫邪而无信,对东主不忠,跟你这个卑贱的捕快不干不净地搅和在一处,尔等的话又岂是可信的!”

李秘闻言,也不气恼,反而笑道:“范大人,你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布政使,出口如此粗鄙,实在有辱斯文,不过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似我等卑贱之人的话,又岂是可信的。”

李秘说范荣宽有辱斯文,后者还有些气恼,可听得李秘后半句,却又有些疑惑不解,这听起来倒像是李秘要认输啊。

不过周瑜却皱起眉头来,因为他已经知道李秘的策略,正想要开口打断李秘,然则终究不够李秘快。

李秘看似示弱,紧接着却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了,我再卑贱,好歹也是个捕快,秋冬再卑贱,也是吴将军府上的奴婢,总比一个甚么厨娘要高贵吧?”

李秘如此一说,范荣宽也陡然意识到自己钻进了李秘的圈套!

果不其然,李秘接着道:“既是如此,连我和秋冬的话都不可信了,区区一个蝼蚁样的厨娘之言,又如何能信得?又如何能作为呈堂供词!”

李秘这是将范荣宽带入了两难的境地,若他坚持厨娘的话可信,那么李秘的话也同样可信,也就意味着他的家丑算是落实了。

而如果他反驳李秘所揭破的丑闻,坚持认为李秘和秋冬身份卑贱而不可信,那么厨娘的供词就更是不可信,无论如何,李秘都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口舌之争,本也无关紧要,但已经涉及到范家声誉,又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激烈争辩,众人便是想充耳不闻也是做不到的。

辩论这种东西虚头巴脑,很难想象能够成为呈堂证词,但古时断案是口供为王,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严刑逼供而屈打成招的冤案了。

只要嫌犯亲口认罪,便能够定案的年代,口舌之争也就不再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了,更何况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场之人可都是见证!

范荣宽环视了一圈,发现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盯着自己,盯着自己身后的儿子范重贤,以及儿子身边的吴白芷,脸色顿时难看到了极点!

因为这些人似乎都已经相信了李秘,即便不相信,可这个事情被揭发出来,他已经有些丢人现眼了!

可别小看了舆论的力量,在古时,有多少人是被绯闻害死的,一些个寡妇因为受不了别人的风言风语就投河悬梁,这种事情也是层出不穷,更何况是范荣宽这样的官员!

吴惟忠的案子或许真的只是被污蔑,但同样会给吴惟忠带来不好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范荣宽自然也是有效的,甚至于对范荣宽的伤害要更大一些,因为吴惟忠是文官,他更注重自己的清白!

范荣宽此时也是无地自容,却偏偏高居首席之上,想走便是认输,可又无台阶可下,想要辩驳,却又无言以对,真真是窘迫到了极点!

可以说从他踏入仕途至今,这位布政使大人就从未受过如此巨大的羞辱!

而此时周瑜终于站了起来,走到李秘的跟前,朝李秘道。

“李总捕果真是厉害,竟然连这种事都能撞见,据我说知,李总捕当时可不是吴惟忠的弟子,又未正式拜见,私闯指挥使衙门,这个罪名么……本都督也不熟悉大明律法,范大人久在地方,想必是清楚的,不知该处于何罪?”

范荣宽没想到周瑜只是短短三两句话,竟然就扭转局势,化被动为主动,甚至完全可以据此将李秘锁拿起来!

李秘心头一紧,没想到周瑜竟然会知道这一层!

他当时确实是潜入指挥使衙门,才撞破了范重贤与吴白芷的奸情,可问题是,当时李秘是孤身一人,周瑜又怎么会知道!

李秘细细想来,不由将眸光转向了青雀儿!

是的,当时青雀儿便跟着自己前往嘉兴府,本以为青雀儿自己措置私事去了,也不见踪影,如今看来,青雀儿是跟踪自己了!

起初李秘也不清楚青雀儿到嘉兴府的目的,知晓青雀儿的真实身份之后,李秘也能够猜得出来,他必定是要去寻吴惟忠的麻烦了。

如此一联想,青雀儿极有可能跟着自己进入了吴惟忠的府邸,李秘见到的,青雀儿自然也就见到了!

只是当时李秘还未遇到周瑜,周瑜却连这件事都知道,要么是周瑜决定将李秘纳为己用,让青雀儿事无巨细都说了出来,要么就是周瑜其实早就设计好,青雀儿潜入吴府的目的根本不是找吴惟忠麻烦,而是单纯跟踪李秘!

若是前者也就罢了,无独有偶的巧合,也没甚么奇怪,可若是后头那种可能的话,便更加确定周瑜早就盯上了李秘,这才让青雀儿监控自己的一举一动!

李秘倒是想反驳,可诚如他挖的陷阱一般,自己刚刚才让戚楚和青雀儿相认,虽然戚长空并不承认这份关系,但所有人都已经知道,戚长空就是戚胤的孙子,更是周瑜大都督的剑侍,李秘又如何能说戚长空的话不可信?

范荣宽自然是熟知大明律的,当下也是欣喜若狂,因为大明对私闯民宅毁坏他物的处罚是极重的,更何况李秘身为捕快,却私闯官署,更是了不得的大罪!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穷苦人出身,当了皇帝之后为了普法,便用“以案说法”的方式,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将法律条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编纂出来,编成了一部《大诰》,这部律法书籍几乎是每家每户一本,甚至于家中没有《大诰》都是犯法!

所以在场所有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奴婢,都知道李秘今番是要遭殃了!

李秘既然敢将范重贤与吴白芷的丑事揭破,自然是料到会有这么一茬儿,这桩丑事确实有着莫大的威力,但同时也会给李秘带来麻烦。

便诚如周瑜适才所逼问的那般,李秘若非私闯指挥使衙门,又岂能撞见这一幕?

若这事情是真的,那么李秘就会因私闯官署而被抓,一个罪犯的话又如何能够成为证词?

而李秘如果懂得明哲保身,那么只能放弃自己的说词了。

然而李秘又岂会无的放矢,戚长空虽然跟踪自己,目击了李秘潜入指挥使衙门,但他自己同样也是非法闯入,戚长空的证词根本就起不了任何作用。

而如果范重贤和吴白芷出面作证,便无异于自己承认了丑事,他们是如何都不会这么做的!

李秘能够想到的事情,周瑜不可能想不到,那么他又为何还要提出这一点来?

李秘对周瑜的套路并不陌生,但对这个男人仍旧有些捉摸不透,与之对弈便如同围棋或者打桥牌,虚虚实实,也不知道他是确有底气还是虚张声势。

吴惟忠是今番剿匪的大功臣,为了争抢军功就构陷吴惟忠的事情,只怕范荣宽等人也做不出来,毕竟吴惟忠是指挥使,又其实这等拙劣的栽赃陷害所能污蔑的。

有人亡命,有人喋血而我推开沉沉棺盖》小说在线阅读_第2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画虎龙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有人亡命,有人喋血而我推开沉沉棺盖第2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