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021:58:00
第十六章
老五的话让我很纳闷?“什么叫一家都是钻山洞的?”而且似乎老五对谢尔盖的出现并不吃惊,互相还很熟稔,这是怎么回事?
谢尔盖看到我一脸惊讶的样子,微笑着询问我有没有受伤,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他满意地拍了拍了老五的肩膀,老五有些不屑地“哼”了一声。
我想抓紧时间询问谢尔盖许多困扰着我的问题,他有些不耐烦,迅速阻止了我,提醒我们,最关键的是想办法出去,离开这儿。
我想想也是,下面漆黑一团,,加上施劳贝辛格中校中弹身亡,局面已经完全失控,还是尽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好。
谢尔盖招呼我和老五跟着他,钻出我们藏身的洞穴,贴着洞穴的岩壁小心地往前行进着。不远处,依旧响着零星的枪声,在空荡的地下洞穴里显得那么恐怖和揪心。
很快,谢尔盖带领我们来到一处木结构的梯井台,那是过去修建地下建筑的工人为了运输建筑材料而架设的一种脚手架,借助手里的手电光,我看见这个梯井保存的依旧完好,我伸手晃了晃这个梯井的木框,纹丝不动,质量令人放心。谢尔盖招呼我们跨进一个篮筐里,然后,解开栓在篮筐边的绳子,用力摇起篮筐边的一个轱辘,很快篮筐便载着我们摇摇晃晃地往地面升去。
随着篮筐越升越高,我们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虽然四周依旧漆黑,但是不知为何四周的岩石壁上都散发出一层淡淡的绿色光晕,不是很亮,但是这么多的光点,也依稀照亮了这个地下深坑的轮廓,尤其是那个高大的石碑,在我们的面前十分的醒目和突兀。
老五此时已经换下摇的有些吃力的谢尔盖,拒绝了我接手摇的建议,卖力地摇动控制篮筐升降的辘轳,黑暗中,我隐约看见谢尔盖的扶着篮筐注视着四周,我乘机赶紧追问谢尔盖,如何对这下面的情形如此了如指掌?
他反问我,知道那些散发着绿光,还能摆脱地心引力的石块是什么吗?我确实也很想知道,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
他问我听说过的“Eben-ezer”(以便以谢)这个词么?我点点头,在旧约中《撒母耳记》记载:古代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争战,眼看就要面临惨败,就在这危急时候,撒母耳起来劝告以色列人悔改、离弃偶像,将心重归上帝。神显出奇妙的能力,打败非利士人,转危为安。古以色列认为成功完全依赖上帝的神迹作为,当取得完全的胜利后,撒母耳就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立了一块石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Eben-ezer,据说这块石头自此被神所庇佑,成为了古代以色列人的神石,这块神奇的巨石据说可以流出水供人解渴,将巨石的一小块石头放在田里,可以使农作物丰收,没有灾害;甚至有人将石头每天放在皮鞋里,能使皮鞋几十年不破损……类似的“神迹”不胜枚,以此证明耶和华一直在保佑着自己。
回想到这,我诧异地看着那些四周散发着绿色光晕的石头,猛然间,我失声问道“天,你不会说这些就是那‘Eben-ezer’神石?”
虽然看不见谢尔盖的反应,但是他沉默不语的神态已经回答了我。我似乎想起,后来随着罗马人的入侵,这块Eben-ezer神石并没能阻挡罗马人的铁骑,最终也下落不明了。
“是的,拉利贝拉(埃塞俄比亚的第七代国王拉利贝拉,就是他宣称遵照神谕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岩石高原上,动用2万人工,花了24年的时间凿出了这11座岩石教堂)执政后,据说意外获得这个‘Eben-ezer’神石,但是他担心会有敌人夺走这块神石后对自己的政权有危险,于是下令将这个‘Eben-ezer神石’凿碎,丢弃在这个深坑里,并在深坑的上方修建了这座玛利亚教堂,希望能永久地借助神石的威力,巩固政权,让自己的王国千秋万代。”
我出神地盯着那些绿盈盈的石头,胡乱想着是不是自己也该带块石头走,沾沾运气?忽然,身后的老五嗡声嗡气地插嘴道“那么中校带我们来是不是就是想找这这个‘Eben-ezer’?他又是想做什么呢?”
这也是我想问的,我立即醒过神来,想知道谢尔盖的回答。
“其实,那位施劳贝辛格中校的任务比你们想的要复杂多,找到块‘‘Eben-ezer’,只是其中之一,因为根据情报,卡姆勒博士设计出了一款新式的飞行器,这个飞行器结构奇特,所用的动力并不是常规的航空燃油,而是一种矢量推进系统,这种推进系统燃耗巨大,普通的燃料根本无法支持其长距离飞行的需求,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能源,才能满足飞行器的高速飞行以及特殊制动的需求。”
我恍然大悟,明白为什么当施劳贝辛格中校发现了这些不一般的包裹着绿色光晕的石头时候那么欣喜若狂了。
“你说的卡姆勒博士是不是号称‘孤狼’的党卫军汉斯·卡姆勒德国将军?”老五一边吃力摇一边抛出了个疑问。
“是的,这家伙原本是修造房屋的工程师,后来因为修建集中营被希姆莱看中,调到了身边,主要就是负责一些秘密武器的开发和研制任务。”谢尔盖回答道。
“哼,就是这家伙,是坚定的纳粹极端主义支持者,也是反对德国对华援助的主要支持者,他还多次要求德国迅速与日本结盟,彻底将远东地区交由日本管理,早就想干掉他了!要不是……”老五显然意识到自己有些说漏了嘴,急忙闭嘴,不再吭声。
我想起他之前那句嘲笑谢尔盖一家都是“钻山洞”的话,意识到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秘密。碍于谢尔盖就在身边,我不好直接发问,于是忙贴上去,热情地要求和老五换下。
老五正好也累了,就和我换了下手,虽然深坑的高度算不得有多深,但是三个人的重量还是让每个摇升降辘轳的人都吃力不已,篮筐也只是一点一点地往上缓慢抬升。
在淡淡的微光中,那块高耸的石碑的影子映照在我们眼前,我也很好奇,这么深的坑里修建了这么一座高大的石碑究竟是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