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012-2-1019:08:00

第五章

就这样,我乘坐了一架苏联军机来到了这座熟悉的城市,基辅。

再次来到基辅,这里已经有些不一样了,许多战争中毁坏的建筑并没来及全部修补完,有些已经完全废弃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曾在二战中由于双方的激战,毁坏严重。1941年,苏军与德军经过80天激战后,德军占领基辅。1943年,苏军完全解放基辅。战后,苏联政府授予基辅“英雄城市”称号以及金星勋章和列宁勋章。

但是战争的创伤是需要慢慢弥补的,战后的苏联还有无数的城市需要重建,所以,当我看见时候的基辅,是一副百废待新的模样。

让我意外的是,车子越过,透过第聂伯河大桥,我能远远看见索菲亚大教堂那熟悉的金色的葱顶,整体建筑似乎完好无损,这让我十分惊异。我知道二战期间,这里是著名的几个“血肉磨坊”战役最为惨烈的地区,也是苏军较为惨烈的一次战斗,是德军对苏军西南方面军实施的一次超大规模围歼战,甚至被战争史誉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整个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这次战斗中,德军歼灭了苏军5个集团军,俘虏了近50万人,装甲车辆超过1000辆,火炮等战斗物资不计其数。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以及参谋长图皮科夫将军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全部牺牲。德军只损失10万余人。

这次战争虽然胜负明显,但是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苏军因此战的失败,致使南部战线完全陷于崩溃,使得德军长驱直入,打的俄国人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力。从而让德军直接逼近了莫斯科,而基辅战役的胜利也为德军从1942年开始的持久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物质条件,正是德军占领了基辅,丰富的粮食、资源不仅无法为苏联战争机器所用,相反支持了德国的战争机器,同时还为德军进攻高加索油田提供了前沿阵地。

但是也有人提出此次战役也分散了入侵莫斯科的德军兵力,有效地阻碍了德国闪击战的速度,为后方的兵员抽调以及军事工业生产都赢得了时间。

我知道,从来历史都是属于胜利者的,任何事物的好与坏都是胜利者意识形态的体现。无论怎么评价这样的战争,毕竟几十万人鲜活的生命没有了,“一将功成,万骨枯”中国的这句话或许是最好的注解了。

我还在车上胡思乱想着,“谢尔盖同志,可以这么称呼您么?这比喊您的中文名字叫起来顺口,也亲切,呵呵”。坐在我身边的大校弗拉索夫十分热情地询问我

“呵呵,好的,这是个英雄的名字,不是么?我很荣幸!”我随口回答道。

车子很快横穿了整个城市后,稳稳地停在了索菲亚大教堂的门口,那里早被戒备森严的士兵包围了,自从十月革命后,东正教因为意识上的差异,很快就成为了新生政权的对立面,里面的神职人员要么被驱逐走了,要么就被关押了起来,索菲亚教堂也不例外。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盘查,我们来到了教堂的的二楼,原来的神职人员的休息室,那里已改造成立一个临时的秘密研究室,里面挂着一些地图和各种奇怪符号的图纸,一群军人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

弗拉索夫带领我来到一个身材高大,佩戴有将军军衔的人面前,敬了个礼后,向这个人汇报“将军同志,我们奉命将谢尔盖同志带到,请指示!”

这名将军认真的盯着我看了一会,咧开嘴笑了,张开双臂,同样给了我一个结实的“熊抱”,勒得我又喘不过气来。我心里暗暗咒骂了一句,再多几个这样的家伙,只怕我真的会被这些粗壮的俄国佬给勒断气了。

“欢迎你啊,谢尔盖同志,我们知道,这里是你故地重游了,呵呵,是不是可以再给我们讲讲那个神奇的故事呢?”

我脑子里一下子就冒出了当年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我和导师与其他德国专家同机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表情忧郁的色忧郁,一头红发的年轻人,他似乎更像是名学习艺术的大学生,不像其他飞机上那些矜持自傲的专家一般趾高气扬。他斜靠在座位上,目光呆滞,抬头望着飞机的机顶,似乎想着什么,别的人的交谈,他一句也没加入。途中,我和他有过几次目光交流,看的出,他对飞机上有个东方人面孔十分惊奇,但是由于互相不了解,加上旁边有个党卫军军官在,我们并没有交流。但是,我注意到自己的导师似乎对这个年轻人在飞机上十分的有兴趣。

不算漫长的飞机航程,让我逐渐搞清楚了同机的,除了导师和我,竟然有当时德国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海森堡博士以及罗姆和一些党卫队的军官,而那个忧郁的红发年轻人,我并不清楚他的来历,只是见那些党卫队的军官对他非常客气,实在很难理解。

飞机停在基辅机场后,一群苏军军官迎接了上来,德国人和俄国人十分夸张地互相拥抱问好。然后分乘几部军车,在一队武装卡车的带领下,我们穿行过第聂伯河桥,绕过几个街区,便来到了一处大教堂,教堂主建筑是个高大的塔楼般的金色葱顶建筑,白色的外墙映衬着金色的穹顶,非常的明显。教堂的四周一圈石头砌成的辅助建筑。

导师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了,这是俄国东正教最著名的教堂,一般东正教的教堂有几种形状,每种形状都有一种特殊的神秘的意义,而每间教堂一般都只采用一种形状。最常用的是椭圆形或矩形,东正教教堂葱头圆顶是该类建筑最为普遍的形态,其葱头圆顶数量均出自圣经故事,有3头、5头、13头,各有其说法和依据,俄罗斯大教堂葱头最多的达到33个,象征着耶稣在人间生活的33个月。

教堂四周是一群荷枪实弹的红军战士,已经设置了路障和检查卡,当时还没进入战争状态,因此这样的情形在当地是一件非常特别的情景了。

苏军这里的接待人员是一名自称莫洛托夫的将军,他的态度有些倨傲,可能是对当时之前德国人的设备没能发挥效果,有些不屑一顾。他一手端着个盛满伏尔加的酒杯,一手夹着根纸烟,表情极为傲慢的冲着我们点了点头,就招呼身旁的一个中校招待我们,自己则继续看着文件。

导师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将手插在自己的外套口袋里,一脸的漠然,罗姆和几个党卫队军官面色阴郁,十分不高兴,互相交头接耳了起来,就在这时,几个苏军军官忽然惊呼起来,只见那莫洛托夫的杯中酒竟然翻腾起来,不可思议地在没有任何外力影响上泼洒到了莫洛托夫的将军的脸上,他手中的纸烟也突然冒出了火花,燃烧了起来,他赶紧将烟丢弃在地上,掏出手绢擦拭脸上的酒,样子十分狼狈不堪。

这莫名其妙的一出,让四周的俄国人面面相觑,想笑又不敢笑,而我身边的德国人却开心的爆笑起来,尤其是几个党卫队的军官笑的非常肆无忌惮,让那俄国将军十分下不来台。很快所有人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了,因为,所有人都注意到那个面色冷峻,一头红发的年轻人显然就是麻烦的制造者。他双手插在口袋里,一脸冷漠的盯着那手忙脚乱的,咒骂不已的莫洛托夫将军,轻轻用俄语说了句“如果你能客气点的话,我想或许我可以帮你换杯喝的!”

莫洛托夫将军气急败坏,快速抽出配枪,打开保险,冲着这个红发年轻人拔枪就射,旁边人还没来及阻止,只见这把射向红发年轻人的手枪枪管竟然凭空扭曲成一团,子丨弹丨根本射不出去。大家将眼神又转到哪红发年轻人身上,见他左手平伸,手掌张开正冲着莫洛托夫将军。

“将军同志,请您冷静,如果不是我刚才手下留情,这把枪就不是现在的模样,想象下,如果它忽然炸膛了呢?”红发年轻人不紧不慢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后怕不已,如果莫洛托夫将军在这里意外死亡,对两个国家来说,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和麻烦。

莫洛托夫将军也从暴怒中逐渐缓和了下来,他总算想起来一件事“孩子,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到我们这里?”

“将军阁下,我叫谢尔盖·弗龙斯基,我曾经是俄国人,是你们杀害了我的全家,让我成为了孤儿!”

摩罗街(2012世界的逆转)》小说在线阅读_第1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摩罗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摩罗街(2012世界的逆转)第1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