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苏州古城建于春秋末年,吴王阖闾请来伍子胥选址建都。伍子胥相土尝水,选择了当时的吴县。吴县坐落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和太湖之间,水密布,西北、西南有虎丘山和狮山,地势呈西高东低。”
叶川划,示意道:“从高往下看,整个城市,坐落于一个巨大的窝穴之。不仅是得水而已,还能够藏风。”
“太湖像一个大的蓄电池,源源不断地吸收、储存生气,然后通过三条主要大江进行排洪和送气。北边有娄江,东边有吴淞江,南边有东江。”
“这三条主要大江属于水龙的干龙,流速大、河道宽,不适合结穴。而三条大江分支出来的支流,属于水龙的支脉,这些支脉会获得太湖输送出的生气,适合结穴。”
“水龙结穴有几个特点,第一,在支龙,不在干龙。第二,在两水交汇处结穴。第三,取静水或流速缓慢、曲屈环抱之处结穴。苏州古城选址在太湖之东,也选在了水龙的结穴点,所以两千年来人们生活始终富足安宁。”
“当然……”
叶川微笑道:“天然结穴,也要与城市契合,才能够产生巨大的气场,福泽百姓。虽然说,平洋没有山,结穴更快,发福更久。但是福泽绵延两千年,也太夸张了。”
“这其,肯定与城市的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叶川评点道:“苏州之富,不仅是在于山水形势,更与城市格局有关。”
“城市的格局……”
张扬愣了一愣,若有所思,惊讶道:“老板,你的意思是,这城市之,也有风水布局的存在吗?”
“对。”
叶川点头,笑着说道:“风水平洋龙,在修建城市的时候,有个基本的原则,是所谓的坐空朝满,你明白其的意思吗?”
“这个当然明白。”
张扬连忙道:“坐空朝满,与坐满朝空相反。坐满朝空,是背椅靠山,朝向空处,以空荡荡的地方为明堂。而坐空朝满,意味着,背后没有靠山,以山头为明堂。”
“没错,是如此。”
叶川笑道:“苏州城,是这样的格局,倚太湖而建,朝向各处山峰。所以整个城市的地势东边平原高。”
“在古代的时候,整个古城是八陆门、八水门的构造。陆门且不提,那是根据当时的出行、军事需要,设立的。”
叶川慢声道:“真正要注意的,却是苏州古城的水门。”
“水门……”
张扬迟疑道:“这水门,又有什么讲究?”
“水门的设立,那是与风水形法契合。通过水门把太湖的水引进来,再通过三纵三横的水河道输送到城内四面八方,这些河道屈曲环抱,引水进城的同时也是引气进城。”
叶川感叹道:“所以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引水进城,水在城内缓缓流动,蓄积吉气。泄洪时,通过河道,把水往下游排出,相当于化解煞气。”
“一边纳吉,一边化煞。”
叶川由衷道:“整个城市,时常保持最旺盛的生气,何必不兴旺发达。”
“……原来如此。”
一时之间,张扬也十分的感叹。
“……不对呀。”
冷不防,张扬反应过来:“老板,你刚才,好像是说……苏州古城。可是现在,苏州已经不是古城了……”
苏州在近几十年,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整个城市,千万人口。占地之宽广,肯定是古城的几十倍。
况且,城市的建筑,摩天大楼什么的,更是分布四周的地区。嗯,主要是古城区之内,不允许有过高的建筑。但是新城区,没有限制了。
总而言之,城建之发达,不逊色于国际大都市。
这种情况下,哪怕古城有什么风水布局,也不应该保留至今呀。
“……所以说你脑子不开窍。”
叶川忍不住翻白眼:“我说了,这是平洋龙风水,水才是关键。古城哪怕化成灰,只要城的水道没有破坏,其的形势,肯定不变……”
“啊!”
张扬骤然一惊,豁然开朗:“所以说,古代的风水格局,至今仍在?”
“没有那么夸张。”
叶川笑了,慢声道:“变化肯定是有的,毕竟千年沧桑,城市地貌,肯定有些变化。但是我这两天,仔细留心察看了,也发现了一些残留。”
“我怀疑那是历代的高人、风水大师之类,刻意维护下来的,以保持苏州城市的风水气运流转,让城市充满生机活力……”
叶川笑道:“这也正常,如果苏州这样的大城市之,没有高人坐镇,我是不信的……”
“是,是。”
张扬深以为然,小声道:“要知道,很多人以为,苏省的省会是苏州,而不是南京的……真正要论名气,苏州不见得南京差呀。”
“哈哈,行政的分割,与我们无关。”
叶川摇头,轻轻一笑。地域之,扯不清楚的,哪里都有。
他真正关心的,却是另外的事情……
第720章玄空飞星
“好了,闲话说完了……”
此时此刻,叶川的表情一正,沉声道:“张扬,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观察苏州的风水形势吗?”
“呃……”张扬摇头,自然不清楚。
这三四天来,他跑着叶川,几乎把整个苏州城跑遍了。
累不累,有没有收获,且不提。
关键是,困惑啊。
“因为我看了城的桥巷分布,确定了……”叶川认真道:“整个城市的格局,非常符合天星风水的法则。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可以说,当年筑城的时候,是以城池契合天的星象成形,也是所谓的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理念……”
叶川微笑道:“这个理念,贯穿了苏州城两千年,却没有丝毫的更易。”
“这说明了,历代的高人,都清楚的意识到,这风水形法非常契合苏州的形势,不需要有什么变动。毕竟风水大局,合适的是最好的,胡乱的变动,说不定不吉反害。”
叶川轻叹道:“由于可见,当年负责筑城的伍子胥,不愧是千古名臣。从他开始,奠定了苏州几千年发展的根基。所以算他作古多年,但是今日的苏州城百姓,也要感谢他的恩德……”
“伍子胥,我知道呀,一夜白头,兴吴灭楚,很厉害。”张扬连连点头,然后迟疑道:“只不过,老板你是不是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他怕叶川,见猎心喜,本末倒置。
“放心,没忘。”
叶川笑了,目光眺望远方,一片烟波浩淼的湖泊,正是太湖。
宽阔的苍茫大地之,一道道河流纵横,汇入太湖之,又从湖流出,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水。热闹的苏州城,是伫立在这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