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反应过来,急忙问道:“怎么印证?”
叶川没说话,只是在随身的背包,取出了一扎东西。
“香?”
乍看之下,张扬愣住了。与此同时,叶川用打火机,把一扎香点燃了。浓浓的烟气弥漫,有些熏人。叶川眯着眼睛,把一扎香小心翼翼插在了石像边的凹槽。
香烟升腾,蜿蜒直,充斥在狭小的庙。
香气扑来,张扬却愣住了。他想不明白,叶川在做些什么。不过,他也知道,叶川肯定有什么深意。他不懂,也干脆沉默不言,仔细的凝视。
浓浓的香气,好像烟雾一般,升腾到半空,以至于让石像一片朦胧。
除此以外,在张扬的眼,一切正常,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他看了半天,最终忍不住问道:“老板,你有什么发现?”
“……有。”
叶川的回答,也是张扬惊喜交集。
“发现什么了?”
张扬急忙打听,也不觉得惭愧。毕竟叶川他厉害多了,有发现太正常了。他实力浅薄,还要多学习……
叶川瞥眼,然后提醒道:“你没发现吗,这烟……的痕迹,有古怪。”
“诶?”
张扬愣了,哪里古怪?
他不再问了,而是认真的研究。
烟……
痕迹……
打量了片刻,张扬心一动,立即惊声道:“对了,这烟……怎么没散。”
此时此刻,他才后知后觉。只见充斥在小庙的烟气,竟然有结成云雾的痕迹,这未免太过于反常。
如果说,在香火鼎盛的寺庙,有源源不断的香火升腾,那么烟气成云,也不算稀。可是这小庙,只有一扎香而已。
一扎香的烟气,哪怕香的质量再好,也不可能凝聚成烟雾呀。
刚才,他忽略了这点,在叶川的提醒下,才反应过来。
一时之间,张扬又惊又怔,想前,又想后退,进退失措。他勉强稳定心神,又小声问道:“老板,这情况,有些诡异呀,是好是坏?”
叶川笑了,没有回答,而是回过头来,看向了村子的方向。
适时,他开口道:“张扬,我之前说过,螺谷村的山谷,其实是为了修建地宫,才挖成了山谷的形态,这是先秦以前,夏商周时期,较普遍的葬法。甚至于古时期,传说的炎帝黄帝尧舜大禹之类,都是这样安葬的……”
“说起来,那也算是古制。”
叶川忽然问道:“你知道这样的古制,为什么会被淘汰吗?”
“呃?”
张扬愣了,不解其意,不过还是按自己的理解,迟疑道:“是因为……这样的葬制,太耗费劳力了吗?”
毕竟不管是挖大坑,还是修了地宫之后,再填封土种树,都是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
历史书,有明确的记载。一个皇帝,在登基即位的时候开始,开始帝陵的修造了,有些宏大的陵园,一直修到皇帝驾崩,还没有彻底完工。
由此可以知道,帝王陵的工作,有多么的繁重。
一个帝陵,对朝廷来说,那是沉重的负担。所以从汉代开始,有皇帝提倡薄葬,改制,开始了凿山为陵的形制,后世帝王效仿,形成了习俗。
从那个时候开始,以人工封土的古制被淘汰了。
“耗时费力,这只是原因之一。”
叶川摇头,然后慢声道:“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是……挖坑造地宫的方式,较容易伤了龙脉、泄地气……”
“要是挖得太深,龙穴破碎之下,岂不是有违初衷?”
叶川解释道:“要是挖得太浅,地宫又不能修得太大,免得不好填封土。所以当有人,想出了凿山为陵这个妙招之后,古制陵园造式,只有淘汰的下场。”
“哦。”
张扬懂了,又有些不明白:“可是……你说的与这事,又有什么相干?”
最起码,他不能把其的关联,串起来。
“有关的。”
叶川眼光亮闪烁,散发出睿智之色:“能够探索发现真龙之脉的人,实力肯定不差。这样的人物,肯定不会犯低级错误……”
这是事实,对于真龙之地的探索,有风水师总结得好。
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众所周知,在深山大泽之,必有真龙结穴。但是古来多少风水师,又有几人能够发现其的奥妙呢?说到底,除了没有机缘,福缘不足以外,最重要的是,没有实力啦。
没实力,眼力不行,说不定能把玉璞当成石头,一脚踢开。
所以说,实力最关键。
有实力的,不仅发现了真龙之脉,还画成了龙脉图,打算扶龙庭呢。
叶川觉得,那个高人,应该是相的杨秀清,作为投资的对象。毕竟当时,太平天国卷席了半壁江山,杨秀清又大权在握,有王者之相。
那么有人投靠,进献龙脉图,谋求世代公侯之富贵,一点也不怪。不要以为,高人一定淡泊名利。在封建社会,张良、刘伯温之类,可是所有风水师的榜样。
“嗯嗯。”
张扬十分认同。
“但是这样的高人,却没有选择凿山为陵,而是直接挖坑修地宫。”
叶川分析之后,再问道:“你不觉得,这事有蹊跷吗?他好不容易,才发现了真龙之脉,怎么敢这样随意呢?”
第620章后手!
“呃……”
对于叶川的提问,张扬了十分的干脆,直接摊手道:“老板,我又不是那个高人,你问我……我问谁去?”
“老板,你觉得这事有蹊跷,那么在你看来……”
张扬反问道:“这事的内幕,又该是怎么样子的呢?”
“我觉得……”
叶川揣测道:“那个高人,之所以放弃了,更好的凿山为陵修造法,却用了古制,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求快。”
“快?”张扬愣了,难以理解。刚才还说,人工封土的方法,非常耗费时间人力。相之下,凿山为陵更便捷。
可是叶川现在又说,古制更快……这岂不是前后矛盾?
“不矛盾。”
叶川笑了:“张扬,你没搞清楚,一些方法,在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善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善法也会变成恶法。”
“凿山为陵,是很好的例子。”
叶川解释道:“在开始的时候,凿山为陵,真的是凿开山,在山里修个墓室,然后安放棺椁,之后把出口堵,算是完工了。”
“但是后来,皇帝越来越讲究,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是修个墓室那么简单,简直是想把整个皇城,都在山腹复制出来。”
叶川摊手道:“这也是为什么,一个陵墓要修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原因。所以到了后来,凿山为陵反而更加的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