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210:30:00
北方臭香蕉:接受你的批评,也希望你能理解,作为一个普通人,写一个故事所走过的艰辛。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43)
我紧跟了上去,突然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在顾青云面前,我像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但我感到在顾青云身上,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气场,让人难以抗拒。
走出了碉堡,我们向着那个巨大的山洞走去。我始终跟在顾青云身后,甚至不敢抬头直视那个山洞,它如同山妖张着巨口,里面是没有尽头的黑暗,似乎可以吞噬一切。
不过,我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沿着地面上的那些电缆一直前进。为了转移注意力,我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电缆,它们伸进了山洞,难道是为了照明,或是在山洞里进行某种施工?
因为地面是斜向下发展的,在我们走出去几十米后,土壤层就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岩石,表面蒙着一层薄薄的土灰,用手抹去后露出光洁平整的岩面,就像是有人精心打磨过一样,能够反射出我们的身影。
我被震惊了,这种地质现象非常的不正常,绝对不是天然形成的。难道是有人刻意修建了这条道路?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蹦出来,而我脚下一滑跌倒了。我手忙脚乱,在身体向下滑去的时候,抓住了身边的电缆。
站起身后,我回头看了一眼,在身后那个长长的划痕上,出现了几缕晶莹剔透的光条。
2011-12-2314:42:00
(44)
我感到十分好奇,又看了一会儿,就低身拉着电缆走了回去,跪在了那几缕光条旁。
它们如同是一层薄薄的水晶,镶嵌在了岩石表面,通体无色透明,没有纹理,下面的岩面清晰可见。
低头看着它们,我不禁愣住了,身体也开始颤抖起来。紧接着,我的身体似乎被猛烈撞击了一下,整个人就惊呆了。
二年前,我曾经在一本地质学图书的彩页上见到过这种物质,它并不是水晶而是柯石英,属于一种二氧化硅体,而对这种物质的注解是,它形成于超高压的环境下,多出现在地幔和陨石坑中。
我用力揉了揉眼睛,根本就不敢去相信自己的判断,柯石英出现在这里,将会代表着什么,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一刻我已经蒙了,就用手去擦拭周围的其它地方,结果发现柯石英随处可见,如同在和我开玩笑。
但是,这怎么可能?我的身体有些僵硬,一动也不能动。
这个时候,顾青云走了过来,蹲下身体用手抚摸着那些光条,道:“它们是柯石英,是在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他看着我,继续说道:“这个地方曾经遭受过猛烈撞击。”
我看着他,点点头,道:“这是唯一的解释,但这可能么?”
“完全有可能。”顾青云抬手指向前面的山洞,语气十分肯定,“包括它在内,都是撞击所形成的。”
我就回头看了一眼山洞,一句话也说不出话来。
“这个地方发生过一次猛烈撞击。”顾青云又道,“那个巨大的山洞,还有这个圆槽型地貌,都是那次撞击所形成的,这是唯一的解释。”
我依然没有说话,开始环顾四周。
顾青云的自信让人佩服,我刚才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却没有勇气说出来。我没有理由去反驳这种判断,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在这个盆地里,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力量,这种超乎想象的撞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为了得到答案,我把目光投向了顾青云,他显得十分平静,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但他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将手掌上的灰尘拍去,起身继续向山洞走去,头也没有回一下。
我起身跟了上去,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到愕然。这个人实在是过于冷静了,一路走过来,他似乎对一切都不以为然,而在柯石英出现的时候,他也只是一句带过,让人难以接受。
当我走到山洞口的时候,不由地停下了脚步,前方是无尽的黑暗,身后是灿烂的阳光,感觉像是站在了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上。而顾青云已经走了进去,我就打开了手电,跟了上去。
走进去大约50多米后,前方出现了一排锈迹斑斑的铁栏杆,约有一米高,七八米长,底部的铁杆插入到岩石中,四周浇上了水泥。
我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走上前双手握住铁栏杆的顶部,用力晃动了一下。它几乎纹丝不动,固定地十分牢固。
紧接着,我用手电照了照地面,那些原本被捆在一起的电缆,这时被分成了四股,沿着四根垂直的铁柱子,攀爬到了铁栏杆的顶部,它们在铁丝的固定下水平铺开,彼此间隔在十公分左右。
奇怪的是,这些电缆在越过铁栏杆后,依然保持着原有高度,相互平行延伸进了前面的黑暗中。
我把手臂伸过铁栏杆,向前面照了照,但除了电缆和地面,什么也没有。不过,前面一定有东西在支撑着电缆,所以它们没有垂下去。
而在这时,顾青云突然说了一句:“电缆上面有编号。”
——————————————————
看故事的,回个帖,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