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草草吃过晚饭,所有人都窝在了帐篷里。为了缓解压力,我们彼此说了说各自的情况,但没有持续多久,就都睡着了。

半夜的时候,我醒过来一次,朦胧中看见顾青云翻了几个身,好像还没有睡着。我看了一会儿,自己也翻了个身,继续睡去。

日出的时候,为了活下去,我们又要上路了。但在出发前,李应龙提出了换人的建议。

他首先问顾青云要不要休息一天,但立刻遭到了拒绝,顾青云说自己还有力气。他接着又来找我,我这个人性子急,无法忍受呆在家里等待消息时的那种煎熬,还没等他开口,我就咬着牙对他说,我有的是力气。

结果李应龙问了一圈,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原班人马再次上路。

营地所在的位置,海拔比那座山峰低了200米左右,我们想要到达那里,就必须先往下走大概100米。山与山之间是相连的,但并不是顶部连在一起。当然了,上面的高度指的都是垂直距离,实际要走的路,远不止这些。

接近中午的时候,我们眼看就要抵达山顶了。但我实在是走不动了,胸口像是贴着一层密集的铁丝网,只剩下了喘气的力气。其他队友也累的够呛,我们陆续坐了下来。

唯独顾青云没有停下脚步,他摇晃着身体,继续向上走去。抵达山顶之后,他的身子一晃,就不见了。

我们摇摇头,继续在原地休息。我以为顾青云很快就会回过头来叫我们,但等了足足有十分钟,也没有见到他的影子。

我坐不住了,起身向山顶走去,其他队友也跟了上来。而当我来到山顶时,看见顾青云正背对着我们,站在山顶的另一侧,低头往下看着。

“顾研究员。”我喊了一声。

他没有回头,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

我感到诧异,快步走到他身边。结果他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依然低头往下看着。

我十分好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是在一瞬间,我整个人僵直了。

(26)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事情,就是见到了违背科学观的现象,而我眼前的一切,如同是一个异域,是那么的不合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加无法相信顾青云的直觉,站在这个山峰上,我们真的是有所发现,而且是极具颠覆性的。

眼前是一个被雪山环抱的圆形盆地,方圆大约10平方公里,盆地底部的海拔比我所在的位置约低300米。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雪线竟然出现在我脚下不到100米的地方。

脚下的山坡上,随处可见散落的碎石,它们半埋在积雪中,形状大小各异。在山坡和盆地的接壤处,躺着十几块巨大的岩石,如同散落在巨大棋盘上的棋子。盆地中是成片的墨绿色植物,其间闪烁着点点波光。

再往远处看,盆地的正对面是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区域。宽约500米的喇叭口朝向我们,而喇叭嘴与对面的山体连成一体。奇怪的是,整个喇叭形区域并不是水平的,它整体稍斜向下发展,里面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我呆呆地看着脚下,眼前这个盆地,本身并不特殊,这在山区十分常见,也十分普通。但在四周与其毗邻的雪山的映衬下,它宛如一个世外桃源,与青藏高原格格不入。

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个诡异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游荡,我甚至突发奇想,自己还在睡梦中。我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了一下,就找到了一个既合理又扯淡的解释,下面的温度很高。

但是,这可能么?

我十分困惑,扭头去看身边的人,但他们已经呆若木鸡了,大家都是搞科学考察的,眼前的一切让人找不到北,毫无理由可言。

“我下去看看。”顾青云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十分坚决。

这一次,没有人阻拦他,我们只是看着他。

顾青云微微一笑,扫视了我们一遍,什么话也没有说,沿着山坡向下走去。我们依然看着他,没有一个人阻拦他。

然而,就在他走下去十多米后,突然间又转身走了回来。他径直走到我面前,对我道:“沈工,你和我一起下去。”

(27)

我看着他,心情有些复杂,既感到为难,又感到兴奋。一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扭头去看其他人,但他们都没有开口,感觉像是默认了。

“你们先回营地,今晚我和沈工在下面过夜。”顾青云望向其他人,“下面的气温很高,不会有危险,我们明早返回营地。在空中救援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必须转移到下面去,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我同意。”李应龙看着我和顾青云,“你们要多加小心。”

“这个我们知道。”顾青云回头看了一眼盆地。

临行前,我和顾青云携带了一些必备物资,一盏煤油灯、一小罐煤油、二把手电、几节电池和几包压缩饼干。千叮咛万嘱咐后,众人就此告别,约定明天中午营地见。

我跟着顾青云,沿着山坡向下走去。我不时地回头,望向留在山顶上的队友,他们一直在向我们招手,很久都没有离去,眼中充满了渴望。

在倾角超过40度的地面上,碎石裹着积雪,脚踩在上面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顾青云走的很快,有时会水平伸展开双臂,脚踩在较大的石头上往下滑一段,如同表演杂技。

不多时,我就不再回头了,注意力全部投向了盆地。我依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同身处在一个神奇的梦境中,担心自己随时都会醒来。

我们一路向下走去,同时伴随着一个奇特的现象,越往下面走,气温就越高,如同从铁棒的一头走向被加热的另一头。

可以肯定的是,盆地里必定存在某种热源,改变了这里的地貌环境。但是,它会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我并没有被它困扰住,因为答案就在盆地里,我们只要走进去就可以发现。

(28)

跨过雪线之后,脚下的碎石失去了积雪的陪伴,被我们带着一起往下滑落,发出了一片哗哗声,如同小规模滑坡。当我们抵达盆地底部的时候,气温已经超过了零摄氏度。

脚下是高原地带所特有的冻土,表面看上去有些潮湿,反射着阳光,但脚踩在上面却十分坚硬。地面上随处可见一丛丛的草本植物,多为小蒿草和固沙草,它们在微风中舒展着枝叶,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那些在山顶所看到的巨石,当我们在它们身边经过的时候,就更加感觉到它们的巨大了。它们的高度大多超过了15米,如同一栋栋奇形怪状的高楼,表面布满了犬牙交错的凸起和裂纹。

我们一直都没有停留,径直向盆地腹地走去,气温也一直都在上升。走出去一百多米后,前方出现了大片灌木丛,它们生长的十分茂盛,有些高度甚至超过了我们。

走入灌木丛后,我们在枝杈的间隙中穿行,身旁陆续出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洼,一眼望去清澈见底。在水洼的底部,躺着跌落下来的枝干,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水草,缝隙中可以看到成堆的白色根系。

我看着身边的一切,实在是太神奇了,就感觉有些冲动,停下脚步蹲在了一个较大的水洼旁。我伸手试了一下水,冰凉而清爽,我洗了把脸,又喝了几口,一种沁人心扉的感觉,精神顿时为之一振,甚至连高原反应也消失了。

秘境——青藏高原科考绝密档案首次披露》小说在线阅读_第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在天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秘境——青藏高原科考绝密档案首次披露第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