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天顺五年六月末,方清泽销声匿迹犹如在人间蒸发了一般,根本处寻其踪影,就连孔不入的密十三也束手策,奈之下,只得临时改变了方案,先行出发,回來再对方清泽进行一番行动,总之正如卢韵之所说的,方清泽毕竟只是个商人,在皇权至上的现实中,兵和政都比钱更有杀伤力,钱只能作为辅助,故而也不担心他会掀起什么大风大浪,不过,此刻的方清泽心惊肉跳,也沒有胆子动作了,安顿好京城的一切后,卢韵之和梦魇带着卢秋桐出了京,向着塞北策马奔腾而去,
京城之中,气氛开始紧张起來,不过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就连朱祁镇也沒有感受到一丝危机感,但曹吉祥的确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之所以如此着急,是燕北从军中继续回到了原先的岗位上,开始彻查贪官污吏,朝纲的正气为之一振,
石亨的余党被一次性清扫了,拔出萝卜带出泥,曹吉祥也受到了波及,但他并沒有继续有所动作,毕竟这是不可避免的,他的人与石亨的余党交错在一起,很难不被处理到,否则就会有碍公正,况且燕北也沒有针对他,只挖出了少部分的人,对大部分的曹系人氏还是比较照顾的,
但很快,曹吉祥就发自己小看燕北了,燕北收拾完了石亨余党,反过头來非但沒有消停,反而更加严格的彻查起了贪官,以及官场中玩忽职守善用公职和徇私舞弊的现象,这下曹吉祥有点慌了,他的人大多数都是买來的官和亲戚关系走來的职务,根本经不住严查,再这么下去,朝中的曹氏羽翼就被削掉了,连自己本家高氏也长久不了,到时候光剩曹吉祥自己孤家寡人的还有什么作为,曹吉祥为此眉头不展连连叹息,
果然这次曹吉祥的人又落马了许多,曹钦开始嚷嚷着劝曹吉祥动手了,可曹吉祥吃不准,突然他想到了一人,正是现在在京城赋闲的朱见闻,若是拉上朱见闻
朱见闻虽然现在已经被削去了大部分的权利,但他依然是统王,统领天下藩王,并且尊贵非凡,不同于世袭罔替,他被重新加封过便更加尊贵了,另外,统王带领过群王做过清君侧勤王护驾的战役,更出征漠北立了汗马功劳,回京后虽然被夺回了兵权,可是为了出于尊重和嘉奖,卢韵之还是给朱见闻留了一队五百人的勤王军,这伙人由朱见闻直接管理,但朝廷发饷钱,不让朱见闻负担,对此朱见闻感恩戴德泪流满面以谢天恩,
之所以朱见闻如此激动那是有原因的,首先永乐大帝朱棣本就是藩王起家,他自然要防卫藩王谋反,坚决不能让藩王把持兵权,重蹈自己的覆辙,所以本來太祖高皇帝所想的勤王军勤王救驾等等措施,被朱棣否决了,收归了藩王兵权后,有的藩王手下的兵不足百人,还都是兼备者家奴院公的职责,素质也多为老弱病残,和现在统王朱见闻手下的精壮勤王军大不相同,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王振把持朝政的时候,朱祁镶就用重金买通王振,组建了一支亲兵卫队,到后期朱祁钰上台后,卢韵之挑动反于大旗,天下皆反就更没人管了,所以才出现了大量的勤王军。要是放到平时,藩王就算是打造大批兵器都是视同谋反作乱。
这是令朱见闻感动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京城之内的兵力很少,自从出了秦如风广亮的叛乱后,京城内的兵量就更少了,全部驻扎在城外保卫京师。京城之内,除了常备守城的军队,御林军,大内侍卫和五城兵马司以外,唯一两支由除朝廷以外人领导的大队兵马,就是密十三的隐部和朱见闻的勤王军了,而明面上的只有朱见闻。这种待遇和尊崇,怎能不令朱见闻感动。
除了朱见闻的名声,这支兵马也正是曹吉祥所看重的一方面,曹吉祥知道既然要兵变就要有人,自己这边安排了一队人马,但是不太保险,必须再找一支人马这才能安心。想来想去,只觉得自己和朱见闻性格坡像,小时候关系也不错,所以先去询问一下朱见闻的意见,也让朱见闻分析一下,时至今日曹吉祥依然没有完全想反,只是在不断痛苦的纠结之中。
曹吉祥知道,自己比起卢韵之来太弱了,他没有想过成功,若能成功必是天佑,他只想拼个鱼死网破,听说卢韵之出京了。他想待卢韵之回来,如果占领了城池就拱手献出去。凭着卢韵之的性格,他一定会格外开恩,放识时务的曹吉祥一条生路,虽然日后不会像现在这样风光,但看朱见闻的待遇,自己也差不了,总之这样的结果总比活活被燕北整死来得好。
当然曹吉祥并不清楚义子曹钦是怎么想的,不过这不重要,曹吉祥相信自己的义子曹钦会听从自己的安排,或许到了最后关头,他不听也得听了。
曹钦联系了城中鞑军,当年朵颜三卫建立后迅速产生了三个新生物品,一个是威名远播的三千营,位列大明大三营之一。另一个就是蒙古私军,非就是大户人家找四五个善战的蒙古人,充为打手或者看家护院的武师,虽然他们不似中原武人功夫那么花哨,但是马刀弓箭外加摔跤近身搏斗,一样好用,好勇斗狠嗜血善战比中原武师尤甚。
第三个就是鞑官了,管理三千营和治理蒙古人通商治安等问题的官员,当然一定不是主管官员,真正的权力在汉人手上,汉人绝对不会养虎为患的。虽然如此,但这些鞑官在大明境内的蒙古人中,还是有很高的地位的,说话绝对的好使。
曹钦拉拢他们就是为了他们手中的蒙古兵,只要说动了他们,就等于说动了蒙古兵,只是现在为时尚早,还不能透露造反的事情,故而曹钦只喝酒不谈国事,渐渐地与性情直爽的鞑官们打成了一片。
有了这层保障,曹吉祥信心满满的来到了统王府,朱见闻没被遣回九江封地,而是留在了皇城根下,一来表示圣上的眷顾,二来也是有监视的作用。曹吉祥并不担心东厂的人,自己就是掌印太监,东厂到处都是自己的人,他担忧密十三的暗哨。
他知道避可避,反而不加隐瞒,越是光明正大越不被人怀疑,这就是灯下黑。曹吉祥大大咧咧的去拜访统王朱见闻,朱见闻出门相迎热情非凡,毕竟是老朋友了。
入了正堂,曹吉祥东扯西扯并不说主题,朱见闻沉吟片刻后说道:“高怀,屋外我都听过了,应该没有韵之的人,有话你就直说吧。”
“见闻,你甘愿做一辈子的闲王?”曹吉祥义正言辞的轻声问道,他也探查过了,的确应当没人,虽然如此依然不敢大意,只敢轻声细语。
“这不挺好的吗?你看我世袭罔替,有吃有喝,有亲兵护卫有自己的府衙,还有统领群王的名号,这是多少人想要而得不到的,我还有什么不甘心的。高怀,你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说了,堂中就你我二人,你还不如实讲来。”朱见闻冷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