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吴璇转移了话题,“我想请你帮个忙”,望着孙媛媛警惕的目光,她笑了笑,“你能不能帮我把徐乃娟的旗袍借过来。”

孙媛媛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仍然是那种做贼心虚的体验,极力推托着。

“我想看看那件旗袍,胸前那一簇花到底用的什么针法?”吴璇解释着,“我们苏绣坊的好几个绣娘都看过,很奇怪的针法。”

孙媛媛不知道说什么好,闻到满街饭菜香味,终于想起了告辞的理由,“不好意思,我回去了,快下班了。”

她没有吃午饭,胃口出奇地差,办事处空荡荡的,拖家带口的同事早早地回家了,除了传达室昏昏欲睡的值班人,中午只余下她自己。鬓角跳跃式地痛,打开休息室的钥匙,把自己扔在床上,不大会儿便睡了过去,随后又醒来,屋子里又湿又热,打开空调,却发现无法启动,忍不住地低低骂了一句。哗啦啦翻动着,从一大串钥匙中找到会议室的,晕乎乎走过去,打开空调,把自己撂到皮沙发上,恶补几天来缺乏的睡眠。

孙媛媛是被一阵敲门声惊醒的,她迷迷糊糊爬起来,墙上的钟表已经三点半了,捋了捋头发,拉开了会议室的大门。湿淋淋地走廊里依然烟雾弥漫,她闻到浓郁的着火味道,禁不住变了脸色。门外站着处长和办事处的同事,看到她安然无恙,紧张的表情立刻松懈了。

火灾是由饮水机干烧引起的。这个休息室孙媛媛使用的最多,她暗自庆幸,幸亏躺在了会议室,否则,小命恐怕要丢了。随后是火灾事故分析会,没有人使用过这个饮水机,她自己也不用,这个饮水机绝大多数只是在大型活动中使用,而上次使用的时间距今至少有十个月了,若是要着火,只怕早就该出事了。

于是,孙媛媛牙关紧咬,冷冷地出汗。

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什么节种类繁多,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动静大、花费多,效果无法预测的艺术搭台、经贸唱戏的前景不大乐观,只不过还是应该承认,在某些特殊行业譬如旅游业来说,这种形式几乎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任你大脑如何清醒,管你以后投不投资,只要到了这个地方,总要先从钱袋子里掏出最起码的旅游消费,赚你没商量。

离“九月街”的开幕还有半个多月,盐水古城的游客已经开始激增。苏绣坊里的游客和营业额也明显增多,店里人手少,吴璇忙完设计,就去店面大堂帮忙接待客人。

大多数的游客进来,大致看一看店面装饰,目光便会停留在四周摆放的苏绣产品上,而后啧啧赞叹,有的便会精挑细选一两样,偶尔有喜欢收藏的会选择一些精心装裱的苏绣精品,而大多数的游客都选择了普通苏绣,这类产品,大批量生产,工艺也差一些,不过是作为一些旅游纪念品购买的。

在店里干了快一年,吴璇从游客的简单对话中便能判断出对方的购买倾向,当花白头发的一对老年夫妇走进来的时候,吴璇迎了上去,她温和而乖巧地打过招呼,便带领两位老人向绣品走过去。两位老人并没有跟过来,而是站在店里最好的一件绣品前,老太太惊喜连连,不住向身边的老伴介绍着绣品的工艺和针法,纯真的表情一如天真的儿童。而所运用的专业术语亲切而自然,一定是行内人士,吴璇微微地笑了,退到一旁,不再惊扰对方。

对店内的布置和装修,老太太颇有微词,不住口地批评。草地上开满鲜花,牛羊看到得却是饲料,欣赏的角度和眼光各有不同,没什么对错之分。老人大概是在怀旧,正要转身离去,忽然停下了脚步,她听到老太太对身边的老伴抱怨着,屏风移走了,打通的大堂里空荡荡,前堂和后厅之间的墙板粗糙没有格调,总之是现今远没有过去的好。

吴璇不禁动容,这位老人家对苏绣坊的布置很熟悉,难道是苏绣坊的老人?或者来过这里?她跟了过去。老太太轻车熟路摸进了里间的工作室,见到伏架工作的绣娘,声音透着惊喜,招呼身后的老伴,“你快过来,我早先就在这个架子干活。”

这的确是苏绣坊的一个老人,只不过当年来到苏绣坊的时候,二八年华,而岁月催人老,如今已近古稀之年,几个绣娘全都围了过来,围着老人家唏嘘不已。讲起40多年前的苏绣坊,老人家仍是记忆犹新。

当年苏绣坊的绣娘,大都来自苏州、丹阳、无锡等地,绣坊里最好的绣娘是苏绣坊的老板专门从杨守玉的丹阳正则女子职中请来的,手艺精巧,把一班子姐妹带的名震盐水古城。当时解放已经将近十年了,由于民族地域的特性,社会主义国有化对古城的改造却并不完全彻底,当时的老板留过洋,专门修习过西洋画,收藏有不少艺术珍品,时常有朋友和画家过来拜访。

“老板给我们看过一副杨守玉早年的绣品《荷花图》,乱针绣,”老太太回忆着,啧啧赞叹,“活儿真是好啊!”

作为一个有近一年经验的苏绣设计师,吴璇自然知道杨守玉在苏绣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想不到早先苏绣坊的老板竟然有如此的品位,她很是神往,忍不住插了一句,“这副绣品还在吗?”

说完后忍不住笑了,这期间经过了40多年,现在的老板只不过是个租赁商铺的商人罢了,和原来已经全无渊源。

“哪里会有啊,后来要改造,老板关了苏绣坊,我们这些姐妹都回家了,听说老板不久就病死了,”

老太太摇摇头,“可怜啊,好人啊,都不知道怎么下的葬。”

众人无语,历史总是这么沉甸甸的,艺术家也好,小百姓也好,终究抵不过时间的煎烤,入土后毫无二致。

“想起来了,老板有个同学当时也在古城,两口子经常过来画画喝茶聊天,一定会帮忙的,”老太太神情释然。

看着身边的几个绣娘,“我们那时候跟你们大小差不多,十几岁的年纪,整天趴在绣架上,云真姐的眼睛都快要绣瞎了,”

老太太一阵感慨,“云真好手艺啊,给那两口子绣过两件旗袍,真是漂亮。”

吴璇象是被点中了穴道,忍不住把脸庞向老太太挨了过去。

人的本性也许就是扬己抑他,而表现在年龄阶段上,应该就是无限制地夸大属于自己的年份,贬低别的时代,当然这种评价往往带有强烈的怀旧和个人色彩。这个老太太很显然把这种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这么说吧,她把自己身处的那个时代弄成了苏绣的巅峰,把如今的苏绣坊说的一钱不值,店里摆设的绣品不是俗物便是垃圾,至于丝绸工艺、针法革新的事通通忽略不计,惹了众怒,几个兴致勃勃的绣娘撇撇嘴,回到了自己的绣架前。

吴璇走到自己的设计台前,拿出那份苏绣旗袍的临摹稿,走到前堂,重游故地的老人仍在环视诋毁身边的一切,她笑了笑,奉上一杯茶,然后把临摹稿递了过去,“大娘,你说的旗袍是这一件吗?”

老太太疑惑地瞅了她一眼,把视线移到了手中的画稿上,杯子里的水惊跳着洒在桌子上,脸色惊喜交加,“是的是的,真的是这一件,银灰色的底料,粉红色的花……”而后容光焕发,不住口地称赞。

苏绣旗袍》小说在线阅读_第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德兰之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苏绣旗袍第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