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胡三太爷便开始修行那六条尾巴。但这里六条尾巴比起福禄寿这三条来说却瘦弱很多,就像完全发育不出来的畸形一般,无论胡三太爷怎样修炼,那六条尾巴就是长不成形。”
“后来,胡三太爷练了几百年,还是没能练成一条。终于,胡三太爷一怒之下便把自己的寿尾咬掉了,硬生生的接在了那六条新尾巴其中之一上。”
“就在这时,它忽然发现,用寿尾接的那条尾巴非但没有长成,另外一条尾巴反而萎靡了下去。这条尾巴本来就细弱,这样一萎靡,就更看不到了。”
“胡三太爷茫然了。它这么一折腾,平白无故丢了几百年的法力,这让老胡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然而,就在它的怒气被灰心丧气所取代后,它发现自己那条刚刚萎靡下来的尾巴竟然又有重新生长的势头了!”
“于是胡三太爷静下心来仔细观察那条尾巴,它的性子也在这种观察中慢慢的平和了许多。终于,又过了一百年,胡三太爷终于看清了在这条尾巴上写着一个‘嗔’字。”
“胡三太爷明白了,这是菩萨赐给它的一个大造化!的确如菩萨所说,这六条尾巴每条都代表着胡三太爷的一种恶念,是为:贪嗔痴怒哀怨。只有将这六种恶念驱逐出自己的体外,胡三太爷才能修成正果!”
“于是胡三太爷重新开始了行善。这一次,它没有刻意再去修炼那六条尾巴,也没有刻意去为自己成仙积累功德。百姓烧香拜它,它会去帮,不烧香拜它,它碰到了落难之人也会施以援手。”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有一天胡三太爷再次见到菩萨时,它向菩萨问起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练成九尾。”
“菩萨笑了,指了指它身后笑而不语。胡三太爷顺着菩萨的手指一看,在自己的身后竟然已经拖着九条尾巴了!就连以前被它咬掉的那条寿尾也已完好如初!”
“菩萨说,‘胡三,你已成仙,可随时前往仙庭,但你舍得了这芸芸众生吗?’”
“听到这话,胡三太爷想了想后放声大笑,它说‘我既已成仙,又何必在乎是否身在仙庭?’于是,胡三太爷叩别了菩萨,成为了一位在凡间终日行善的出马仙。而出马仙一词的由来,也是从胡三太爷开始的。”
“伯母,您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听完王妈讲述胡三太爷的故事,我狐疑的问道,“根据管儿局的记载,九尾狐这类异种在我华夏大地上时有出现,难道它们都是保家仙?都是胡三太爷?”
“你小子怎么那么钻牛角尖呢!”听到我这样问,王妈恨铁不成钢的敲打我道,“老姨儿刚才不是说了吗,我就这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别当回事儿!这些事儿都是成百上千年前的了,只有天王老子才知道是不是真的。”
说到这里,王妈指着我的鼻子教训到,“而且啊,你小子别再在我面前提你们管儿局。老姨儿我是看在你是茅山上清派的份上才跟你说了那么多。你要是只有管儿局这么个官面儿上的身份,老姨儿我才不鸟你呢!”
听到任性老太太这么说,我老老实实的闭嘴了。好吧,老太太,您赢了。
看到我把嘴紧紧地闭住了,王妈继续说道,“胡三太爷的经历是不是真的,管他呢!反正好几百年没听说出马仙升天成佛了,而且胡三太爷这个称号也早就不属于某一条狐狸了。”
“和胡家一样,其他仙家也有对自家大仙儿的尊称,比如黄家的黄二太爷,白家的白老太太,柳家……嗯,现在也有人叫它们常家的常太爷或柳太爷,还有灰家的灰太爷灰太奶。”
“这些称号都指的不是特定的某位仙家。小子,你记住了,一位出马仙如果被人尊称为以上的称号,那就说明它至少也相当于你们道家的小成境了。如果你遇到它们,一定要大礼待之!”
“是,晚辈记住了。”我恭恭敬敬地答道,“那么其他仙家都有什么特点和能耐呢?”
“别急,让老姨儿一一告诉你。”王妈笑道,“下面我们来说说黄家。”
“你应该知道黄家指的是谁,那些黄皮子名声可不怎么好,原因就在于它们太过睚眦必报了。黄家仙擅长幻术模仿,它们幻化出来的人形就算是你们道家的大能也很难分辨真伪。”
“就比如你吧,小小年纪练成元婴可以说天赋已经很不错了,但就算是你再练一百年,突破了分神甚至小成境,也绝对看不出来黄家大仙的真身!”
王妈这话让我大吃一惊。我吃惊的并非是关于黄家仙的幻术,而是她竟然已经看出了我的境界!
要知道我虽然已向王妈自报家门,但却从未提起过我的境界。能看出我是元婴境,那么王慢的母亲,其异火能力一定远高于我!
怪不得王慢被逼债藏了起来,而王妈却悠哉悠哉的仍住在当铺里!想必那些坑王慢的人就算是异侠,也绝对奈何不了王妈!
“伯母,您……看出我是元婴了?”我好奇的问道,“您……是什么境界呢?”
“嘿!小子无礼!”王妈拍了一下我的后脑勺说道,“反正比你厉害就是了,管那么多干嘛!”
“咱们再来说说白家。”老太太扇完了我以后并没有继续计较我刚才的盘根问底,而是继续说道,“东北出马五家里,白家的白老太太应该是最被人尊敬的。”
“其他几家的家仙都会因各种理由偶尔作恶,但却从未听说白老太太有过什么劣迹。据传言,白老太太经常幻化人形,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她教育顽劣之徒,惩治恶人,也救苦救难,所以在东北出马仙中,被供奉最多的并非法力最高的胡家,而是它们白家。”
“至于说在出马仙里最神秘的则是柳家。当然,现在很多人也叫它们常家,这是因为有一种说法,就是:北柳南常。”
“北柳南常这种说法由来已久,相传在明太祖时期,柳家出现了一条具备‘仙骨’的小蛇。对于这条晚辈如何修炼,东北的柳家产生了分歧。”
“柳太爷认为,这条小蛇身上是‘仙骨’,只要按照柳家一脉相传的法门,它早晚有一天能修成出马仙,继承柳太爷的名号。但另一位柳太奶却认为这条小蛇身上是‘龙骨’,它的路是化蛟成龙。”
“为了小蛇将来如何培养,柳太爷和柳太奶争执不下,发展到最后竟然斗了一场法。在斗法中,柳太奶法力稍逊,被太爷重伤。”
“看到伤了自己的老伴,柳太爷也停手了,并默许了柳太奶将小蛇带离了柳家。”
“后来,听南方道上的朋友说,它们那里出现了一个柳家分支。这个分支以常姓自居,它们修的也不是东北出马道。”
“你要知道柳家在所有出马仙家中是最神秘的。它们一般不会出世现身,只会窝在自己老窝里安安静静的修行,而且它们的样子也与一般蛇类几无二致,就算被人见到了,也不会有任何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