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看来你不愿告诉我,但好在我是个女流之辈,我并不如知识分子们那般愚昧无知。七十年前德国、日本和现在的伊拉克一样,都是战败国,被战胜国占领,由战胜国,或者说主要就是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实施了改造,把英美的民主制度引入并硬生生的强加在这两个国家之上。是的,回望七十年前,这是一场美国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是用强硬的独裁手段推进的民主改革,毫无商量的余地,两个战败国只能被动的接受,尤其是日本,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就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他以军人的铁腕推行着日本的民主改造。这听起来很可笑,在人类之前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民主制度的建立要么是沿袭历史传统,要么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革命,从来没有一个独裁的国王自己推行过民主改革。但这确实发生在七十年前的历史当中,它不仅发生了,而且成功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独裁专制的两个国家最终吸收了民主制度,获得了新生。这是美国曾经完成的伟大奇迹,而在完成这样的奇迹之后,美国撤出军队,把权力重新交还给了这两个国家的人民。这难道不值得钦佩吗?请问,那个喜欢标榜道德的国家做到过什么呢?

“有过这样成功的经验,美国在伊拉克身上再次如法炮制在我看来是无可厚非的做法。美国在伊拉克建立起民主制度之后,同样实现了撤军,将权力交还给伊拉克人民。如果说这样的民主改造目前看来并非像当年的德国和日本那样完美,那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没有办法像当年那样取得对战败国压倒性的优势,它没有办法像当年一样施展足够的铁腕,置战败国国内的诸多矛盾于不顾,强行推进诸多改革。这种压倒性优势的丧失并不在于美国实力不如当年,也不在于伊拉克强于当年的德国和日本,美伊的悬殊要远过于当年美国与德国日本的悬殊。造成这种优势丧失的根本原因恰在于这个多极化的世界,诸多强国的存在对美国形成了掣肘之势。七十年前二战刚刚结束,世界上只有两个强大的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便只有美国一家独大,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它可以痛快的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今天强国的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强国并不喜欢美国在伊拉克做的一切,它们惧怕民主制度,它们对人民的力量感到恐惧,它们怀疑其动机不纯,更担心利益被美国独享,因此对其处处牵制。有着诸多顾忌的美国只能在伊拉克实施有限的改革,全然没有当年在处理德日问题上的书生意气。你说美国是个太强势的世界丨警丨察,我倒愿意说美国是个无助的世界丨警丨察。

“理想,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奢侈的。当一个人为理想而拼搏时,你总是可以很轻松的去质疑他的动机和目的。当他在荆棘中劈开一条道路后,这些质疑者们又忙不迭的一拥而上,跟在后面去采摘地上的果实。如果这样的质疑者是一个弱小的孩子那还可以理解,可一个孔武有力的大汉也从事如此行径?

“悲剧由何诞生?悲剧由漠不关心和袖手旁观而诞生。

“民主,尤其是西方的民主,在这个国家成了禁忌。如今,马克思的思想可以在西方不受任何阻碍的阅读和传播,但西方的民主思想在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口中却噤若寒蝉。如果你愿意仔细看一下的话,那些反对民主思想最为剧烈的人,恰恰都是当前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都是当朝的权贵。他们一再告诉我们西方的民主不适合我们的历史和国情,我们这个民族不适合那一套东西,实行那一套东西只会落入对手的圈套,让国家落后和混乱。在他们如此严肃认真的面容和苦口婆心的语调中,你分明看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西方舶来品的谨慎。但同样是这些人,当他们拿着新奇的苹果手机爱不释手时,他们不再想起那套理论;当他们坐在肯德基和麦当劳里满嘴油腻的嚼着炸鸡时,他们不再想起那套理论;当他们坐在别克或者福特的轿车里倍感舒坦时,他们不再想起那套理论;当他们生病在医院接受进口医疗器械的检查和治疗时,他们不再想起那套理论;当他们坐在电影院里为劲爆刺激的美国大片而大声尖叫时,他们不再想起那套理论。这些人,可以接受西方世界制造和产生出来的一切,但唯独不能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你告诉我为什么?三岁小孩也知道,因为其他一切会给他带来享受和便利,而唯独思想,思想会让人觉醒,会损害他的利益啊!

“权贵们努力让我们相信我们是与世界其他民族都极为不同的一个种类,西方能信奉的思想和能实行的制度我们绝没有可能做到。这就像八十年前德国和日本的独裁者努力使他们的人民相信一样。如果是那样的话,德国和日本难道不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最糟糕的两个国家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的先辈又何以能信仰同样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建立起一个共和国呢?如果是那样的话,何以和我们流着同样血脉的那个港口和那个岛屿可以建立起民主制度来呢?

“我一直以为掩耳盗铃和一叶障目是故事书中的笑话,直到长大才知道掩耳真的可以盗铃,一叶真的可以障目。

“我们真的是那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吗?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导致我们竟如此排斥西方的民主制度呢?我想什么也没有发生,我们也是一个普通的民族。你是历史教授,你肯定看过《贞观政要》。贞观七年唐太宗和大臣们讨论该施行什么样的政策治理天下。魏征主张施行仁政,而宰相封德彝驳斥魏征,认为数千年来人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狡猾多变,所以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皆欲化而不能,但魏征却坚持认为人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依旧淳朴,可以施行教化而致治。唐太宗听取了魏征的意见,励精图治,取得了贞观之治。贞观君臣尚且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民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导致教化不能施行,为什么今天的人反而愿意相信封德彝那套东西呢?究竟有什么东西阻碍人民去接受一套新的思想呢?除了权贵们的利益之外,我实在想不出其他任何东西了。

“对西方民主的恐惧和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嘲弄、怨恨、曲解和仇视,乃是当今这个国家的一大耻辱,不是那些权贵的耻辱,因为他们毫无廉耻可言,而是你们的耻辱,你们知识分子的耻辱。

“知识分子的退化是可悲的。这个世界已不再局限于历史上的那片华夏大地。对于历史上的知识分子而言,不论华夏大地分裂成多少国家,这里就是他们的天下,这里就是他们实现政治理想的沃土。在这个时代,天下的范围扩大了,天下是整个世界,知识分子却益发的畏缩在世界的一角,用磨嘴皮子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当知识分子丢失了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丧失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时,他便和一条摇尾乞怜的狗没有什么两样了。”

危险关系》小说在线阅读_第1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xiazhixiang_zju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危险关系第1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