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答市*委书纪和向市长汇报的“考虑一下”,不过是一位官员必须经过的程序,实际上,他早就做出了选择,——否则,他应该很“坚决”地拒绝周仲荣。
马林肯定也在那片刻间就想明白了一切,他也不应该阻拦他的秘书长做出这样的选择,彼此都是官场中人,都能够理解彼此的位置、难处和选择。
所以马林立刻接受了这一现实,反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也是马林一直感到迷惑的问题,刘成家这种年龄还有两年到站,上升无望,又不敢贪的官员,为什么会冒着如此大忌,迅速地“背叛”他,投靠到周仲荣那边去。
或者,这是最后一个时机得到答案。
——他来到这座城市不到三年,不像刘成家他们在这里经营了十数年,根深蒂固,很多“藏”在现象背后的故事和原因,没有人给他说,他也不能猜。
“因为刘成家和几位江城实力派局行领导,王长安,财政局老秦,文化局何勇,国土局董霞他们,准备在宝来山拿地,每个人都找一个艺术家出面,能够做一个自己的项目。”
谷陵言简意赅地回答。
既然得到了市长的谅解,将来也基本跳出江城官场,到了另外一个圈子,他也不再对马林有所隐瞒,毫不客气地说出这些人的名字。
“宝来山。”马林苦涩地自语。
他自然了解宝来山开发,也看过这个项目的方案,不乏亮点,可是这样的开发项目居然不是由市正府来批准和推动,而是由周仲荣大手一挥,拍板决策,他无法不在心里感到凄苦。
“你走后,谁来接你?”
马林又问。
谷陵迟疑了一下,装作考虑了一下才说:“余自立可以。”
实际上,这个问题他在回来的路上同样想过了,但是他不能答得太快,显得自己过于绝情。
马林没有反应,心里承认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
余自立现在是正府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接替谷陵的位置既是顺理成章,又可能得到“多方”的接受。
——但是这个多方的接受不是因为余自立能力出众,为人圆滑,长袖善舞,能够得到同时得到市长和市*委书纪的认可,而是因为余自立“臭名远扬”,他嗜赌是市*委市正府众所周知,甚至主动参加一些“公关”牌局,这就是变相受贿了,受过到党纪批评,这种时候,反而成为周仲荣可能接受的原因,因为他随时可以堂堂正正地拿下他。
——虽然按照某种约定俗成,正府这边的大管家肯定会由市长来决定,但是周仲荣已经不断证明他不是按规矩出牌的人。
谷陵看着沉默的市长,心生恻然,突然间灵机一动,建议:“小顾是不是也一起动一动?”
小顾就是马林现在的秘书顾明,中规中矩的一个年轻人,从马林到江城就跟着,不知道是得了谁的真传,不贪不拿,有些过于谨小慎微,这是公务员的基本操守,但是配合一位从外地过来的市长,需要及时提供各种信息而且主动替市长出面应付一些非常事务,顾明就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和能力,优点也变成了他的缺点,谷陵有时也忍不住打趣他说:“小顾你这个作派连个窗口人员都比不上,人家还对办事的人喝五喝六,你简直不像是一个市长秘书,二号首长。”
顾明呵呵一笑,依然故我。
谷陵此时要走,突然提出这一点,其实是想最后帮助领导一下。如果常务副市长,秘书长都不能如臂指使,那么至少秘书要选择一个灵活,能力强的吧?
“你有合适的人选?”
马林笑了。一起工作三年,基本的默契还在,心里也稍微好受了一些,毕竟谷陵没有人走茶凉,多少还是心向着自己。
“是市长刚才说到了刘成家,我才想到的。”谷陵解释,“说起来,这个人也算是始作俑者吧?虽然没有这个人这件事,刘成家也可能这样考虑。”
跟着把宝来山项目的起源,往前溯到临江新城的创立,都跟现在宝来村的村支书叶三省有关,甚至在前面很多轰动江城的事件,比如“十万居民喝毒水”“王援朝调查组”“工业园区申报”中,都有叶三省的身影,这个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半的年轻人,的确能力出众,敢想敢做,尤其难得的是,他没有任何背景,完全是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大胆的想象,踏踏实实,出奇制胜,把经手的每件事都做得漂漂亮亮。
虽然心情郁闷,马林也动容说:“还真是个人才啊。这样吧,你召他来……吃个饭,我看看他。”
“那我马上安排。”
谷陵说。
回到自己办公室,他就马上拔打尹先发的电话,说晚上想约他吃个饭。
尹先发很惊奇,他现在基本上算是退休了,不仅不去临江镇正府,绝大多数亲朋好友都知道他的病情,不会打扰他,谷陵这么突然打电话,肯定有事,问秘书长有什么安排?可以明示吗?
谷陵说,我可能去职院,但今晚吃饭不是因为我,而是想把我现在的工作做一个妥善的安排,老尹你把那个年轻人叶三省带上吧。
尹先发立刻明白,这饭是请叶三省,而且很可能是谷陵的领导让安排的,那么目的不言而喻,说谢谢秘书长,我马上叫他。
饶是现在清心寡欲,处世淡然,声音还是有些颤抖。
叶三省接到电话时,正在办公室郁闷地思索。
陈卓以为是多赢,只是从他的角度出发,如果他能够理解叶三省,理解叶三省最近的心气,自然明白叶书纪心里的不甘。
高云的野望虽然没有完全得偿,没能从叶三省手里夺*权,但至少分权了,无论是谁,突然被人从自己手中切走一块蛋糕,心里都不会太舒服的。
尤其这个人还是高云。
他被王道士教导,被古教授鼓动,眼睛要盯着更远的目标,仰之弥高,至少也要把杨中当成对手,而不把跟他一起参加工作的高云放在眼里,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一年工作结束后,高云提拔为副科实职,叶三省却是原地踏步,什么级别也没有,甚至连他这个村支书,也多少显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为江城以前几乎没有这样的特例,要么是下派的有经验的村书纪,要么是村支部选举产生的村书纪。
但是叶三省不是摔了一跤就会长久躺在原地叫痛的人,他努力把郁闷这种不好的情绪甩在一边,开始思考以后如何跟高云相处。
看起来他是抵抗住了高云的进攻,宝来村还是他一个人牢牢控制,但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临江新城指挥部来看,高云还是毫不客气地跟他拥有一样的权力,会在以后临江新城二期工程中拥有影响和权力,特别是关于宝来山艺术家村的开发,他一定会插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