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高凯程听到声音从会议室出来,——他正在跟潘成奎聊,觉得这位老夫子身上有很多值得调研的东西,也是宝来村的一个奇特存在。介绍后真诚地说久仰。

他在省城,自然听说过这两位蜀都人的名字,想不到居然也被吸引过来了,问了叶三省说是第一批来的艺术家,而且是主动来的,连说宝来村果然下了一招妙棋,招呼赵游过来给他们拍照。

叶三省反应过来,自己最注重文字档案工作,居然差点忘记留存这一历史时刻,赶紧也招呼潘大妹过来,给大家在村委会留影拍照。

然后陪同艺术家上宝来山。高凯程兴致勃勃地也要跟着上山,虽然他第一天来时就看过了。

一行开了三辆车上山,依然在半山坪那里停车,开始步行。

走到一家村民门前,两位艺术家停下脚步,刘家才走到院子里面打量着那个木制的洗脸架。

听见声音,一位老妇推门出来,跟白天才和叶三省招呼,白天才介绍说是邓大婆,儿子媳妇就在县城打工,家里就她和十岁的孙女,孙女每天去镇上的小学读书,要走十公里路。

刘家才问邓大婆,那个洗衣架卖不卖?多少钱?

邓大婆张口一笑,露出仅剩的半嘴牙说,卖啥子哟,你要就拿走吧。

刘家才怔了一下,说不给钱他可不好意思拿走。

邓大婆说,哪有啥子不好意思的,这是我以前的嫁妆,几十年了,管不了钱的。

刘家才怔了半晌,说那好,这个衣架我要了,今天也搬不走,就先放到太婆这里,等我以后来的时候再来搬。

邓大婆说要得,我给你放到。

高凯程愕然,问刘大师你决定了入驻艺术家村?

刘家才无声一笑,说这不是我决定了的。不是说还要经过村里的委员会审核吗?

叶三省说,是准备成立这样一个委员会,我的考虑是这个委员会也要吸收部分甚至全部的艺术家参与,共同治理。

高凯程赞道,这种模式不错,不是管理而是服务,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尽最大可能发挥每一个来到这里的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找到主人翁的体验。

一行人继续前行,一人从路边的竹林里冲出来热情地招呼,正是曹永利。

叶三省问了他父亲的病情,已经好转,又问他在干什么,曹永利说在搬笋子,准备弄到城里去卖,挣点药费。

叶一白看着茂盛的竹林,再看看四周和山下的清流河,赞叹说,这里的冬笋肯定好吃,想一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叶三省叫曹永利父亲的病情有什么变化一定要说,带着大家继续前行。

一会绕了个圈,回到半山坪停车的地方,刚要上车,突听得有人大声招呼,转头一看,曹永利抱着一抱东西跑来。

众人停住,曹永利气喘吁吁地跑近,一看,怀中是一抱竹笋,沾着泥土,鲜嫩,湿*润,似乎能够闻到那种带着田野的芬芳。

“老师……说竹笋好吃,所以我就赶紧抱了一些……送给老师。”曹永利憨笑着看着叶三省和叶一白他们。

“真送啊,那我就谢谢小兄弟了。”叶一白走过山川大海,也不矫情,过去接过那抱竹笋,放在尾箱一个纸箱里。

大家跟曹永利挥手告别,上了车,高凯程对叶三省说:“有时候我还真不相信,这世上就有这么多巧合?你看这个邓太婆,这个曹永利,这么配合,就像是事先安排的老戏骨一样,我像在《楚门的世界》里。”

“白主任,你给邓太婆和曹永利他们准备的剧本吗?”叶三省问前排副驾的白天才。

“什么?你说邓太婆吗?她在我们村也是个……有经历的人啊,年轻时……算了,都过去的事。她以前是住在山下的,丈夫死后才搬到山上的。”白天才没有听懂,答非所问。

“看来刘家才和叶一白差不多定了,也可以说是被邓太婆一个洗衣架和曹永利一捧竹笋夺了心,做为村书纪,你此时此刻心里是如何想的?”高凯程问。

“这也是调研的内容吗?”

“当然。基层干部工作状态和思想,是我们要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高层希望了解的。”

“我的心好乱。”叶三省笑笑,故意用了大学时喜欢唱的一首歌名来回答。

“何出此言?”

“一方面是期盼有人来,一方面又怕人太多局势失控,还有一个关键点,现在只有一个雏形,具体细节很多方面都没有考虑清楚,比如刚才我们碰到的邓太婆,曹永利这些原住民怎么办?怎么跟将来的艺术村融洽在一起?具体章程?怎么对他们进行培训?如何考虑他们的意愿和经济利益?现在人来了,我才感到自己还差很多工作没做,也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经验,心里非常忐忑。”

叶三省一口气说了一番话,忧心忡忡。

“居安思危,不被眼前的情景迷惑,随时保持清醒和谨慎,叶书纪有大气象啊。”

“高处长真的过奖。实在是这个项目关系着宝来村两千多村民的利益,集资了四百多万,真的压力很大。”

叶三省脸上一点得色也没有,连用了两个“真的”。

回到村委会,潘老酸已经按照白天才的安排在路边摆好桌凳,凉菜已经上桌。

高凯程故意问:“今天这个伙食谁请客?”

“只有我私人了。”叶三省说,“反正赵总已经请过我两次,高处长我也还没有请过,反倒被高处长请了一次,也该我请了。”

“还是老规矩,aa制吧。”高凯程建议说。

刘家才看两人不像演戏,说:“我请吧。我们西川文化中还有一个码头文化,就当我这个新人来拜码头。”

石松乔大笑:“哪有让你们请的道理。我请。不许争了。搞点酒吧?等会老赵开车。”

“我们有八项规定,中午不敢喝的。”叶三省认真地说。

“哦,对,你们是公务员,不像我们事业,宽松一些。”石松乔遗憾地说,“不急,反正会常来的。”

“不喝酒好,可以谈事。”赵政华说,“一喝酒,话题就发散了。”

大家坐下来,叶一白说:“以后我在山上跟村民联合,收购他们自己种的粮食,搞个小酒坊,做土酒。”

“土酒好像叫得太多,不如叫野酒。”叶三省建议说。

“野酒好,我要赶紧去注册这个商标。”叶一白拍桌道。“对,就冲这个野酒,我就算不做工作室,专门做小酒坊也要在宝来山拿块地。叶书纪,这个得产权保护吧?我做了酒,就不引进第二家野酒坊了。”

大家都笑,叶三省没有,严肃地说:“邀请艺术们入驻,我们有一个原则,若非必要,不邀请同质,也就是说,希望以后入驻的艺术家们具有排他性。”

——这其实是叶三省现场的临时决定,并没有跟白天才他们讨论,也没有跟杨中交流到这里。

石松乔也故作严肃地说:“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文人相轻’的顽疾。”

众人鼓掌。

“叶大师做野酒,我也得做点什么,能够代表宝来山的,比如野笋?野菜?这也是文创产品嘛。”刘家才不甘示弱。

我现在是领导》小说在线阅读_第3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天不一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现在是领导第3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