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尹先发多半是提醒他要注意如何跟高云相处。如果注定这五年,甚至十年之内就竞争不过高云,就不如摆正心态,用自己的节奏前进,没有必要事事比齐争高,这是叶三省的领悟,也是这他几个月跟高云一起共事的指导思想。

不跟高云争论,不跟高云抢事,在专项工作组里完全按照领导安排的事做,必须要跟高云沟通讨论的时候,就把高云当成领导一样对待,尊重他的意见,听从他的安排。

高云应该相当满意这种状态,同时他在专项工作组,也差不多成为杨中,张鲁之后第三位重要人物,经常跟着杨中出去,吴志奇有时接待客商,也会叫高云作陪。

这段时间高雪皎来采访过两次,他的站长职务终于内部明确。短短一年,能够从一位新手成为记者站站长,高雪皎显示了他过人的才能。

曹红丽没有再给他发过短信。

真是位倔强而骄傲的姑娘。

叶三省基本每周都会回江城,躲进他的那个安全屋享受清静,参加过几次高雪皎或者李博组织的饭局,每次都会听到曹红丽被不同的优秀男生追求,他发现自己心里竟然没有多大的波澜。

易老色也来过江城几次,非常苦恼。

因为他越来越受重用。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下来,宜都国际完全信任了易老色的能力,表示希望他继续在世纪滨江做下去,以后世纪滨江三期的物管也要合并一起,而且会把总经理的职位给他,甚至,可以考虑重新恢复他的部分股份,这跟当初宜都国际咄咄逼人的凶恶迥然不同。

但他又想及早脱身前来江城跟叶三省汇合,总算叶三省说他目前也非常忙,可以再拖一段时间,看看再做决定。

李邦贵三月份又来过一次。

上次带回去的油茶树完全栽活,长势喜人,这次过来专门学习如何管理,杨中抽时间亲自接待,走的时候又送了几车油茶树苗。

王洪九拿到了不大不小的一块地,经过协商和权衡,他决定跟镇正府合作,建居民小区,取了一个俗气得不能再俗气的名字:幸福小区。这个小区有200多户居民,建筑面积将近35000平米,主要利润来自小区门前一排四层高的门面。

尹先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班肯定是上不了的,听从医生的建议,他每天下午都去镇上的麻将馆打麻将,据说这有意想不到的功能。叶三省还是经常去约他喝茶,——酒他也戒了。基本上一周两周一次。

然后是叶三省自己。

最初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征集那些希望参加新城住房团购的居民信息。

只要交纳两千元意向购房金,就可以拥有团购资格,按照临江镇正府制订的那个土政策享受优惠。

——而这边,则是吴志奇代表镇正府跟开发商谈判,必须接受这个土政策,才能够进入新城开发。

实际上,居民住宅差不多就是临江镇正府自己进行开发,只不过这个开发毫无风险,因为建设的房屋已经预订,所以不存在销售问题。但是因为正府不能承担商业行为,所以必须寻找合适的房产开发商来做这个名义上的开发,实际上的“代理”。

虽然利润不高,但好在没有风险,甚至没有资金压力,所以这一块也成为很多开发商争抢的骨头,王洪九因为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也拿到了其中一部分建筑工程。

这一次,不用叶三省建议,吴志奇就以这一批团购房为还房安置房,再往棚户区改造这个正在推行的政策上靠,向市里县里要钱。

叶三省花了一个月,征集到希望参加团购的临江镇居民共计两千七百多户。

考虑到临江镇常住人口不到一万两千人,这个意向率起码超过八成。虽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居民本人不想,他的亲朋好友借他的名义申请的。

有一个月的时间,叶三省的电话罕见的成为热线,都是向他请求团购的时候加分的。

中国人么,最擅长的就是拉关系找关系,哪怕是铁板一块,只要用心,也能够钻出鏠来。可是这一次,这些找到叶三省同学,师友的关系,都在这个年轻人油盐不进,铁面无私前败下阵来。

——或者,叶三省初来乍到,在临江镇基本没有关系,才是吴志奇专门选择让他来做这个工作的主要原因。

连镇正府的同事都说,这个小叶,平时说话喝酒毫无架子,其乐融融,可是一旦涉及到工作,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好像临江镇就他一个人大公无私,铁面无情一样。

所以那一阵,临江镇正府又给叶三省取了个绰号叫“包大人”。

想到自己来临江镇不到一年被叫过的绰号“叶三多”,“叶大炮”到现在这个“包大人”,都是半是称赞半是讥嘲,不算什么好,当然也不算什么坏,叶三省只有苦笑。

征集信息告一段落后,叶三省参与到接待客商,项目落实,外联与统计等工作,这些工作因为以前是高云带人在做,现在叶三省自然事事询问,类似请示,高云也毫不客气地指手划脚,把叶三省当成下属一样使唤。

他不以为意。

倘若是以前,他只在表面淡然,内心有结,现在却真是完全不以为意,而且隐隐有些自豪:高云现在基本跟着杨中东奔西跑,新城这边也只过问些概况大体,固然接触的都是县里市里的领导,但对于临江新城的了解和运作,有他这么清楚和深刻吗?

自从临江新城这个构想提出和启动后,整个临江镇正府所有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做为始作俑者,叶三省觉得工作和思想都陡然一转,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杨中经常挂在嘴边的“要从全局出发,从大眼着手”,他觉得自己不仅做事的能力有了开拓性的提高,而且眼界和格局都在无形中提升。

他想到那次朱勇跟他谈心,说他不应该老是呆在乡镇,要想办法换工作,一定要进城,说乡镇虽然关系可能单纯一些,工作轻松一些,压力小一些,但是你就算在乡镇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又能掀多高的浪头?那里做事能够得到多大的经验?反反复复在那里折腾十年甚至三五年,你能够得到什么?说不定就是这么一闪,就被别人远远抛在后面了。

所以他有时也感谢自己,幸好折腾出这么一个临江新城来,否则他就算把镇正府所有的岗位都轮遍,不断地做出成绩,又有什么用呢?混个五年提个主任,十年提个副镇长,这是他的理想吗?

工作稍微轻松下来后,叶三省再次拿起他那个临江镇综合改造提升的方案,对里面的一些工作做了相应调整后,报请张鲁和杨中,然后开始一步步地实施。

日拱一卒。

比如电线私拉乱结。

这是一项相当麻烦的工作,正府出钱又出力,同时还要被居民误解,但是叶三省显示了罕见的倔强和坚持,首先是跟电管站沟通,又请派出所安排了两个协警,联合行动,挨家挨户的清理线路,发现不合规范,就重新规划走线,当场解决。

叶三省耐心地向居民们解释,安全不安全,不是想当然,不是居民认为没事就没事,要由专业的电工来判定,而火灾一旦发生,不仅是全家财产化为乌有,而且会有人身安全,同时,因为密集居住,还会殃及邻居,一点星火,可能烧掉一条街,一个镇。

我现在是领导》小说在线阅读_第1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天不一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现在是领导第1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