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年才十七,东广那么远,听说那边挺乱的!”
“别急,只要知道大概去向就好办。再说他是去学技术的,不是出去做坏事的。”
“那现在怎么办?”
韩渝想了想,抬头道:“我们兵分两路,我去渡口找丁所和章所,请他们帮着问问渡口工作人员和过路车的司机,有没有见过你家小生。你们再去找找平时跟小生玩得好的孩子,去东广闯荡这么大事,他不可能不给你们留个信儿,他是个懂事的孩子,肯定不想看到你们担心。”
老王爱人急切地问:“然后呢?”
韩渝再次拿起报纸,看着报纸上的广告说:“如果他铁了心去东广闯荡,那应该是前天走的,这会儿应该还在路上,现在联系这个学校也没用。”
“你是说过两天联系?”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就这么联系,他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担心你们找过去,会不会担心你们非要他回来,很难说他会不会再跑。”
“我们就这一个孩子,肯定不能让他再外面飘着。再说学技术不一定非要去东广,他只是没考上高中,他可以去滨江上技校。”
“嫂子,这么说你希望他回来?”
“肯定要回来,他才十七,他懂什么。”
“行,我们先分头行动,至于怎么把孩子找回来,晚上碰头时再研究。”
老王两口子都在码头上班,那孩子应该不敢坐船去东海,再从东海坐火车去东广,因为坐船就算没被他父母发现也容易遇上熟人。
韩渝赶到白牛汽渡,请老章和老丁帮着打听,然后回到所里给四厂派出所打电话,请石胜勇帮着找人了解东广省髙州市的情况。
毕竟四厂镇有好多企业,那些企业有不少走南闯北的供销员,其中可能有去过东广的,人家见多识广。
中国是人情社会,没什么事是在饭桌上解决不了的。
前段时间吃了石胜勇一顿饭,现在双方的关系非常融洽,等了大约四十分钟,石胜勇就打电话过来了。
“鱼支,了解到了,髙州在东广省的西边,离深正特区远着呢,那边属于贫困地区,经济都没我们陵海发达。我觉得在报纸上打招生广告的这个学校有问题,真要是有培训三个月就能安排工作赚大钱的好事,本地人肯定抢着去,用得着在全国各地打广告吗?”
“石所,四厂那些企业,有没有人在髙州?”
“那是个穷地方,没事谁会去,我打听了一圈,真没有。”
“行,谢谢啊。”
“自己人,用不着客气,这两天有没有时间,我们聚聚。”
“码头职工家的孩子离家出走,我要帮人家把孩子找回来,等忙完了我请你。”
“好,你先忙。”
如果在东海,想打听个学校很容易。
可那是东广,在那边没熟人!
韩渝赫然发现自己朋友太少,托着下巴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想起个人,急忙拿起海关赞助给水上消防支队的手机,打开通讯录,翻找出良庄乡卢书记的大哥大号码,用所里的座机拨打过去。
跟以前一样,嘟了两声,对方挂断。
等了大约十来分钟,卢书记用固定电话回了过来,一接通就听见他那既熟悉又宏亮的声音。
“小韩,是不是回老家了?”
“没回老家,卢书记,不好意思,我冒昧地给你打电话,是想问问你在东广那边有没有朋友的。”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在东广的朋友是不少,但东广大着呢,到底什么事。”
韩渝知道他很忙了,连忙简明扼要说了下情况。
老卢乐了,哈哈笑道:“现在的孩子是要好好管管,才十七岁就敢一个人去东广。说起来巧了,我们良庄真有人在髙州,部队干部,去年提的副营。我有他们单位的电话号码,你报下那个技校的名字和地址,说慢点,我记一下,然后请人家帮你去了解了解。”
“谢谢卢书记!”
“不用谢,多大点事,赶紧说地址,我这就帮你托人打听。”
黄昏时分,韩渝送走今天最后一班往返于白龙港和牛棚港的客轮,正准备跟学姐一起去食堂打饭,老王两口子带着一对老实巴交的中年夫妇回来了。
韩渝顾不上吃饭,把四人请进办公室。
不等他开口问,老王就急切地介绍一起来的是学生家长,人家的孩子也离家出走了,并且很可能跟王小生一起去了东广。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小生跟一个姓胡的孩子说过要去东广学机修赚大钱的事,我们昨天问过那个孩子,他可能害怕没跟我们说实话。下午我们再去问,听我们说到东广的那个技校,那个孩子不敢再瞒我们,就一五一十说了。”
老王话音刚落,姓李的家长就掏出一封印有那个技校联系方式的信封,苦着脸交给韩渝:“韩所长,我家军军给我看过录取通知书,我平时忙着在外面干活没在意,其实我早该想到的。”
“还有录取通知书!”
“有,在里面。”
从收信地址和邮戳上的日期看,是半个月前寄到四厂中学的。
信封是专用的,信里的录取通知书看上去也很正规,甚至附有一份学校的简介。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好,就业前途广,这几年已经给深正等地的服装、电子和汽修等企业输送了上万名学生,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韩渝仔仔细细看了看,问道:“老李,你家军军什么时候不见的?”
“也是前天,我以为他去他舅舅家了,直到王大哥找到我才知道他可能去了东广。”
“他身上有钱吗?”
“有。”
“有多少?”
“四千六。”
“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我在四厂建筑站做瓦工,去年建筑站没跟甲方要到钱,腊月里只发了点生活费,前段时间要到钱才发的。我拿回来之后没顾上去信用社存,一直放在家里,来前回去看了下,钱没了。”
“军军有没有给你们留封信?”
“没有。”
他家的情况跟老王家差不多,看来有钱不能放在家里,就算放家里也不能让孩子知道藏在哪儿。
韩渝再次看看录取通知书和那个学校的简介,拿起电话联系四厂派出所。
石胜勇今天值班,接到电话问清楚情况,紧锁着眉头说:“还寄录取通知书,东广的技校有权在我们这儿招生吗?”
“教育系统的事我不懂,而且技校好像属于劳动系统。”
“只要招生肯定要经过教育局的招生办!”
“石所,伱跟教育局熟吗?”
一个千里之外的技校从四厂中学拐走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四厂镇的,并且不知道有没有别的孩子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