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呃……,每个月大概能有200万两银子吧。”一说到生意,梵星便是一脸兴奋,详细解释起来:“梵星日报的销量每天至少300万份,由于税率提高以及偏远地区物流成本增加,平均每份利润在20文钱左右,所以每月保底收入180万两。梵星酒楼大概2万两。物流和商贸一起核算,大概20万两。”

“确认每月不少于200万两是吧?”梵宇知道自己有钱,但没想到竟然已经有钱成了这样。“而且,将来还会更多,对吧?”

“差不多吧,梵星商贸还是很有潜力的。”

“嗯。”梵宇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星星,估计一到两年之内,我每个月会花掉很多银子,有可能超过你每个月的利润。”

“没关系的,大不了梵星商贸这一块儿,扩展慢点嘛。”

“真是好老婆呀。”

梵宇这一句,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梵星却是羞红了脸,“少爷,说正事儿呢……”,随后扭头跑了。

“害什么羞嘛,等宋金局势稳了,看我不把你娶过来。”梵宇一阵嘀咕,随后也算起了账来,“如果辛家军一个禁兵每月十两银子,200万两能养多少人?呃……,好像是二十万,对吧?”

梵宇呆住了,尼玛,老子可以造反了呀。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梵宇这收入快赶上国库的两成了。

还特么全是合法收入,变态。

不过,说到造反却是肯定不敢的。

一来大宋百姓生活富庶,民意上肯定不支持。二来,大宋理学起势,君君臣臣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辛弃疾等武人极度忠君,是绝不肯造反的。是以,梵宇连yy做梦都不敢,咱又不是无敌兵王流。

钱的事儿是算清楚了,而且人也回到了临安,那么下一步,自然是赶紧想办法把高宗撸下来,扶持伯琮上位。

但是,这事儿还得等。

不过梵宇估计,应该是不用等太久了。

因为‘北伐’的条件已经具备,张浚等人肯定想要出兵了。而高宗受了一辈子金人的窝囊气,估计也是蠢蠢欲动。

那么不好意思,本该伯琮背的锅,就高宗你来吧。

果然,六月十六一大早,也就是梵宇回临安的第二天,朝堂之上就陷入了争执。对峙双方自然还是‘主战派’与‘议和派’。

秦桧虽然倒了,但是万俟卨、张俊等人还在。

这也是高宗皇帝的一贯策略,绝不会允许朝堂一党独大。毕竟‘元祐党人’和‘元丰党人’的例子摆在那里。从神宗开始,到徽宗结束,大概六十来年换了五个皇帝。每个皇帝要么重用新党,要么重用旧党,搞得大臣们没有节制,想干啥就干啥,以至于新法旧**番登场,弄得全国一片迷糊,最后北宋灭亡。

高宗不想这事儿再次发生,所以秦桧虽然倒了,议和派却还是在的。

而双方争论的焦点,就是两个字:“北伐”。

昨天一早,采石那边的‘八百里加急文书’已经传到了尚书省,所以张浚等主战派认为,趁着金人内乱,正是收复淮河以北的好时机。‘汴京’就在那里,岳飞等主战派已经仰望了二十来年。

而议和派则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完颜亮挂了,完颜雍也才刚刚上位,但是金人的几十万大军还在。只要对方稍稍稳住阵脚,大宋还是干不过的。所以现在最好的选择,是趁机‘议和’。

很显然,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整个朝堂之上便又鸡飞狗跳,随后就都望向了高宗。

如果说岳飞在世的时候,高宗说不想北伐,还真是有可能是的。毕竟岳爷爷动不动就喊出口号,要迎回‘二圣’。

高宗多少便会有些尴尬,要是徽宗和钦宗回来了,自己怎么办?

让位吧,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让吧,大宋以‘孝’治天下,好像又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只能委屈老爸和大哥,你们还是就在金人那边,老老实实呆着吧。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早已经不一样了。经过二十几年的经营,高宗作为大宋正统早已经深入民心。而且徽宗也挂了,就算钦宗回来,估计也就只能主动‘申请’,去道观里作一辈子道士了。

是以,政治上的阻力已经消除。

而高宗的心底,哪个皇帝又不想‘文治武功’呢,如果能够收复河山,那就是‘中兴之主’啊,那就是第二个‘刘秀’啊。更何况除了名誉之外,还有仇恨。早年被金人撵得鸡飞狗跳,连生育能力都给吓没了,要说高宗不恨金人,那是不可能的。是以现在有了机会,高宗也是蠢蠢欲动。

只是,潜意识里又有个声音在告诉他:

“大宋弄不过金人,大宋弄不过金人!不能北伐,不能北伐!”

是以一阵沉思之后,高宗发声:“张浚、万俟卨,江北才刚收复,淮北情况还不明朗,你们各写一道折子吧。此事容后再议。”

“臣遵旨。”

张浚两人也都明白,北伐事大,绝不可能一天就得出结论。

打太极这种事情,高宗早已炉火纯青。眼见自己一句话就摆平了两党,多少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随后,好歹还是想起了此次大战的功臣虞允文,便又说道:“待过几日江北稳固,宣虞允文回京觐见。”

“遵旨。”翰林承旨跪下,准备回头拟旨。

这一日的早朝,吵了将近两个时辰,什么结果都没有。

但文武百官却都知道,有个叫虞允文的人,估计很快就会平步青云了。以至于好些人已经开始打探,这虞允文究竟何许人也。

可结果却让人眼球掉了一地,四川白丁一枚。

哦不……,也不能完全说是白丁,毕竟人家手里还握着一枚‘普安郡王’的印章,说是‘郡王特使’。是以,众人的目光便又聚集在了伯琮身上。

自从上次平定了秦桧之乱后,再加上‘先知’的身份,伯琮在朝野之上的口碑,已经隐隐压过了伯玖一头。而现在,又有个搞定金人六十万大军,还亲手干掉了金人皇帝的虞允文,也是伯琮的人。这朝堂之上但凡不傻的人,大致都已经瞄到了风向,恐怕,伯琮要上位了呀。

是以下了朝会之后,便有好些人去拜访伯琮。

当然,拜访也不可能是单纯的拜访,目的不外乎有两个:

一来提前套个近乎,这很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啊。二来,则是打探一下伯琮对于‘北伐’之事的看法。既然金人大军都是伯琮的人搞定的,那‘北伐’这事儿能不能干,伯琮不是最有发言权么。

但伯琮能发什么言啊,他连虞允文都不认识。

是以,接见了两三位当朝重臣之后,伯琮立马就看出来了,‘北伐’之事是个烫手的山芋,决不能轻易开口。他便赶紧在门口挂了一个牌子,‘谢绝访客’。随后便是匆匆来了梵家宅子。

梵宇此刻却是泡了一壶茶,正在钱江堤坝的柳树下,钓鱼。

半年军旅苦楚,总要放松一下嘛。

实际上,梵宇本身是不喜欢钓鱼的,太耗性子了,也耗时间。关键收获还很小,就算是钓起一条‘中华鲟’来,估计也入不了梵宇的眼。他不过就是单纯的想休息一天而已,再加上韩老头也在,他便跟来了。

南宋,读书人最好的时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2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猫二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南宋,读书人最好的时代第2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