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黄子川施展雄才万壑松喜获芳心。
书接上回,话说胡昊哲别过阎行,让衙署三个衙役自行回去,自己带着林俊铎去了舒镇。
到学校看了美盼,一问知道黄子川和叶舒窈在兴隆场,二人又赶快打马赶过去。到了井灶上,子川两口子带着先去看了井灶汲卤熬盐的情况。
现在,兴隆场井灶有井八口,其中,黄子川与万氏兄弟合资三口,实际为黄子川个人独有。兴隆场公益井灶独资两口(一口大口浅井、一口卓筒井)、与人合资三口。八口井黄子川绝对控股。整个江阳,八成左右的盐出自兴隆场,且品相好,味道纯正。故在江阳盐业黄子川占有绝对的话语权。
在现场转了一圈,来到黄子川书房坐下。
胡昊哲端起茶盅,品了一口叶舒窈冲泡的武阳茶(武阳即今为四川省成都市西南的彭山县)
胡昊哲道:“武阳茶树外形肥壮挺直,绿润鲜活。成茶后,形如衣针,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馥郁,带花果香。滋味甜醇甘鲜。入口具有独特的“甜、绵、软”品质特征。好茶呀!”
子川道:“胡县令!看来你是茶道高人,一品就知道这茶产自何方。”
叶舒窈道:“前些天井灶上去成都那边买东西,子川特意让人买了十多斤。拿回来被周鹤年、万不黯他们几爷子看到,五抢六拖地整去一半,还剩四五斤,一哈儿走给县令和少府拿点回去。”
胡昊哲虚情假意地道:“那啷个(咋个)要得哟!”
林少府赶忙道:“以前货物流通,好茶倒不算稀奇。如今江阳大旱,现在生计困难,九成以上的店铺都关门,货物不流通,这样好的茶,我都大半年没有尝到了。子川!县令不要我要。”
胡昊哲道:“你倒不把自己当外人。”
林少府道:“别人送我还不要,子川的必须笑纳!”
叶舒窈就找了两个布袋,给二人一人装了一斤。
大家说笑了一哈儿,才言归正传。胡昊哲道:“旱灾过后,江阳百废待兴。现在库银短缺,急需生财之道哇。子川!你有啥好办法没得?”
子川道:“我没做过官,对政事一窍不通。我就是个商人,我只想我的生财之道。不过我想只要我发了财,衙署应该也可以发财。”
林少府道:“咱们关起门都不是外人,你就直说吧!”
子川道:“我给兴隆场井灶的盐取名‘雪盐’,如今的雪盐仍然是供不应求。所以,我还想扩大规模”
林少府道:“你想把规模整到多大?”
子川道:“如今江阳盐的赋税占全县赋税的三成,我想用三年的时间做到五成以上,达到四百万担。这是第一。
第二我想办几个规模较大的作坊,比如制革、制衣、造纸、制药、陶瓷等。尤其是造纸,只要成功,后续我再把印刷搞起来。这必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
林少府道:“纸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你考虑过销路吗?”
子川道:“我造的纸就是一般民众也用得起,是现在蔡侯纸价格的几十分之一。你说销路还有问题吗?关键是印刷术出来,我们就可以把很多典籍印刷成书,取代现在笨重的竹简。比如老子的《道德经》用竹简写出来恐怕就是好几十斤,用纸印刷出来估计就二三两,书写一部《道德经》怕是一个人需要一天的功夫,印刷只需要半炷香的时间。有了书,我们就可以加快文化传播的速度。县令和少府都是饱学之士,你们仔细想想,这里面巨大的商机是不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第三就是通过这些让民众来做工,不仅能解决大家的生计,还能让民众过上殷实的日子。
这些果能如愿,还可以衍生出其他很多行业。比如井灶兴旺了,就会衍生出供应井灶的粮商、篾具、铁具、木具、饭馆、栈房等,不仅能解决一部分人的生计,还可让衙署通过收取赋税库银大增。我们现在衙署所依靠的农业赋税,到时候你们会觉得,库银根本的依靠在工商而不在农。”
二人一听,立时来了精神。
胡昊哲道:“我就知道这趟不会白来。那需要衙署做啥?”
子川道:“第一请衙署盐官去打开销路,我们作为东家无能为力。第二增加官道,保证通往临近各县至少有一条平整宽敞的道路,方便货物运输。第三喂鸡下蛋。对新发展起来的作坊两到三年内给与赋税减免,扶持这些作坊尽快把生意做大。第四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社会治安好了,才能有人愿意来,我们才能安心做生意。
我想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办起一批有竞争力的作坊,让江阳衙署不再仅依靠农业过日子,改变单一的结构形式。‘无工不富’。你们知道吗?在我这里做工的,一个人就可以简单养活一家人。我能保证在五年内,让一万人成为我的伙计。还可以带动好几千人做各种衍生的行业,咱们江阳就六七万人,你们觉得这样的江阳还会穷吗?
这个“十年”和五年的目标就是我现在的蓝图,这个蓝图只要能实现,在我的带动下,江阳人必将效仿。最终你们看到的效果可能会更佳。”
胡昊哲道:“这也是衙署的蓝图哇。我一直想让江阳好起来,子川!是你让我茅塞顿开。听你这样一说,我都舍不得离开咱们江阳了。”
舒窈惊讶道:“县令离开江阳要去哪里?”
胡昊哲道:“今天府君已经找过我了,秋收后我就去郡府任职了。”
子川道:“那县令晓得谁来接替治理江阳吗?”
胡昊哲道:“我给府君推荐了林少府,他已经答应了。”
子川两口子赶快向二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