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来舒镇姐妹拜师见烽火民众拒敌
话说子川和舒窈正在斗笠山上闲聊,听美盼说有人找,赶快回去。原来是红姨带着玉兰和芍药来了。
三人坐着马车吃过晌午才离开江阳城。所以,现在才到。
红姨给子川家带来了木耳、笋子、香菇、干豇豆等干货,也带了果脯、蜜饯、核桃、糕点。东西多,子川和家人搬完东西,拿出一些让美盼和露语吃。叶四娘赶快去烧火做饭。
舒窈端来茶水,几个人就坐在堂屋的桌子周围说话。
舒窈道:“红姨!你们咋来了?前不久我还在说哪天和子川一起,来江阳看你们。灾荒年大家都不好过,也不晓得你们咋样了。”
红姨道:“我们那里守着江边,自己又开着馆子,日子倒还过得去。以前听子川说有旱灾。所以,在年初我们就把手头所有的现钱买成了货物。现在物价飞涨,倒是赚了不少。”
芍药道:“子川哥!我真觉得你神了,感觉老天爷都听你安排,你说要大旱他真就来了。”
子川一笑道:“你那意思这大旱是我支使老天爷在使坏?”
芍药道:“人家不是那个意思,夸你厉害晓得不吗?”
玉兰道:“现在大家都艰难,酒楼生意也不好。我们商量干脆关一段,等旱灾过了再开张。无事可做,所以来看看你们。明天我们去把百花苑那个老屋收拾出来,就在舒镇住些日子,和你们热热闹闹地耍几天。”
芍药道:“子川哥!这回有时间了,你得把打碗奏乐教会我们。”
子川道:“那以后你得叫师傅师娘哈!”
舒窈道:“我不得干,我和你们一般大,叫师娘太别扭了。我可不想自己太老。”
说完,对玉兰芍药道:“叫师姐,姐教你们。”
美盼吃着糕点道:“那以后,我和露语就是你们的二师姐、三师姐了。”
玉兰道:“你们两个也会打碗?不信!”
美盼道:“等你们吃完饭,我和露语给你们展示一下才艺,这师姐不是白当的。”
子川笑道:“看这样子,我只负责收徒弟。你们都可以代师传艺,好像接下来都没我啥子事了。”
舒窈道:“那是,我们姐妹一起耍,你站一边去。”
这时,四娘过来说饭菜都好了,让过那边去吃饭。
吃过饭已经亥时了。今天晚上又是个晴天,月亮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满天星星闪烁,天空时不时划过一道流星。院坝里很明亮,好多人围在一起闲扯歇凉。四娘拿了点红姨送的东西给大家尝,然后就在门口的坝子里整了两个火烟堆煍(qīu。烟熏之意)蚊子。
子川搬出一张条案,拿出一摞碗,舒窈敲击着碗辨音后排好。
舒窈道:“咱们今天晚上先请二师姐、三师姐给我们表演,明天我们再讲解一些基本的要诀。有个十天半月地,你们两个小师妹就会了。”
玉兰、芍药嬉笑着点点头。
两个娃娃站到条案前,拿起筷子边演奏边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
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院子里歇凉的人们,听着这干净的童音,优美的旋律,都纷纷围过来。当音乐声止,大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玉兰道:“从来没听过弄闷好听的歌。美盼!你和妹妹再给我们来一首咋样?”
美盼道:“要得!这次我演奏,露语妹妹给你们唱一首《蜗牛与黄鹂鸟》。”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喜阿喜哈哈在笑他。
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呐,
现在上来干什么?
…
露语的童音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清脆悦耳,边唱还边跳,活泼可爱。大家又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俩姐妹演唱了几首儿歌后,芍药高矮要子川和舒窈一起演唱一首。
舒窈道:“美盼!你来奏乐。我和子川夫子给大家演唱一首非常抒情的歌曲《画你》。”
把你的倩影画在家乡的山顶,
甜蜜的笑容定格在我心里。
深情的歌声描绘你的美丽,
只为让你永驻我心里。
我用爱画一个温柔可爱的你,
让我在梦中无数次见到你。
梦你的夜晚我不愿醒来,
只为把你画在我心里。
…
二人先是各自独唱,最后一段合唱,子川声音浑厚,舒窈嗓音绵软,表演情感充沛。将这首歌的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当舒窈即将演唱完最后一句,子川弯下腰对美盼道:
“继续!”
说完直起身子,给了舒窈一个眼神,手一伸,舒窈伸手搭上,跟着音乐的节奏,二人跳起了柔曼舒展的华尔兹舞,踩着音乐的节奏,舒窈在子川的带领下,裙带飘飘,舞姿轻盈,真有“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之美。
华尔兹是二人在一起的时候,舒窈问现代人平时都怎么娱乐,子川给她说了好多。其中就有华尔兹,并且还当场进行了演示。舒窈觉得有趣就让子川教会了她。
听着这从未听过的歌曲,看着这从未见过的舞蹈,感受着二人水乳交融的情感。玉兰芍药不禁一阵艳羡。
当曲子戛然而止,二人才牵手站立,给大家深鞠一躬,院子里又是一阵掌声。
这些日子,人们都忙于应对旱灾,找粮找水成了很多人家每天唯一去干的事情。人们饱尝着灾难带来的痛苦,已经忘记了人生的乐趣。这个夜晚,是在这个灾荒之年中,大家难得的一次欢娱。
但愿他们的歌声能给院子里的人们些许慰藉。
整到子时,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去。家里还有两间空房,子川和舒窈就收拾出来,让红姨母女暂时住下。
天气热,反正躺在床上也睡不着。母女三人洗完澡,大家又在堂屋坐下闲谈。